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佛說三轉法輪經》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33)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11-10 07:00:33
在修行次第上,一定要記住,我們必須具備了相當程度的出離心,不是突然的、冒然
的就要修持大乘的菩提心,這樣子是很困難的。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在這之前如果沒有
出離心,菩提心根本不可能生得起來的,唯有內心對於整個輪迴的痛苦有所認識、有所體
會,生起出離心,才有辦法深入引發大乘的菩提心。
由於見到眾生受無明我執顛倒見所縛,起惑造業感苦長夜流轉生死,由出離心觀見眾
生苦生起了大悲心;愈深刻了解眾生因為無明我執,起惑造業感苦,愈深刻引發大悲心,
這導致了發起為利他離苦得樂圓滿菩提的菩提心,以及利他的菩薩行。
(註:佛法說「離苦得樂」,此中的「苦」,主要是指「行苦」,「行苦」是佛法不
共世間所說的苦,「行苦」為集諦所攝的有漏業與煩惱所引生。有漏業與煩惱所攝的有漏
近取蘊,是以無明我執顛倒見為根本,透過集諦所攝的無明緣行,引生苦諦所攝有漏近取
蘊的異熟果報。出離心與大悲心,是以厭離「行苦」的基礎而生起。)
菩提心的修持,主要有「七支因果法」與「自他等換法」。
(一)「七支因果法」講到七個互為因果的修持法。第一個是「知母」,知道眾生皆
為母,修持知母後,心裡面就能生起念恩的心,第二個是「念恩」;修持念恩後會生起報
恩的心,第三個就是「報恩」;修持知母、念恩、報恩的心,心裡就會有對眾生感到歡喜
的悅意慈,第四個就是「悅意慈」;修持悅意慈想給予眾生快樂,內心就能引發大悲心,
第五個是「大悲心」;內心修持大悲心,就能生起想要救度眾生、幫助眾生的增上意樂,
第六個是「增上意樂」;如果心裡有度化眾生的熱誠的增上意樂,自然就會有想要成佛的
心,第七個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二)「自他等換法」的修持次第,分成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思惟「愛我執」的過
患,只珍視自己就叫愛我執;第二是思惟珍愛他的利益,珍愛其他眾生的殊勝利益;第三
是思惟不修自他等換的過患,以及修持自他等換的利益,想一想這樣的修持對我們有什麼
幫助,不做的話有什麼過失;第四是修習以後應該能真的做到自他等換,也就是說如果我
們去修習,應該能夠做到;第五是修持自他等換的方法。
修持「七支因果法」,次第有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大悲心、增上意樂、菩提
心;若是修持「自他等換法」,後面也要接七支因果法的最後面四支,亦即慈心、大悲心
、增上意樂、菩提心。
修持菩提心,不管是「七支因果法」或「自他等換法」,前面都要有一個準備的修持
,就是修持「平等捨」之後,才進入菩提心的修持。
如果融合這兩種修持的話,應該要怎麼修呢?就是先修知母、念恩、報恩,在還沒生
起悅意慈以前,就修自他等換,也就是剛剛那五個步驟,再接修悅意慈、大悲心、增上意
樂、菩提心。也就是先修平等捨,知母、念恩、報恩,然後思惟愛我執的過患、思惟愛他
執的利益等等五個,然後再修慈心、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
修持「平等捨」以前,須有相當程度的出離心才可以,內心裡面對於中士、下士應該
有一些體悟,如此修行才會紮實。如果我們內心已經真正能夠捨去對這一世的貪著,想要
追求這一世圓滿的心已斷除,接著也斷除來世能夠投生人道、天道過著更舒服日子的貪著
,往下修持大乘菩提心才會踏實。
所以,在修行次第上,一定要記住,我們必須具備了相當程度的出離心,不是突然的
、冒然的就要修持大乘的菩提心,這樣子是很困難的。
現在所講的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等等的修行,聽起來大概就覺得這種法是勸人
為善的,應該要有一個善良的心地的修持,但這種勸人為善、心地要善良,跟世俗所講的
心地要善良相比,程度上有著天壤之別,深廣也有很大的差別。
大乘教法裡面所講的你要心地善良,層次是當看到眾生在受苦,內心有一種難以忍受
、情何以堪的感覺,內心就是不忍見到他們受苦,希望他們能夠從痛苦解脫(滅諦)。解
脫(滅諦)指的是根本斷除所有一切輪迴的痛苦(苦諦),所有一切輪迴的痛苦根本來自
於無明我執顛倒見及愛我執(集諦);這樣,你就可以了解那種善良的心要到什麼程度。
如果要一個人心裡生起「我要去救度眾生」、「我要讓眾生脫離痛苦」的念頭,但他
自己卻不了解痛苦,不想脫離痛苦,怎麼可能想救度眾生呢?因此,在一個人還沒有生起
想要救度眾生的心之前,勢必要對自己受苦的情況有相當深入的體認,有了這種基礎,才
會生起想要救眾生的心。
一般世俗的愛心、善心、博愛,大多是看到一些眾生在受苦,想辦法用錢財、食物、
衣物等等去幫助他們,這一種善心的幫助,行善的層次只停留在這一生的幫助、這一生的
利益,對他的解脫是沒有幫助的,更不用說像大乘所講的度化眾生成佛,現在所講的大乘
菩提心的修持,跟世俗的博愛、愛心的修為,兩個雖然外表的名相看起來一樣,但內在深
廣的程度卻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在這之前如果沒有出離心,菩提心根本不可能生得起來的,唯
有內心對於整個輪迴的痛苦有所認識、有所體會,生起出離心,才有辦法深入引發菩提心。
修持菩提心之前,心裡要先有足夠的出離心的體驗,那麼是不是只要內心有想要解脫
、想要出離輪迴的心就夠了呢?如果我們有個朋友,他希望自己好,他自己解脫,做事都
只想到自己,我們會說這種人很自私自利,覺得這種人並不是很高尚。想想看,我們從無
始輪迴以來,從過去到現在,是不是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照顧我們?現世也是這個樣子,
周遭還有很多的親友、父母,我們怎麼能夠不管他們,只想自己解脫?如果一個人有這種
想法,我們會不會覺得他的想法自私,不值得效法,因為只有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已。
所以,為他人著想,想利益別人,有這種心,才是真正值得欽佩的高尚品德。利益眾
生,是不是只要有出離心,知道輪迴的痛苦,知道眾生輪迴的痛苦,想要解脫輪迴,就能
夠生起菩提心?這樣是不夠,還需要一條牽連兩者的線,就是「悅意慈」。
想要生起菩提心,有一個關鍵,除了本身對輪迴生起出離,還要對眾生生起一種很親
近的感覺。內心想要珍視、珍愛眾生,當他們很重要,拉近他們,才會生起想要度化他們
而修持成佛的心。因此,不管「七支因果」或是「自他等換法」,修持關鍵就是如何生起
對眾生親近的感覺。
單只看到眾生受苦,了解眾生在受痛苦,是無法生起菩提心的,菩提心的根源—大悲
心也是無法生起的。要生起大悲心,得在心裡引發對眾生的珍愛,覺得他們的苦樂對你而
言很重要;因為看重眾生,當看到他們受苦,才會生起救度他,讓他脫離痛苦的心;不忍
見到他們受苦,想要救度的心,才是真正的悲心。
當我們看到敵人,那些我們怨恨、不喜歡的人受痛苦的時候,不會覺得他們受痛苦好
可憐,而會覺得:「這次你遇到了吧!活該!你看吧!平常作惡多端!你平常那副德性,
你現在倒楣了吧!」我們會覺得很開心、很得意。至於心裡不特別喜歡也不特別討厭的人
,看到他們受苦,會覺得「不干我的事」,無論他們痛苦或快樂,都跟我沒關係,心裡只
覺毫不相干而已。
但是,我們看到親人受苦,內心就有一種迫切、焦慮感:「他們在受苦!我該如何讓
他們減少痛苦?消除痛苦?從痛苦解脫出來?我要怎麼做?」心中會有這種想法。我們都
看到眾生在受苦,但是,看到不同親疏遠近的眾生在受苦,內心的感覺卻是迥然不同。因
此,只有看到眾生受苦,並無法使我們生起「我要救度他讓,他脫離苦海」的情操。唯有
,靠內心對眾生的珍愛、重視,不管什麼人受苦,都不忍他人受苦的心,才能油然生起。
以「慈心」而言,對象並不是只有喜歡的那個人,不是像一般人那樣。慈心,是為了
度化眾生所做的深層修持,若想要生起「悲心」,就要先生起想要跟眾生拉近距離、親近
的、珍視眾生的慈心。修持菩提心的兩種傳承法門,最主要的是提升自己內心對眾生親近
的感覺、珍視眾生的情操,不論七支因果法或是自他等換法,重點都是在這裡。
一般說慈心觀可以對治瞋心,但是慈心觀若不善巧,可能產生貪染的愛著,若缺乏智
慧如理思惟,如同一般世間父母對於子女的情愛,往往參染了貪愛的愛戀。世俗所說的愛
心混雜著貪染的貪愛,就如十二緣起支中的愛支、取支,會引生煩惱的能引業。
佛法所說的愛心,與一般世俗說的愛心,二者之本質、行相、果報都不相同。貪心或
世俗所說的愛心,本質是由非理作意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行相是貪戀喜歡,作用果報是
痛苦,世俗所說的愛心會被煩惱相違。佛法說的愛心,本質是由如理作意,思惟與實際情
況相符合,行相是離苦而不是貪戀,作用果報是快樂,佛法所說的愛心不會被煩惱相違。
前面說過,兩種由佛陀傳承下來的菩提心法門,不論是「七支因果法」或「自他等換
法」,或融合這兩種菩提心傳承法門的修法,第一個要修持的是「平等捨」。
修持平等捨的時候,首先以中庸的人為對象,不是特別喜歡也不是特別討厭的人,就
叫中庸或是平等的,先對中庸的人修持;接下來進入以自己的親友,自己喜歡的人為修持
對象,最後對怨敵、敵人做修持。
對平等捨修持有些體會,才有辦法進到下一個「知母」的修持,「知母」的修持是,
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母親。如果心裡無法視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現在跟你說:「所有
眾生都是你的母親!」看到好的人也許能接受,看到可惡的人說「這是你母親!」你怎麼
能夠接受呢?一開始,要先讓自己內心凹凸不平的心態磨平,對所有一切眾生,都能夠平
等看待。修持「平等捨」以前,須有相當程度的出離心才可以。
要建立知母的證量,如果地基沒有打穩,就會高低不平,我們的知母就沒有辦法遍布
一切有情。對於親、怨、中庸三者平等地對待,再來觀修知母,才會有效。而且觀修平等
捨之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一開始我們不應該觀總相的有情,應該觀個別的眾生,而且所
觀的對象,必須是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對方的模樣。若是一開始就觀一切有情,你或許會覺
得好像可以生起慈悲,可是當你看到個別有情的時候,慈悲心又不見了,會有這種危險。
所以開始時,緣別相觀修,而不要緣總相觀修。別相觀修做得不錯時,再慢慢擴展到更多
的有情,最後到一切有情,屆時再緣總相,就沒有任何問題。
如理思惟四聖諦、十二緣起支生起出離心,次於一切有情修「平等捨」,接著,透過
「七支因果」與「自他等換」的教授,於一切有情上修持═>知母→念恩→報恩(產生悅
意慈心)→自他等換(思惟愛我執的過患等五個次第)→予樂慈心→大悲心→增上意樂→
發起為利有情離苦得樂願成辦佛果的菩提心。(註:佛果=一切相智,或稱一切種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