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菩提道次第廣論》布施波羅蜜 (1)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7-05 07:17:04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pg262L12~pg263L13
寅一、學習布施 卯一、布施度性
初中分四:一、布施度性;二、轉趣發起布施方便;三、布施差別;四、此等略義。
科判:{卯一、布施度性}
───────────────────────────────────────
【癸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子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
丑一、學修六度熟自佛法
第三、學此次第。分二: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二、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初
中分二:一、學習六度熟自佛法;二、學習四攝熟他有情。
寅一、學習布施
卯一、布施度性
初中分六:一、學習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靜慮;六、般若道理
。初中分四:一、布施度性;二、轉趣發起布施方便;三、布施差別;四、此等略義。
今初
《菩薩地》云:「云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
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謂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
───────────────────────────────────────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什麼是布施度的自性?諸菩薩不顧自己的身體、一
切資生器具,一切隨同無貪念而生起的思惟,以及由這樣的思惟所發起能施捨物的身業和
語業。」也就是說(與無貪相應的)善捨思心所,以及由這種心念引發出來的身業語業。
■ 解說──
六度是應修學習的,所以要先了解布施度的體性。
請看文,「菩薩地云:『云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
思,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謂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
由引述《菩薩地》,認知布施度的自性,是身語意三門的「意」是善施捨意樂(動機
),及由此發起的身語施捨諸業。宗大師說布施的體性是「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

「無貪」是心類學「十一善心所」之一,心所法有:二十隨煩惱﹑六根本煩惱﹑五遍
行﹑五別境﹑四異轉等,其中的十一善心所有:無貪﹑無瞋…等,其中無貪就是「無貪俱
生之思」的無貪。思是五遍行之一,五遍行是:作意﹑觸﹑受﹑想﹑思,凡是心王皆有五
遍行伴隨著。思心所是什麼?是與無貪相應的善心所。無貪之境是什麼?是不顧念自己的
身軀﹑財物資具。布施之體性是1.與無貪相應的善思心所,2.由此發起的身語二業。
我們要先了解思心所的工作是什麼;有各種不同的思心所,有布施的思心所,有持戒
的思心所,有忍辱的思心所…,甚至有不善業的思心所。思心所會造作各種不同的業(事
),我們要了解什麼是思心所及怎麼生起的。
首先,五遍行的排列次序以前講過,第一「作意」生起後,第二「觸」會接觸到好壞
對境,第三生起好壞的覺「受」,第四生起確定它是好壞之「想」,第五於前已肯定好壞
的對境,對好的會生起欲得之「思」,對不好的會生起欲棄之思,思生起後業就開始了。
五遍行的次第是這樣。
思心所有各種好壞不同的種類,思心所需要有與它相應的支撐,所以有五相應:所依
﹑所緣﹑行相﹑時間﹑體性。現在談到布施體性時,這裡提到的思心所到底需要怎樣的相
應支撐呢?需要無貪善心所的支撐。攝類學講到相應因,相應因是「會影響」的意思,伴
友會影響,所以,思心所會是好或壞,旁邊的伴友也會影響到,跟它一起的伴友就是相應
。現在這裡所講的思心所的伴友(相應)就是「無貪」的善心所,有這樣的思心所就是布
施。不管是布施或後面的持戒﹑安忍﹑精進等四個都是思心所,它是怎樣變成布施﹑持戒
﹑安忍或精進呢?所依靠的就是伴友(相應)的影響。
所以,「無貪俱生之思」宗大師從中取出要點說是「善捨思」,「善捨思及此發起身
語諸業」是布施的自性。在此會有質疑:「布施分為兩部分,一是善捨思,一是身語諸業
,該以何者為主?」以善捨思為主,因為布施是否圓滿不由身語業決定,是由補特伽羅心
續中的施捨心圓不圓滿而決定。
-摘自《菩提道次第》雪歌仁波切講授 法炬法師翻譯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7-05 09:55:00
隨喜
作者: tmac012004 (寂滅寂滅就好)   2014-07-07 06:23: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