Re: [請益] 兩頭俱坐斷 不思善不思惡 是何境界?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釀)   2014-06-19 07:55:38
※ 引述《poohkoala (魚死網破)》之銘言:
: ※ 引述《Mian1997 (免)》之銘言:
: : 在這個世界不管做什麼事都有兩極
: : 在做決定或是任何動作的時候 哪怕是跟人講句話 替人解難
: : 都會感受到這兩極
: : 不管我怎麼說 怎麼做 都會有害處 甚至都無益處 只是挑個好一點的而已
: : 不管如何做總歸都來自人的經驗
: : 而人的經驗 都不是成功的
: : 這人生就像一個圈圈 當你被提問時 問題來到時 這個緣起時
: : 就已經入了別人的圈圈裡了 只能照別人的遊戲規則玩
: : 一開始就沒有選擇 怎麼做都不利
: : 常常就感受到這種矛盾
: : 不由自主的 就在這叉路口上頓了一下
: : 然後就會有不一樣的念頭跑出來
: : 可以跳出這個圈圈 讓人可以不用背這兩頭苦果的答案
: : 它就像在說:我管你們的
: : 我想請教 這是何境界?
: 中觀見
: 中觀不是中立,是不執著左/右/中立這三者
: 而是以[超越]的態度~找出路
: 詳情請見大法鼓1011-1014
: 1011 空觀中觀與自性空 http://youtu.be/eU0_LEEz83s
: 1012 為何空觀即中觀 http://youtu.be/KMmNgV0k1YI
: 1013 中觀的運用(一) http://youtu.be/Rit0zS56oFw
: 1014 中觀的運用(二) http://youtu.be/5mPb4c7NMlA
我的生活經驗裡面,善或惡只能用來標誌,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每個人的善惡標準也都不
盡相同,這就發現,善惡分別是不可靠的。譬如假設你的孩子染上偷竊惡習,別人來跟你告
狀,警察來到家裡,你覺得非常丟臉,心裡的反應就是直覺的要去教訓你的孩子,要對外人有
所交代,可是你並不了解你的孩子,你也沒有暫時放下價值觀的壓力去與孩子溝通,去了解,
去幫助他走出低潮,培養人格,如此,不只不能使孩子不再偷竊,也使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離,
對誰都沒有好處。智慧的思考是從各種變相中脫離出來,去思考問題的本質欲達到的效果,
來到達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真正能解決事情的角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