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香光莊嚴:《心經》(24) 無學位的空性-1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0-19 22:13:14
香光莊嚴:《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http://www.gayamagazine.org/periodical/detail/157
雪歌仁波切 教授 / 釋見諦 編輯
2.4.2.2 無學位的空性 (1)
‧ 調伏意樂
《心經》主要是講空性,觀自在菩薩開示修習空性的部分可分三段,這三段字面上大
概已了解。真正如何推理空性,這裡沒有談,它只是描述資糧道、加行道如何修空性,以
達到最精準的程度?見道的階段,如何全面地了解空性?修道時,見道所現證的道理,認
真入空性定用功,所有不管對境的法,有境自己—智慧本身—及行為得與不得,已得或將
得,一點都不執著,所有的執著心都去除。
如何推理這部分要透過《中論》,《入中論》及宗大師的《廣論》學習。之前還要學
習唯識宗及經部宗的見解,這些不懂的話,中觀就根本不會懂。中觀宗裡面又有自續派與
應成派,其中的差別很微細,這些都要慢慢學習。之前講過,中觀應成派才能接受《心經
》是了義,連中觀自續派都無法接受它是了義經。所以,《心經》的內容,要達到中觀應
成派的程度才能了解。要了解這個學習次第,知道如何推理,才可能理解空性,所以要慢
慢地加油。
平常念的時候,如前面解釋所說,大概描述資糧道與加行道是這樣子、見道是這樣子
、修道是這樣子,各位應同時發願,自己能很快到這個境界,同時勉勵自己不要那麼執著
,要去除自己的執著心。因為我們沒有智慧,因此現在藉佛菩薩的智慧,去除自己的執著
心,要以這種角度來學。
‧ 正講
修道的結果變成成佛。成佛也講空性,但只有一句—無所得,所以不能說成佛就沒有
講空性。總地分,講空性可分四段,修空性只有三段—資糧道與加行道為一段,見道為一
段,修道為一段。無所得是講空性,但是不要以為這是無學道要修的空性,不是這個意思
。因此剛才說這裡有講空性,但不是要修空性。
為何眾生可以成佛?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是佛是沒有自性,所以眾生可以成佛。無所
得故,意思是所得到的佛果位是沒有自性,所以眾生可以成佛。若佛有自性,眾生則無法
成佛,因為若佛有自性,就變成不是依賴因緣。不是依賴因緣,就算如何具備各種因緣,
都無法證得它。所以,若佛有自性,眾生就無法成佛。因為佛沒有自性,所以眾生可以成
佛。
為什麼講無所得故呢?因為,前面的菩薩們透過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所以
可以成佛,是因為佛是沒有自性,佛是依賴因緣,當菩薩們累積了所有的因緣,他們就能
成佛。所以,無所得故是可以成佛的理由上面講空性,它不是無學道時所修的另一種空性
。前三個階段,資糧道與加行道、見道及修道認真修的結果,他們可以成佛。為什麼他們
可以成佛呢?理由是佛是沒有自性,所得的是證得佛的果位。無所得故,即所要證得的佛
果位是沒有自性的緣故。
註:原聲音檔可至道次世界下載:http://lamrimworld.or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