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淨土聖賢錄.初編》:往生比丘第三(37)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05-30 19:08:20
唐‧慧璿
慧璿,姓董,少出家襄州(今湖北襄陽)。周(北周武帝)滅法後,南入茅山。曆(經)棲
霞,往安州(今河北安新縣),聽講諸經論,並契幽極(皆能深得真實義理)。晚歸襄州,住
光福寺。
寺居山頂,引汲(挑水)為勞,將移他寺。夜見神人衣紫袍,身長一丈,頂禮璿曰:「
奉請住此,常講大乘,勿以小乘為念。其小乘者,亦如高山無水,不能利人。大乘經者,
猶如大海。若一人講說,能令所住之地,珍寶光明,眷屬榮勝,飲食豐饒。若念小乘,前
事(前面所說一切殊勝功德)俱失。唯願宏持,勿孤(辜負)所望。法師須水,此易得耳。來
月八日,定當得之。自往劍南(今四川一帶)慈母大泉,請一龍王去也。」言已不見。至來
月七日初夜,大風卒起,從西南來,雷震雨注,通夜相續,至明方住(止)。唯見寺北窪處
,清泉香美,合寺相慶。
璿慈育為懷,容常含笑。居山久之,道俗翹(仰)敬。貞觀二十三年(西元649年) 四月
八日,夜見山神告曰:「法師不久當生西方。」至七月十四日,講《盂蘭盆經》竟,斂手
曰:「(今)生受信施,今須通散。一毫以上,捨與十方眾僧及窮獨乞人,並諸異道。」言
已,終於法座,年七十九。
(《續高僧傳》)
唐‧明浚
明浚,姓孫,齊(山東一帶)人。常誦《金剛般若》為業(功課)。永徽元年(西元650年)
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煖,周時(一個時辰後)復蘇。云:「初見二青衣童子,將(持)
至王所,問一生作何業。答云:『但誦《金剛般若經》。』王曰:『功德不可言。師可更
誦滿十萬遍,明年必生淨土,弟子(王自稱)不見師也。』令二青衣送之還寺。」浚自是
(自此)精勤愈倍,至二年三月卒,寺眾咸聞異香。
(《續高僧傳》)
==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5-30 19:2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5-31 14:0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5-31 17:29: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