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39(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4-07-11 02:21:25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9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零八頁第七行,從念老的註解看起。以上的兩段,兩種說法
,「文異旨同」,說法不一樣,意思是相同的。「恰似廬山,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類
似這種情形,古人都用廬山來做比喻。廬山橫看是嶺,山嶺,側看它是山峰,看的角度不
一樣,觀感不相同,來比喻兩種說法,言辭文字不一樣,旨趣完全相同。「現相有差,本
體是一」。這個比喻很好。「總之,只是這個廬山」。
  「故兩說文字雖異」,前面兩種說法,一個是專接上根,一個是專為六道凡夫所說的
。我們讀了之後深深體會到,古人有一句話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不移是他不變,
這兩種人最容易教,而且肯定成就。上上根人的成就,那就不必說了,下下根人成就有的
時候等於上上根人,這是什麼原因?開悟了。上上根一聞千悟,立刻就開悟;下下根人萬
緣放下,用真誠、清淨、恭敬心去學,也能開悟。只要開悟就入了平等的境界,跟誰平等
?跟佛平等。這個事情可能,有理論依據,這個理論就是真心,真心是一心。二心是妄心
,二心什麼?起念頭了,只要起念頭就是二心。真心沒有念頭,大乘經上說得很多,真心
離念。
  真心什麼樣子?大乘教裡佛給我們形容,真心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在哪裡
?在眼叫見,在耳叫聞。真心在眼就是佛知佛見;妄心在眼,眾生知見,不一樣在此地。
哪一法不是佛法?會用真心的人法法皆是佛法,用妄心的人佛法也是世間法。用妄心就是
用起心動念、用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阿賴耶,分別是第六意識,執著是第七末那識,所
以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是阿賴耶當家。阿賴耶的見聞覺知是生滅法,是妄不是真。同樣
是眼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用見性見,就是真心,見性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叫佛知佛見。我們也是用眼見,也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這叫六道凡夫知見。能見的體不一樣,所見的境界一樣
,境界沒差別。佛眼見的是這個色相,六道眾生見也是這個色相,外頭境界沒改變,只是
用的心不一樣,一個真心,一個妄心。妄心,凡夫知見;真心,如來知見。於是經上兩句
話我們有了概念,那就是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錯用了心
,佛法也不是佛法,諸佛如來三藏十二分教也不是佛法。
  所以宗門大德常常提醒人「你會麼」,這句話的意思無盡的深妙,會就是用真心。我
也常常勸同學,我們在六根對六塵境界的時候學用真心。學不像,最高的不能學,就是不
起心不動念,我們做不到,那真的要上上根人,像惠能、像釋迦這樣的人行,以下的不行
,他們確實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性在哪裡?性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謂隨拈一法,沒
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法法皆如,那叫一真法界。在哪裡?一切諸佛自己所住的實報莊
嚴土就是,叫法性身、法性土。
  阿賴耶所變的十法界,十法界都叫凡夫,一些大乘經裡面也把它做一個分別,六道叫
內凡夫,六道以內的;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叫界外凡夫。這個界限就是六道
,也叫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無色界之外的凡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還
有佛(十法界裡面的佛),也是凡夫。為什麼他們稱凡夫?他們沒用真心,還是用阿賴耶
。阿賴耶用得正,妄心用得正,完全依照佛經教所說的去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上
講的完全相應,所以叫外凡。這個佛,天台大師六即佛裡又稱他作相似即佛,很像,好像
佛一模一樣,我們凡夫看不出來。法身菩薩看出來了,他還是用阿賴耶;換句話說,沒有
能夠轉識成智。明心見性的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
為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八識成四智,那是真佛;沒有轉過來,相似即佛。
  法相把它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要學就是在哪裡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上學
。學什麼?首先學不執著。第一樁,不要執著身是我,這個是修行基礎的功夫,破我見。
什麼是我,你敢不敢承當,佛告訴我們自性是我,身不是我,自性是我。修學佛法終極的
目標就是明心見性,所以叫見性成佛,學佛就畢業了,畢業就成佛了。畢業回歸自性,然
後就知道了,整個宇宙,佛法的術語叫遍法界虛空界,統統是自性現的。所以佛家講身,
有一個根本的身叫法身,法身什麼意思?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法統統是我。所以我剛才
問,你敢不敢承認,敢不敢接受,遍法界虛空界是我,這叫法身。
  法身,一切萬法,惠能大師開悟時候最後一句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
是法身,萬法就是自己,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為什麼有善有惡?迷悟不一樣。佛教教誨
的目標,把那些錯誤的、不善的,幫助他覺悟,回歸自性本善,這是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
生的目標。所以佛所運用的愛心,叫慈悲。慈,無緣大慈,無緣,沒有條件,自己對自己
還有什麼條件;悲,眾生有了苦難,憐憫他,救濟他,這叫悲。悲心怎麼生起來的?同體
大悲。這個概念《老子》上有,那個時候佛教沒傳到中國來,老子說過,「天地與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跟佛講的完全相同。我曾經問過李老師,老子、孔子這些古聖先賢,
是不是佛菩薩應化在中國,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是不是現中國聖賢人的身?老師
笑著跟我說,理上講得通,事上沒證據。從理上講得通,但是他們沒有說出他是什麼菩薩
再來的,也就是說他們沒有露出這個現象。在歷史上有些人身分露出來讓大家知道,但是
我們相信有更多的佛菩薩不露身分。不露身分是正常的,露身分有特殊的緣分,幫助眾生
增長信心、增長願心,也就是三轉法輪裡面的作證轉,起這個作用,不是起這個作用通常
不露身分。在佛教沒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如果暴露身分,我們想想,世間人不知道,你說
佛沒人懂,不知道是什麼。一定等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在中國已經紮根,已經有相當程
度的契入了,這個時候露身分對大家有利益,逐漸逐漸知道大乘的真相。
  一切諸佛菩薩統統住在常寂光裡,住在常寂光叫法身,法身沒有相,法身是常寂光。
常,不生不滅,這叫常;寂,清淨無染。你看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第一句說,「何期自
性,本自清淨」,這都是寂的意思。「本不生滅」是常;本自清淨是寂,「本不動搖」也
是寂,你看本自清淨就是我們經題上的清淨,本不動搖就是平等,這都屬於寂;「本自具
足」,這是說它的德,性德,自性裡頭本來就有的德能。德裡頭包括什麼?佛在《華嚴經
》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包括六道十法界,個個都有跟如
來一樣的,為什麼?他一體。他怎麼可能有兩樣?一法身。
  法身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身,這個裡頭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
所謂的自然現象,全沒有。光明遍照,遍法界虛空界統統照了。一切時、一切處,它是一
切萬事萬物的本體,沒有它怎麼現?它是能現,能現一切法,所以它沒有生滅,它不生不
滅。它有隱現,它能現,它也能不現。不現叫隱,隱藏;現是顯露出來。這個不是生滅,
有緣就現,沒有緣就隱,隱現自然,隱現是一不是二,沒有生滅。後面一句能大師,能生
萬法,現。不生萬法的時候隱,隱現同時,隱現不二,明心見性的菩薩看到。沒有見性的
菩薩,包括聲聞、緣覺,十法界的眾生,看到自性的現,沒有見到自性的隱,也就是說看
到它所現,沒有看到它能現。原來能所是一不是二,明心見性的菩薩見到了。
  我們所求的沒有別的,就是求明心見性。求明心見性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換句話
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從哪裡下手?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執著
。這是最粗的煩惱、最明顯的煩惱,先把它放下。知道什麼?執著是假的,是個妄想,不
是事實,不要執著。這假相是什麼?大乘經教裡頭佛用比喻說法,用得最多的就是夢。為
什麼?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你說夢有沒有?作夢的時候不知道,以為真有,得到珍寶
了,喜歡;遇到一個老虎要吃你的時候恐怖,嚇死了,可是醒來之後假的不是真的。如何
能在夢中認識這是作夢,這叫什麼?這就叫覺悟了。得到寶貝不喜歡,假的不是真的;遇
到老虎可以供養牠,歡歡喜喜供養牠,捨身餵虎。了解事實真相了,十法界依正莊嚴,夢
境,不是真的。十法界裡頭有染有淨、有善有惡,很複雜。一真法界也是個夢境,純淨純
善,這裡頭不但沒有善惡,染淨也沒有。你要問什麼人能到那裡?善惡的念頭沒有了,染
淨的念頭也沒有了,你就會生到實報土,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很想把它放下,可是問題它偏偏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我們執著染污的時間太
長了,養成一個習慣了,所謂習慣成自然,不知不覺它就出來了。並沒有去想它,你看染
淨善惡的念頭自自然然起來,隨著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自然就冒出來了。這叫煩惱,這叫
習氣,這個東西讓我們在六道輪迴,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擺脫不了。這一生我們很幸運,把
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叫覺。
  有覺,下面最重要的有行。行是什麼?我要把這個覺落在生活當中,落在工作裡頭,
落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當中。真放下,它不再起作用了,那我們的知見就變成佛知佛見。
這些統統不在外,在內,佛法稱內學,經典稱內典,印度五明裡頭說內明,說明它不能向
外求,向外面求不到,完全要用內功。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以前,中國古聖先賢確實有不少
用內功的,這些人用佛教的術語來說,古佛再來的,古佛為中華大地這些善良的百姓,做
出種種示現。所以倫常大道,四維八德,與性德完全相應,那是什麼?自性本有的,不從
外來,每個人生下來就具足。你去細心觀察,嬰兒剛剛出生,我講了,不滿一百天,嬰兒
出生一百天,一百天之內你去觀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細心觀察,具足!所以古人講
「人之初,性本善」,非常有道理。
  知道事實真相了,古人比我們細心,他就想到怎樣把這個本善保持一生都不變,這是
好事情,於是教育這個概念就生起來了。用什麼方法?教他。教他特別講紮根教育,古人
知道,我們不知道,這佛經上有。母親懷孕,這個小孩投胎,跟他父母有緣,沒有緣他見
不到,有緣他就來了。佛說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人跟人之間就這四樁事情
。來報恩的,這孝子賢孫,他對父母、對長輩就是好,前世結的善緣。來報怨的,一百天
不知道,還沒有這個念頭,長大才會有,叛逆。討債的,父母欠他的,討完了,他就走了
。欠得少的,小孩三、四歲就走了;欠得多的,大概二、三十歲才走。還債的,是他欠父
母的,對父母有供養,沒有孝心,沒有孝敬的心,物質生活他會照顧到,這還債的。
  我們細心觀察,現在小孩為什麼叛逆的多,那就是什麼?報怨的多,討債的多。報恩
跟還債的少,為什麼?父母沒有愛心對人,沒有常常喜歡布施恩惠。這個就曉得,布施恩
惠多重要,家裡面都是孝子賢孫。慷慨修財布施,還債的人多,不是討債的。還債的人多
你富足,報恩的多,孝順,它有因果,不是偶然的,天下沒有偶然的事,決定離不開因果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一生縱然過得很辛苦,明白這個道理,這一生當中前世的緣不圓
滿,應當受很多苦難,不要緊,努力去培福,這樁事情重要。有恩的人要記住不忘恩德,
常常有報恩的心,跟我有冤仇的人要原諒他,不要把冤仇放在心上,來世要在這個人間,
比這一世那就殊勝太多了。你結的恩惠多,報恩的人多,報怨的人沒有了,為什麼?所有
冤業你都化解了,不放在心上了。對於有怨恨的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他,他有苦難去
幫助他。積功累德,斷惡修善,來生人天福報,都是自己修的,自己享受的。
  學了佛之後,知道六道輪迴的真相,還想不想再在這個裡頭待?不想了。六道輪迴眾
生苦,我想幫他忙,怎麼辦?學佛,修道。遇到淨土法門,這個問題自然解決了。往生西
方極樂世界,一到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智慧、神通、道力,幫助六
道十法界的眾生夠用了,你就可以倒駕慈航,眾生有苦難,你就能幫助他。無量眾生有苦
難,你有能力分身、化身,化無量身救度一切眾生,好事!又不礙自己修行。
  我們這個地方要多做善事,妨礙修行。不礙修行的時候做善事行,就是問題還在會麼
。會,做善事不礙修行。不礙什麼修行?不礙放下。身行善事,幫助別人,心裡頭住在阿
彌陀佛佛號上,沒有改變,這就是自利不礙利他,利他不妨礙自利。如果斷惡修善著了相
,這就妨礙了。想想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為什麼能做到,一絲毫障礙都沒有?就是不著相,
就是看破不礙放下,放下不礙看破,看破放下是一體,兩種作用。兩種作用都圓滿具足自
他二利。不會的?不會是自他相害,妨礙,自利妨礙利他,利他妨礙自利,永遠得不到平
衡。會的人在平衡當中成就自利利他,利他還是自利,在利他裡頭不著相,祕訣就在此地

  我們再看註解的原文,兩種說法悉皆說明,極樂娑婆兩土的導師,「悲智無量,福慧
雙圓」,不是雙修,圓滿了,福圓滿,慧也圓滿。「言專接上根者,正顯如來之大智大慧
。蓋此淨土法門,乃彌陀住真實慧,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這是讚歎前面所說的專接上根。上根還要專接嗎?要,幫他快速證得無上菩提。雖然在理
上講佛佛道同,上根人都是明心見性,都是法身菩薩,住實報土。一切諸佛實報土是相同
的,為什麼實報土的菩薩也發心求生極樂世界?這個裡頭必定有原因。雖然是相同,同中
有不同,不同的是什麼?佛的願不相同。這個願因地時候發的,有些人發願專度上上根人
,上上根好度;也有些人發願專去度下下根人,下下根人太可憐,太苦了,要去幫助他。
==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4-07-11 09:06: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