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倫珠梭巴仁波切:止觀雙運 (5)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7-18 05:48:55
  這導致必須要發起為利他而努力成就圓滿大菩提的心,也就是菩提心(the mind of
enligh.tenment,Bodhicitta),大乘道就以培養大慈大悲或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為基礎
。這種大慈大悲的態度,一開始就以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培養,因此修行道上的種種活動,
才會被適當和有效地刺激鼓舞,才不會達不到最後的目標。
  大乘道的僅有畫分,就如我們已經討論過的五道的體系一樣:止的修習是資糧道,觀
的步驟是加行道,見道位上的八見道斷,修學道上的八十一種修道斷等等。
但是大乘道修習的真正過程,在某些方面不易被通則化,因為大乘宗派中唯識宗和兩
派中觀(自續派與應成派),對此的解釋都有重要的差異存在,每派都有特屬自己不同的
大乘道修行細節。例如唯識宗區分大、小乘在見道上產生的理解是不同的,他們以為小乘
達到了「人無我」的直接了悟,而大乘同時瞭解了「法無我」。對唯識宗來講,「法無我
」代表無二性。
唯識自續中觀派同樣也在道上所應修習的體悟上做區分,他們認為一類的小乘道叫「
聲聞乘」,得到了人無我的體悟,另一類叫「辟支佛乘」的小乘道,同樣瞭解體悟到如唯
識宗空之概念的無二性,而只有大乘道完全地瞭解空性。根據唯識自續中觀派的說法,道
的不同是因以對無我之基礎瞭解的不同而致。
另一方面,應成中觀派認為大乘道與小乘道在瞭解無我的成就上是沒有不同的,區分
它們的是各自修習方法的不同,小乘主要是缺乏大悲心,而大悲心卻是大乘的根。相似地
,大乘體系上的不同,是在放置所知障與煩惱障的情形不同,煩惱與無明在構成見道斷與
修道斷上的不同,如所有的無明並非都被視為是所知障,經常放在煩惱障的這邊。所知障
主要是指習性,是過去煩惱和無明的沉澱,構成有時我們稱為的「超越性錯覺」。
  在粗略地指出了一些像這樣無法概括的地方後,要接著說明大乘道的顯著特徵就可能
了。這些特徵為所有大乘體系所共有,也因為有這些特徵,它們才是大乘。
  除了要培養大慈大悲和菩提心,以引發資糧道和加行道的修習外,在到達大乘的見道
位時,在去除煩惱的過程當中,還得要把六波羅蜜多(paramita)修習到完全的精熟。在
成就可以導致個人解脫的多層次的滅止的同時,其中也因此能產生愈來愈接近圓滿大菩提
的十地(dasa-bhumi)果位。
  從大乘見道位的第一個瞬間開始,修行者的活動要建立在兩種智慧上,一是禪觀空性
時的「三昧智」(samahita-jnana),一是其後瞭解的「後得智」(prsthalabdhainana
)。在禪觀空性時,他直接如其所如地認識事物自身。在其後的瞭解時,他視所有事物如
一種魔幻錯覺,因為在他出定後,雖然他瞭解這只是一種魔幻錯覺,但是「超越性的錯覺
」(即習氣)還會再生起。
  在這兩種智慧的基礎上,行者修習波羅蜜多。波羅蜜多有六:佈施、持戒、忍辱、精
進、禪定、般若。在這六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多自身是屬於智性這邊的,也是慧的累積
。其他的五波羅蜜多是方法那邊的,屬於福德的累積。
因為在得到圓滿大菩提時,智慧的累積是佛的法身(dharmakaya)之因,而福德的累
積是佛的色身──報身(sambhogakaya)與化身(nirmanakaya)──之因。
修習波羅蜜多的真正方法是將每個波羅蜜多和其他波羅蜜多相關伴隨的部分再加細分
,六六一組就變成了三十六,如佈施的佈施,佈施的持戒,佈施的忍辱,佈施的精進,佈
施的禪定,佈施的般若,持戒的佈施等,一直到般若的般若為止。這六波羅蜜多可再加上
四波羅蜜多,即方便、願、力、智。雖然這四波羅蜜多並未加入六乘六(三十六)波羅蜜
多的方法中,十波羅蜜多的修習與完成等於大乘的見道位與修道位。
在見道時,佈施波羅蜜多就達成了,如此再加見道斷,就構成十地中的初地。其餘九
地是大乘修學道的不同階段,其餘九波羅蜜多須逐一的修習和達成。
  在十地的位階上晉位之時,修行者在三昧智與後得智兩種智中交替轉換。當到達十地
的最高處時,生起一種特殊定叫「金剛喻定」(vajropamasamadhi),在此金剛喻定結束
後,兩種智同時生起,同時構成圓滿大菩提的身蘊與心識特質也同樣地產生了。
  我們這裡討論過的大乘道,是大乘經中所教導的大乘道,它通常也稱為「波羅蜜多乘
」,然而還有另一種大乘修行道的體系叫「金剛乘」,或密續所教導的修行道。依據密續
的說法,還有一個更有效的大乘道修行體系,因為藉著這個方法一生可成佛。而修波羅蜜
多乘成佛,通說需要三大阿僧劫之久。
波羅蜜多乘和金剛乘的不同,主要是在修行方法上的不同,這二乘都需要培養大慈大
悲與菩提心,證悟空性、智慧與方法二者的修習,及實踐六波羅蜜多,儘管金剛乘修習圓
滿的方法不是我們已簡要敘述過的「波羅蜜多乘」那種再做細分的方法。但是同樣地,密
宗的「生起次第」(the developing stages,utpanndkra-ma)和「圓滿次第」(theperf
ecting,sampannakrama)的方法,也是止與觀在密法上的特殊應用。這些主題需要更深
的討論,無法在這篇概觀佛教禪法修行的文章中交代清楚。
注 釋
禪修這個主題在印度的不同經論中,曾被以極長的篇幅處理過,特別是《解深密經》
,彌勒的《經莊嚴論》與《現觀莊嚴論》,無著的《瑜伽師地論》與《阿毗達磨集論》,
蓮花戒所著三卷的《習定次第》,與世親的《阿毗達磨俱舍論》等等。在有關這個論題的
藏文典籍中,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是最為完備的,宗喀巴的《道次第論》是為聞
名西藏的阿底峽(Adisha)尊者, 本名燃燈吉祥智(Dipamkaraassrijnana)著述的《菩
提道燈論》(Dodhimargapradipa)所寫的註釋, 此書將所有佛陀的教法都集中起來,以
修行的目的之角度呈現出來,阿底峽分別以今生與來世的幸福、輪迴的最後解脫,與成就
圓滿大菩提即成佛為三大目的。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7-18 12:12:00
隨喜
作者: AnpingTW (七月七日安平見)   2014-07-18 16:51: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