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菩提道次第廣論》布施波羅蜜 (30)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8-22 20:57:33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pg274L8~pg275L2
寅一、學習布施 卯一、布施度性
初中分四:一、布施度性;二、轉趣發起布施方便;三、布施差別;四、此等略義。
科判:{卯三、布施差別─辰三、布施自性所有差別}
───────────────────────────────────────
【廣釋外物可捨不捨理。分二:一、不捨外物道理;二、惠施外物道理。今初
初中有五:一、就時門不應捨者。如於出家及諸近住,施午後食。二、就施境門不應捨
者。於持戒者施殘飲食,或與便穢、涕唾、變吐、膿血所雜、所染飲食,於諸不食蔥蒜
肉者,不飲酒者,縱欲飲食,然具律儀不當授彼,施與蒜等及所雜染。雖復先以正言曉
喻,令其於施生歡喜心,然於怨家、藥叉、羅叉凶暴所覆,不知報恩,諸忘恩惠來乞求
者,與子僕等,病人來求非宜飲食,或雖相宜,然不知量而與飲食,若已飽滿性極饞嗜
,來求妙食惠施妙食。若諸外道為求過端,及非求知經典之義,以財貨想而來乞求,捨
彼經典。《菩薩地》中略說如是,廣如《菩薩地攝抉擇分》中應當了知。
───────────────────────────────────────
.第二,廣釋外物捨不捨理分二:一、不捨外物道理;二、惠施外物道理。(一、不捨
外物道理分五:①就時門不應施捨;②就施境門不應施捨;③就自身門不應施捨;④就施
物門不應施捨;⑤就所為門不應施捨。)今初(不捨外物道理)。初中有五:①就時間上
不應施捨的情況:比如,午後對出家人和近住佈施食物。這是障礙他們持戒的行為,故不
應作。②就佈施的對不應施捨的情況有四類:1)持戒者;2)惡劣者;3)病人;4)外道。1)
對持戒者不應施捨剩餘的飲食,如剩菜、剩飯等,或者佈施被大小便、鼻涕、唾液、嘔吐
物、膿血所污染的飲食。不吃蔥蒜、不食肉、不飲酒的人,即使他想要飲食,但因為他具
有律儀的緣故,不應對他佈施蔥蒜等以及被蔥蒜等染汙的飲食。2)對惡劣者,雖然對自己
的妻子、兒女、僕人、親戚、眷屬等,已先以正言開導,讓他們對佈施生起了歡喜心,但
若是仇家、藥叉、羅剎等兇暴所覆的有情,或是不知報恩、忘恩負義的有情等前來乞求,
則不應佈施。3)對病人,若有病人來乞求不合適的飲食,或者雖然合適,但他不知量而求
非量飲食,菩薩都不應佈施。如果飽食之後,因為過於貪吃而乞求妙食,菩薩也不應佈施
。如果佈施的飲食有損病人身體,則一律不應佈施。4)如果外道是為了尋求過失,以及並
非尋求了知經典的意義,而只是將經書視為財物前來乞求,這時對他施捨經典是不應理的
。以上是按《菩薩地》簡略地宣說,詳細則要按照《菩薩地攝抉擇分》中的內容去瞭解。
■ 解說──
請看文,「第二廣釋外物捨不捨理分二:一不捨外物道理,二惠施外物道理。今初。
初中有五,一就時門不應捨者。」
不可捨之外物,此中亦分五:1 就時間門不應捨﹑2 就布施對境門不應捨﹑3 就自身
門不應捨﹑4 就施物門門不應捨﹑5 就所為門不應捨。
請看文,「一就時門不應捨者。如於出家及諸近住,施午後食。」
就時間而言,出家眾應該過午不食,若供養晚餐,就有過失了,布施齋戒者也一樣。
「近住」是齋戒之意。供養僧眾午齋的功德大於供養晚餐,供養晚餐雖有功德,但也有過
失。
請看文,「二就施境門不應捨者。於持戒者,施殘飲食,或與便穢涕唾變吐膿血所雜
所染飲食。」
「持戒者」是守別解脫戒者,守戒如命的出家眾,如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
應當恭敬,若供養食物,不該供養殘食,就是不敬的行為,給其他人殘食沒有關係,但對
持戒者這類特別者不該供養殘食,也不該供養被「便穢涕唾變吐膿血」等污穢物污染的飲
食。
請看文,「於諸不食蔥蒜肉者,不飲酒者,縱欲飲食,然具律儀不當授彼,施與蒜等
及所雜染。」
一般供應蔥蒜肉是沒有問題的,但供養出家眾﹑具律儀者蔥蒜肉就不適合了。不喝酒
者也不應授與。
請看文,「雖復先以正言曉喻,令其於施生歡喜心,然於怨家藥叉羅叉兇暴所覆,不
知報恩,諸忘恩惠來乞求者,與子僕等。」
如怨家﹑藥叉﹑羅剎等忘恩負義者來乞討子﹑僕人等時,不應給予。若施予,日後可
能會引生麻煩,因為他們不懂得報恩,日後會返回傷害,或傷害施予的子或僕。
請看文,「病人來求非宜飲食,或雖相宜,然不知量而與飲食。」
例如病人不該吃某種食物,他來要求時不該給予。或雖可給予,但對不知量者,也不
該給予。
請看文,「若已飽滿性極饞嗜,來求妙食惠施妙食。」
於貪欲很強者,若給予,只增強他的貪欲,故不該給予。
請看文,「若諸外道為求過端及非求知經典之義,以財貨想而來乞求,捨彼經典。」
外道不是真要學習經論,只以財貨想而來乞求時,不該給予。
請看文,「菩薩地中略說如是,廣如菩薩地攝決擇分應當了知。」
以上的根據是《菩薩地》﹑《攝決擇分》。在下面一大段,從第275 頁的二行起,到
倒數第四行之間。
(一、就時門不應捨者。像是對於出家人或齋戒的人,不應該給予晚餐。二、就施境
門不應捨者。對於持戒的人,不應該給予骯髒的飲食,或他們不吃葷食,不應該給予葷食
。因為持戒的人不應喝酒的緣故,不應布施酒。「怨家、藥叉、羅叉兇暴所覆,不知報恩
,諸忘恩惠」,這樣的人來乞求自己的兒女或僕人等,不應給予。還有「病人來求非宜飲
食,或雖相宜,然不知量」,不應給予。「若已飽滿,性極饞嗜,來求妙食」,也不應給
,因為是貪心作祟。「若諸外道為求過端及非求知經典之義,以財貨想而來乞求」,以這
種意樂來乞求經典,也不應給,因為他以財貨想可以賺到換紙的那些錢。)
-摘自《菩提道次第》雪歌仁波切講授 法炬法師翻譯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8-22 21:08: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