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勸發菩提心文淺釋》 宣化上人 (1)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4-11-04 12:21:19
《 勸發菩提心文淺釋 》
◎古杭梵天寺沙門實賢 撰
◎美國加州萬佛聖城宣化上人 講
───────────────────────────────────────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編按〉:
宣公上人曾三次宣講本文:一九七四年在金山禪寺以本文為教材,教導西方人學習中
文,惜未講全;一九七九年於萬佛聖城開光典禮後,特為遠來訪客,及城中四眾弟子講解
;一九八五年於金山聖寺第三度講解。由此可知上人對本文之重視,吾等學佛修行之弟子
,豈能不深加研習熟讀之?
上人三次暢述,各有所重,本當一一刊出,但因整理未及,本站特將各次講解之菁華
,先行編輯併合上網刊載。日後容或人力允許時,再行各別次單獨刊出。
───────────────────────────────────────
宣化上人 講述
「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是你本來沒有發,他用一種很合理的、很合法的語言,來勸勉你,令你發生這
種的心。發生什麼心呢? 就發這個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一種明白的心,
就是反迷歸覺的一種心,就是捨邪歸正的一種心,就是明辨是非的一種心,也就是不顛倒
的心,就是一個直心。直心裏邊沒有一切的委曲相,沒有彎彎曲曲的這一些個行為。
菩提心也就是個利人的心,自覺覺他的心,自利利他的心:這都叫菩提心。
那麼「菩提」,這是一個梵語,翻譯過來就叫「覺道」,就是要你明白這個道。明白
道,你才能修行;你若不明白道,就不能修行。不明白道,你往往就會顛倒,就會以是為
非,以非為是,黑白不分,冠履倒置了。你若明白了呢,就能走一個正路;你不明白,就
走一個邪路。所以這個菩提心,你怎麼樣講,怎麼有道理。總而言之,就是諸惡不作,眾
善奉行,這就是菩提心,所以也就是一個持戒律。你守規矩,就是菩提心;你不守規矩,
就是忘失菩提心。這菩提心大概的意思是這樣子。
「古杭」:
就是古來到現在都有這麼一個地方。是什麼地方呢?就是杭州。杭州這個地方是佛法
大興的一個地方。杭州有西天目、東天目、南天目、北天目,又有天臺山。這些個地方,
過去七佛都在這兒出世的。所以中國為什麼大乘的根性這麼多?因為佛以前選擇過中國,
在這兒出世,所以這個種子早都種下了。「梵天寺」:梵是清淨的意思,就是「清淨天」
這個寺院。
「沙門」:
沙門是出家人的一個普通的名詞,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就叫「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
癡」。勤修戒定慧就是不顛倒;息滅貪瞋癡就是不糊塗,就是沒有無明。所以出家人普通
的一個名號就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那麼這個出家人叫什麼名字呢 ? 就叫「實賢」。
本來他的名字叫「思齊」,就是見賢思齊焉,又有個別號,就叫「省庵」。
因為這個,所以這一般的人就謂之「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
「文」:
就是文章。文章裏邊有開合轉折,有種種道理在裏頭包括著,可是它說的是一篇一篇
的,一章一章的,所以叫文章。這個文法用的有「之乎者也矣焉哉」,又有「啟承轉合」
,那麼寫的東西是井井有條,很有道理在裏頭包含著。
那麼這一篇文,也就等於經典一樣的,它用字不太多,可是說的理論是很圓滿的。因
為這個,在佛教裏頭這個發菩提心文,也佔很重要的地位。
「撰」:
這一篇是誰撰的呢? 撰就是杜撰,就是寫作,就是他著作的;因為他寫出來的,他
不知道究竟對不對,所以客氣話,他只是說撰,沒有說他著作。他自己認為自己所寫的道
理,以前沒有的,那麼以後有沒有就不知道了,所以叫杜撰。這個杜撰就是單獨的,和旁
人不同的,也就是或者別開生面,獨出心裁,寫這麼一篇文章,這叫撰。
撰就是撰述;述就是說一說。
原文出處 : http://ppt.cc/s61s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dstrife (kidstrife)   2014-11-04 13:11:00
頂禮宣化上人
作者: a876352000   2014-11-05 21:19: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