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佛教徒如何面對影射批評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09-10 12:59:26
※ 引述《PTT815 (miru)》之銘言:
: 假如你在職場或學校內
: 得罪了同事或同學
: 有一天你上網
: 可能在PTT或其他網路論壇
: 發現有人在用影射,不指名道姓的方式在述說某人的種種不是
: 或乾脆出現人身攻擊
: 憑上面的種種事跡形容,真的越看越像在講自己
: 你氣得牙癢癢,很想把對方揪出來看看到底是誰
: 可是轉念一想,畢竟對方沒有指名道姓
: 他也有可能是在講別人
: 只是你剛好在對號入座而已
: 如果事後發現講的人不是自己,豈不是鬧笑話
: 可是又不甘心因為對方沒有指名道姓這層保護,而無可奈何
: 換做是你,你會怎麼辦?
廣欽老和尚事蹟:
白眼相向,如沐春風
老和尚在天祥住了幾個月,又應中部善信之請,由花蓮到了台中,在龍井鄉南寮的山上,
創建廣龍寺,到1964年年底才返回承天寺。就在他出門的這段時間中,承天寺的監院竟藉
口屢次請老和尚回山,而老和尚不回來為由,遂將寺中的積蓄,按等級職事發給眾人,各
自散了。等到老和尚回來,重新開始收拾爛攤子,重整寺院,並繼續興建山門和未了工程
。曾有善信向老和尚建議:「這些無法無天的壞人,應該送他們到法院,讓他們接受法律
的制裁。」
老和尚說:「佛門廣大,好人要度,壞人也要度。我們應該慚愧,自己德能不足,無法感
化他們,不應以嗔恨對嗔恨。」
還有一次,有些皈依的弟子去聽演講,認為講演的法師有影射批評老和尚的意思,就打抱
不平上山報告老和尚。老和尚非但毫無慍意,反而要上來報告的弟子去懺悔「誤會講演法
師」的過失,並替那位法師解釋其言辭的佛法含意,告誡弟子假如今天人家指名道姓罵我
們,尚要誠懇感謝,何況人家沒指名!老人家還嚴肅曉以「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的
大義,他讚那位法師「能在花花世界度眾生,實是菩薩」,並自謙說:「我還不敢去呢!

廣欽老和尚最令人震撼,最偉大的「神通」是他的忍辱功夫,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
行:當年廣欽和尚在大陸泉州時,住山洞十多年回到承天禪寺。不久,擺在大殿的香火錢
丟了。當監院師與香燈師傳出這個消息後,舉寺嘩然。廣欽和尚沒回寺以前,從來沒掉過
香火錢,他回來沒多久,舉寺賴以維生的香火錢居然會不翼而飛。而且讓大眾直接連想到
的,就是廣欽和尚每天夜裡都在大殿裡坐禪,若說有人動手腳,第一個知道的應該就是他
;既然他沒有發現是誰偷的,那麼偷香火錢的人,最有可能的人選是誰呢?在大家心目中
也就不言而喻了!
自此,整個寺裡上下,大家雖然都不明說,只要一進大殿,碰到廣欽和尚,沒有不以白眼
相向的。古人說:『萬夫所指,不病而死。』他在眾人默擯之下,一句表白說明的話也沒
出口,一點不滿怨懟的心也不起。就這樣度過了一個多禮拜,大家仍然怒目相待,他依然
如沐春風。這時候,監院師與香燈師才出來講話,揭開這段公案的謎底。原來香火錢並沒
有掉,這只是監、香二師想藉此事考驗廣欽和尚,究竟在山上十三年,歷練出什麼樣的人
格來!沒想到他居然在眾怒之下如沐春風。經監院香燈這一表白,眾和尚都自覺慚愧,這
一個多禮拜,天天怒目所向的竟是一個人格完美、超然物外的道人。大家除了生起一份愧
疚不安之心外,倍生一份敬佩讚歎之意,而他卻依然故我,不為毀譽得失動容。
==
我們可能一時達不到老和尚的境界,但是看看前輩大德的風範,總是能提醒並激勵自己。
不論別人說的是誰,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回頭想想自己是否有這些過錯。
有就改過,感謝對方點破我們;沒有?還是感謝對方讓我們有機會反省自己,以免犯錯。
一個"佛教徒",就要知道:
: 憑上面的種種事跡形容,真的越看越像在講自己 <===這是嚴重懷疑妄想
: 你氣得牙癢癢,很想把對方揪出來看看到底是誰 <===這是起嗔恨心
: 可是轉念一想,畢竟對方沒有指名道姓
: 他也有可能是在講別人
: 只是你剛好在對號入座而已
: 如果事後發現講的人不是自己,豈不是鬧笑話 <===這是我慢。why?
因為有一個好大的自尊心覺得
別人就是在說我(關注我),
又擔心鬧笑話丟臉,損傷自尊
: 可是又不甘心因為對方沒有指名道姓這層保護,而無可奈何 <== 這是嗔恨和愚癡
why?竟想冤冤相報
: 換做是你,你會怎麼辦?
趕快反省懺悔。自己為什麼有這麼多煩惱。
(我也常常一陣情緒過後自己跟菩薩懺悔)
一個"佛教徒",他應該關注自己內心是否每天減輕煩惱,還是每天都在跟外面世界起煩惱。
是否對不起別人,而不是別人是否對不起我。
應該把自己縮得很小很小,乃至於無。
佛是覺的意思,"佛教徒"就是接受佛陀覺悟教育,心生智慧,內心清淨無煩惱的學生。
一個"佛教徒",應該智慧增長,能夠把一切外境,都變成成就自己德行的助緣,
而不是隨著外面境界,跟狗追尾巴一樣,團團轉。
(突然想到狗追尾巴有時是很開心,有時是很生氣,他根本不知道尾巴沒什麼好開心
好生氣,沒好沒壞,而且尾巴跟自己是一體的。
一切開心生氣只源自情緒和想像。這跟我們人的反應真的是蠻像的。XDDDD)
我也做得不好,但,一起加油吧!:)
阿彌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7-09-10 13:40:00
阿彌陀佛
作者: sirins (OC)   2017-09-10 14:10:00
阿彌陀佛
作者: Karenshih   2017-09-10 14:53:00
阿彌陀路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7-09-10 16:27:00
阿彌陀佛
作者: st903202xp (YoYoYo)   2017-09-10 16:37: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7-09-10 22:2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pple8335   2017-09-10 23:34:00
阿彌陀佛
作者: johnyuko (...)   2017-09-10 23:46:00
阿彌陀佛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2017-09-11 02:47:00
贊嘆大德!佛弟子就當如是。反省懺悔己過,修正行為觀念,減少煩惱,心靈常保平靜。
作者: Ipad56   2017-09-11 08:56:00
阿彌陀佛!
作者: happiness0 (happiness)   2017-09-11 13:30:00
阿彌陀佛
作者: mester (人生若只如初見)   2017-09-11 16:51:00
寫得太好了隨喜讚嘆
作者: mindykuo (阿K)   2017-09-22 22:25: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