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二十八集) 2000/6/28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4-0028
諸位同修,大家好!
佛法教人最要緊的是讓人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究竟圓滿的覺悟,覺悟之後,做
人就能跟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融合成一體。這是世出世間的大學問,也就是說學佛就是學怎
樣與別人相處,如何跟一切眾生相處像自己的家親眷屬一樣。家親眷屬的比喻還不恰當,
為什麼?現在社會不孝父母的人很多,兒女跟父母不能相處,婆媳不能相處,兄弟不能相
處,甚至於夫妻都不能相處,這個問題嚴重,非常非常的嚴重。我們展開世尊的經典,仔
細去觀察、去研究,我們在這裡得出一個結論,佛無非教我們做人而已。由此可知,學佛
就是學做人。如果我們在這個世間,人與人都處不好,你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你怎麼能
跟極樂世界的人相處?說老實話,極樂世界的人比我們今天社會複雜太多了。何以知道?
他是從十方無量無邊剎土去往生的人,形形色色、各種類別,沒有法子計算的。這些人能
往生的,都是很會做人,很懂得做人。
做人的最高原則,就是《十善業道經》這一段開示,這是最高的原則。我們把這一段
落實了,你無論在哪一個法界,你是真的菩薩,你是真佛,你不是假的,不是相似,不是
觀行。佛教我們的原則,就是教我們常常念著別人的善。我們在居士林聽過伊斯蘭教的簡
介,印度教跟巴哈伊教的簡介,所有宗教的聖人都是教我們做人,都是教導我們要心善、
念善、行為善。但是所有宗教經典,實在講佛的經典講得最究竟、最圓滿,為什麼?他講
「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是其他的經典裡面我沒有看到的,這就講得徹底、講得究竟
,不可以夾雜。這個人有十分是惡,有一分是善,我們只讚歎他一分善,只取他這一分善
,把他那個十分惡忘掉,不要放在心上,這人還是個善人。這個人有十分善,有一分惡,
那一分惡當然更要把它忘掉,決定不能放在心上。我們心上放別人的過失,放別人之惡,
是我們自己的惡。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裡面說得好,境緣沒有好惡。境是我們物質生活環境,緣是我
們的人事生活環境,外面人跟物都沒有好壞,好壞從哪裡生的?好壞從自己心裡頭生的,
你自己喜歡他就好,你自己不喜歡他就壞,好壞沒有標準,好壞隨順各人煩惱習氣,這麼
來的。所以佛教導我們,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世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所
有一切的眾生,都是諸佛如來。《華嚴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怎麼來的?就
是這麼來的。我們真修行、真用功,也就在這個地方。
我們講席當中常常舉舜王做例子,諸位讀歷史都知道這個事情。舜王的父母兄弟,可
以說天下人都認為他們是壞人,公認的。可是在舜王心目當中是好人,他沒有看到他父母
兄弟絲毫的過惡,絲毫都沒有看到。只看到自己的過失、缺點,天天自己改過自新,沒有
要求他的家人。三年全家感化了,自行化他,這不是佛經說的一個最鮮明的例子嗎?自行
就是化他,自己不行,怎麼能化他?自行化他,我們從舜王身上去看就恍然大悟,原來這
個才叫做自行化他,成就自己圓滿的性德,自己真的一點缺點都沒有了,自然就感化一切
有情眾生,自己成佛就能令一切眾生成佛。
所以這一段經文裡面,《十善業道經》第五面,從經文第三行到最後這一行,總共是
六行半的經文,這是我們修行的綱領。佛在這個地方講得很好,人天、聲聞、緣覺、菩薩
都不能離開這個法門,都是這個法門成就的。這裡講得清楚、講得透徹,教導我們晝夜常
念善法,你的心善;思惟善法,你的思想善;觀察善法,你的行為善。觀察什麼?看別人
的善,不要看別人的惡。於是我們就生在善好的世間,這個世間沒有惡,純善無惡是真的
,不是假的。這就是大乘經裡面常講的隨順法性,不是隨順煩惱了。常常我們在經論上讀
到這些句子,隨順法性,不曉得怎麼隨順法,怎麼去做不知道。隨順煩惱知道,隨順法性
就不知道。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是隨順法性,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這是隨
順法性,法性是至善圓滿。
什麼時候我們「不見世間過」,世間一切人事物,人是我們的有情世間,是我們的生
活人事環境,事跟物是物質環境,在這一切環境裡面,見不到惡,只見善而不見惡。那就
是惠能大師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修道人。心裡面還有是非人我,這不是
真修道人。是非人我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真正修道人,佛常常
教我們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
,這一心不亂才能現前,念佛的功夫才能成就,決定往生不退成佛。由此可知,我們還有
妄想分別執著,還有人我是非,要知道這是自己菩提道上的障礙。
諸位聽了這些話,也許又有問題來了,世間真有很多惡人,真的找麻煩的,我們遇到
怎麼辦?我們單看他善,他看我不善,我不惹他,他來找我麻煩。我們處這種環境怎麼辦
?佛教我們斷煩惱,開智慧。怎麼斷煩惱?前面講的常念、思惟、觀察善法,煩惱就斷盡
了。煩惱斷盡,智慧現前,在生活環境當中,你有高度的智慧,你有高度的藝術,你自然
能夠迴避。縱有種種障難,實際上障不住你,也難不倒你,你在一切順境逆境、善緣惡緣
,你必定得法喜充滿,你有智慧能應付,決定是自他兩利,絕對不會是自利害他,沒這個
道理,這個就是佛法。
末後這幾句話非常重要,從人天到佛果地,都依善法成就。這法是什麼?
【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
、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永離殺生』,殺害的念頭永遠消滅了。無論對什麼人,對極惡的人,對傷害自己的
人,甚至於像《金剛經》裡面所講的,歌利王割截身體。這個故事在《大涅槃經》裡面,
《大涅槃經》裡面講得很詳細,那是什麼?無緣無故凌遲處死,仙人沒有一絲毫的瞋恚,
決定不會起個念頭,「我對,你不對」,沒有,這叫真正修道人,這才叫做「永離殺生」
。這個意思延伸,決定沒有傷害眾生的念頭。念頭尚且沒有,哪裡會有行為?念念幫助眾
生,念念利益眾生,哪有念念去妨礙眾生,去障礙他的?這是「永離殺生」的實義。
永離是貫下去的,永離『偷盜』,偷盜是不與取。這個物有主,主人沒有答應,我就
把它拿來,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用什麼樣的手段,都叫偷盜。我們把這個意思做一個總
結,說個最容易懂的話,佔別人的便宜,這就是偷盜罪。我們念念是幫助別人,決定不能
佔別人的便宜,一切時、一切處尊重別人。『邪行』是淫欲,要從念頭上把它拔除,沒有
這個心,沒有這個念頭,這才叫永離。世間人如果能夠把這個念頭伏住,根雖然沒斷,決
定不起現行。這個念頭伏住,將來往生是色界天,不是欲界。這個念頭沒有斷,縱然很輕
微,還會有這個念頭起來,你出不了欲界,修行功夫再高,你也在六欲天,「財色名食睡
」這個五欲沒有斷盡。這些念頭如果是嚴重的話,那是墮地獄的,佛在經上常講「財色名
食睡,地獄五條根」,你把這個放下,把這個捨掉,地獄的根斷掉了。世間人對於五欲六
塵的享受貪戀,那個根非常堅固,你什麼時候能夠脫離地獄?這個堅固的根如果不斷掉,
念佛也不能往生。這個根拉住你,你去不了,念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心地再清淨也不
能往生。縱修善因,不過是人天福報而已,決定出不了三界。
所以佛教學生,不但是「以戒為師」,還要「以苦為師」,這個意思深。我們能忍受
,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寧願苦一點,苦的生活有出離的心,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
。生活太舒服、太富裕,對這個世間有留戀,捨不得離開就不能往生。所以佛家為什麼那
麼樣讚歎苦行,道理在此地。苦行對我們修出世間法障礙少,道理在此地。這是講「殺、
盜、淫」,身三業一定要永斷。接著永斷口的過失:『妄語』,說話不誠實,說假話欺騙
人;『兩舌』,挑撥是非;『惡口』,說話粗魯;『綺語』,花言巧語,說得非常好聽,
目的在害人,這是口的四種過失。念頭裡面,『貪欲、瞋恚、邪見』,邪見是愚痴,都得
要永斷。這一段經文是世尊對一切眾生無上的教誨,真實的開示,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十
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例外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