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覺] 佛法的護心者:專訪性空法師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1 07:19:04
轉自:佛門網
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48840
佛法的護心者:專訪性空法師
文、圖:麥農
2016-04-08
某日,我在弘法精舍的大殿中,看到性空法師拿著念珠走過,遂引起了我的好奇。法
師給人感覺是位南傳佛法的實踐者,為何他會拿著念珠念佛呢?他念的又是哪尊佛?
性空法師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我有時候念佛,有時候念觀音菩薩,也會持文殊菩薩
心咒;我有時候甚至甚麼都不念,單純地藉由念珠的觸感,讓自己的心安住。」整個訪談
,法師一直強調要保護好自己的心,讓它安住,這樣才能領受到佛法的利益。法師指出,
心,要能夠安住,還需要某些前行。
佛教徒的宗教態度
性空法師破除我的迷思指出:「單從一個人身上的裝束,無法判斷那個人修習的是大
乘菩薩道,還是小乘解脫道。」畢竟衣著只是文化的產物,而文化會流變,它不能作為佛
教法義的判準。「從觀念上而言,佛法就是佛法,它談的是解脫和如何達到解脫的境界。
「對此,佛陀亦因應眾生的根器以及習性,施設不同到達解脫的法門。我們可依據自
己的習性、經驗,選擇佛陀的不同教法。」法門,是佛陀宣說教「法」,以讓眾生超凡入
聖的「門」戶。門戶的設立,是為針對眾生的根器而劃分,它具有應機特性。因此,不能
以為取一法就等於一切,甚至論斷只有某一法門最殊勝。
佛陀時代,有個年輕外道持著一個絕對的結論:「只有這個才是真理,其餘的都是假
法。」佛陀於是給了這個年輕外道一些極為重要的忠告:「護法的智者,不應作這樣的論
斷。」佛陀解釋,如人有信仰,而他說「這是我的信仰」,這樣可說是護法了。護法者不
能進一步宣稱「只有這個才是真理,其餘的(法門)都是假」。
換句話說,我們不能說唯有我所相信的才是真理,而其他的都是假的。對佛陀而言,
「執著某一事物或見解,而藐視其他事物或見解,甚至認為其為卑劣,便陷入桎梏。」
十善業是學佛基礎
性空法師學遍「東西」,貫通「南北」,熟習佛教原典,尤其喜歡南傳佛教教義。法
師解釋:「我覺得南傳佛教的法義很受用,它的體系提供出家人留在森林中修行的機會,
這些特質都和我非常相應。
「另外,南傳佛教強調修學善法。學習佛法的目標,就是讓心清淨。要怎樣讓心清淨
?必須從修學十善業開始。」對於「十善法」,法師有如斯的體會:「我們一定要強調十
善業道,它可算是佛教的全部,亦涵蓋了正見、定、戒律。所以不管我們學甚麼道,都要
以十善業道為基礎。這樣修行便會比較容易。相反,如果我們忽略修習十善業的話,便容
易墮入邊見。」
我們之所以容易忽略十善業,是因為它文字淺白,道理簡單。不過十善業知易行難,
其原因是我們的習氣與它的道理相違背。
(註《入中論》:「彼戒圓滿德淨故,夢中亦離犯戒垢。身語意行咸清淨,十善業道
皆能集。如是十種善業道,此地增勝最清淨。彼如秋月恒清潔,寂靜光飾極端嚴。若彼淨
戒執有我,則彼尸羅不清淨。故彼恒於三輪中,二邊心行皆遠離。失壞戒足諸眾生,於惡
趣受佈施果。生物總根受用盡,其後資財不得生。若時自在住順處,設此不能自攝持,墮
落險處隨他轉,後以何因從彼出。是故勝者說施後,隨即宣說尸羅教。尸羅田中長功德,
受用果利永無竭。諸異生及佛語生,自證菩提與佛子,增上生及決定勝,其因除戒定無餘
。猶如大海與死屍,亦如吉祥與黑耳,如是持戒諸大士,不樂與犯戒雜居。由誰于誰斷何
事,若彼三輪有可得,名世間波羅蜜多,三者皆空乃出世。佛子月放離垢光,非諸有攝有
中祥,猶如秋季月光明,能除眾生意熱惱。」
破壞、培養習慣
從佛法的觀點,有些習慣是過去生所遺留的,有些則是這期生命養成的,是環境薰習
的結果。性空法師指出:「我們的心容易被習慣掌控。心一旦被習慣掌控住,那麼心的內
涵便會等同於我們習慣的內容。」
一般而言,眾生的習慣都是顛倒的,譬如「習慣於不修習正知正念」。這顛倒的習慣
不單影響自己,也影響他人。法師進一步表示:「人不能獨立存在的,需要依靠其他眾生
,我們才能夠過好日子。假如每個人都執著自己的習慣,相互依存的社會便出現磨擦。」
為了保護我們內心的清淨,讓它不起煩惱,法師建議:「要破壞自己的習慣,以及對
習慣的執著。」不過法師強調:「習慣不容易一下子就能改掉,它需要漫長的過程。」破
壞習慣是修行過程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培養習慣則是它的另一個面向。
戒律是生活的防腐劑
戒律,是實踐佛法的共軌,而佛法的實踐不能離開戒律。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
中形容「戒律是佛子生活中的唯一防腐劑」。佛弟子若無戒律作為行為上的依準,生活會
產生混亂,更遑論了生脫死。
持戒生活建基於良好的生活習慣。性空法師表示:「我們應該培養好的習慣,譬如作
息規律。因為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我們學習戒律。在學佛的過程中,律儀是修行的基礎
,能令我們的修行變得容易。假如沒有律儀,學佛與修行便成為不可能。
「如果我們有一段時間去修習戒律,這對我們的修行很有幫助。」法師帶著微笑,繼
續說:「這點就是出家的好處,因為出家的生活方式有利於我們培養律儀,所以出家人是
很幸運的!」
佛法形容戒、定、慧三無漏學,猶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然而,戒律又是三學的基
礎,不持戒,解脫道的嚮往便成為妄想。正如法師所指出的:「沒有律儀,一切都免談。」
(註《菩提道次第廣論》:「當略宣說學戒之理。此中最初當數思惟尸羅勝利,令其
至心增長歡喜。如《大涅槃經》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
;戒是一切善法前導,如大商主是為一切商人前導;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釋幢;戒畢竟斷
一切罪惡及惡趣道;戒如藥樹,治療一切罪惡病故;戒是險惡三有道糧;戒是甲劍,能摧
煩惱諸怨敵故;戒是明咒,能除煩惱諸毒蛇故;戒是橋梁,度罪河故。』龍猛菩薩亦云:
『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妙臂請問經》云:『一切稼穡依於地,無諸災
患而生長,如是依戒勝白法,悲水灌澆而生長。』應如思惟。若受不護,過患極重,如《
苾芻珍愛經》云:『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毀戒則成苦。』此說受學通
於勝利、過患二品。是故亦應善思過患,敬重學處。」)
禪修的重要性
佛教流傳世間,須依賴善巧方便。然而有的時候,在時空的世諦流布中,我們往往只
見到佛法的方便適應,少見它的真實義。以止觀為例,它原本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門,不
過為方便大眾的緣故,止觀的修習也逐漸被遺忘。
止觀,是「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貫注特定的對象,並生起正智慧以「觀」此一
對象。簡單而言,止觀可視為定和慧。
佛門中更把止觀的關係形容為「一鳥雙翼」,「一車兩輪」。換言之,修行要有所成
就,兩者缺一不可。但唯恐一般大眾對止觀深感困難,「部分大德傾向以學問的方便來了
解禪修,而使得它越來越不明顯,漸漸地禪修就變成喝茶。
(註《天台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若夫泥洹(梵語 Nirvana,涅槃)之法,入乃多
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當知此之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
即墮邪倒。」《菩提道次第廣論》:「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
《修信大乘經》亦密意說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盡其所有大乘信解、大乘出
生,應知皆是無散亂心(止),正思法義(觀)之所出生。』無散亂心,謂奢摩他品心一
境性(止),正思法義,謂毗缽舍那品妙觀察慧(觀)。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慧
思擇而修(觀察修之觀禪)及於所緣心一境性(止住修之止禪)二所成辦(止、觀二品缺
一不可所成辦),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並非只是單修止或單修觀所成辦)。」)
「禪(bhāvanā),是修習佛法必需的。」法師斬釘截鐵地說。「必須禪修才能體
會佛法的好處。禪修的目的不是壓迫煩惱,而是要依煩惱,來學習淡化煩惱,乃至令自己
不起煩惱。」
法師解釋:「昏沉、散亂的心容易令人產生妄想。簡單來說,禪修能令我們的心專注
、不昏沉、不起煩惱。在禪修中,我們能夠體悟佛陀的教義,譬如說我們的身體是空的,
因為它是五蘊和合的,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
「一旦我們體悟身體是緣起的,那麼我們也能夠明白我們的世界、煩惱也不是真實的
。能夠以這樣觀念去思惟,把寂靜的境界養成習慣,漸漸地我們便會把煩惱看成是虛妄的
,不是真實的,這便合乎中道的思想。」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如何達到這種寂靜的境界?法師簡單地回答:「每
天要固定時間禪修,練習把心安住在當下。」
作者: Samus (阿建)   2016-04-11 17:46:00
好文 感謝C大 受益很多
作者: wugilin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滿願)   2016-04-12 01:42:00
隨喜讚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