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7-08-18 20:50:40※ 引述《a1258chen (reborn)》之銘言:
: 各位好
: 我常常猶豫不決,無法下決定
: 這似乎是一種貪
有可能。
: 因為希望得到一個好的結果
: 或是嗔
: 希望不要掉到一個壞的情況
有可能。
: 可以請問該如何處理這(算是執著嗎)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41
雜阿含經(一一二五)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對佛弟子來說了解正法的必要條件是親近善男子、聽正法,
如果沒有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只是自己看經典自修無法了解正法。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0_005
別譯雜阿含經(一〇二)
佛於樹下,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
,獲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觀受念處、觀心念處
、觀法念處。若人不修四念處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
若遠離甘露,則不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若修
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若親近賢聖法,即親近賢聖道。若親近賢聖道,即親近甘露法
。若親近甘露法,即能得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
即說離苦。」
要想滅苦、走向涅槃唯一的方法是修四念處,
不修四念處沒辦法滅苦、走向涅槃。
因此佛弟子必須親近善男子、聽正法、依善知識教導的正法修四念處,
才有辦法克服貪瞋痴的困擾。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
https://www.mahasati.org.tw/home/index.php
https://www.udaya.dhamma.org/zh-tw/
http://ebooks.dila.edu.tw/series/WZK/books
這些網頁說明台灣可以哪裡找到善知識教四念處的相關資訊。
: 佛法會提到 活在當下
: 但人生似乎無法不規畫未來
: 雖然明知腦中所想的未來,也許都是空想
: 但總是要買菜,下一餐才有得吃
: 要提前一周預約牙醫
人的本性總是喜歡胡思亂想,
修四念處就是想辦法活在當下如實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當覺知心胡思亂想時,就想辦法把心拉回當下如實覺知的當下五蘊,
修久了心會逐漸習慣活在當下進入剎那定,
在心進入剎那定的時候心只是不斷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不會再思考過去未來也不會胡思亂想。
所有禪修方法可以分成兩大類,這兩大類就是奢摩他和四念處。
奢摩他的禪修所緣是固定不變的概念法,
四念處的禪修所緣是不斷剎那生滅的五蘊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
舉例來說,當一個男人幻想美女時,
美女的外型、身高、體重、三圍、胸部的罩杯是概念法,
這些概念法沒有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所以不是修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幻想美女的貪心剎那間生起又滅去,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是修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根據南傳阿毗達摩心無法覺知自己,但心可以覺知過去前幾剎那的心,
因此所謂的修四念處覺知貪心其實是修四念處的智相應善心覺知過去前幾剎那的貪心。
: …
: 看了很多書,都提到,你不清楚下一秒會不會死,能覺知的只有當下
: 但是難道不以機率的角度看嗎
: 下一秒鐘會死的機率很微小,所以大家才不考慮的,不是嗎
: 初學佛法 如方便 希望可以解釋得白話一點
: 感謝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02
雜阿含經(四九)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若信心長者、長者子來問汝言:『於何等法知其生滅?』
汝當云何答乎?」
阿難白佛:「世尊!若有長者、長者子來問我者,我當答言:『知色是生滅法,
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世尊!若長者、長者子如是問者,我當如是答。」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受、想、行、
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識。」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01
雜阿含經(九)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
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
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一般人無法清楚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因此總是有很多錯誤的常想。
他們會認為我還可以活很久,
我的親朋好友還可以活很久,
我的財產還可以維持很久,
我喜歡的明星還可以紅很久,
我的國家還可以存在很久,
他們認為執著這些東西可以讓自己更快樂。
不過實際上隨便一個小意外就能毀掉這些短暫脆弱的東西,
當意外發生時喜歡執著錯誤常想的人心理就會非常痛苦,
實際上喜歡執著常想的人是以苦為樂,
就像是吸毒的人誤以為吸毒可以讓自己更快樂。
修四念處修到高階觀智時會更清楚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因此錯誤的常想會被正確的無常想逐漸打破。
他們知道執著這些東西是苦不是樂,
因此錯誤的樂想會被正確的苦想打破。
他們也知道我並沒有擁有我的五蘊也無法控制我的五蘊更不用說是五蘊外的其他東西,
因此錯誤的我想會被正確的無我想打破。
這就是為什麼佛經說修四念處最終可以讓人遇到任何災難意外都不會煩惱,
舉例來說修四念處修到斷除所有煩惱的人就算親朋好友全被壞人殺死,
他們一樣心情輕鬆愉快不會為自己死去的親朋好友傷心難過憤怒。
修四念處修到斷除所有煩惱的人就算四肢被壞人砍斷,
他們一樣心情輕鬆愉快不會為自己被砍斷的四肢傷心難過憤怒,
這就是身苦心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