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 不執著的次第 (深見&廣行的道次與現觀)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09:53:11
摘自:四諦講修佛學會法訊
http://denpashi.blogspot.tw/
《金剛經》裡面一直談到「空」或者「不要執著」,最重要的,要記得,《金剛經》
裡面談空或者不要執著的時候,一直都用緣起的理由,它沒有把緣起丟在一邊而只講空,
而是以緣起的道理講這個空。
比如「若菩薩有我相(自性見的我相)、眾生相(自性見的眾生相)、壽者相(自性
見的壽者相),即非菩薩。」,前面「若菩薩有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講緣起,把
它當理由,「即非菩薩」,破除前面這個執著,就是講空性。
(註:透過正理觀察,論式:(1) 有法 (2) 所立法 (3) 能立因。
有法指事例,有法+所立法指陳述的宗,能立因是用來支持宗的因。
例如經中說:「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有法「莊嚴佛土」,非諦實有(所立法),緣起故(能立因)。莊嚴佛土是自性空。
以「緣起」為能立因,成立莊嚴佛土是「自性空」,「緣起自性空」(緣起無自性的存在
)是名莊嚴佛土的真實義。有法是存在的,其存在的方式,是緣起無自性的存在。)
所以,要非常注意,很多人會有這種反應:好像講到空性或者讀讀《金剛經》,就說
:「啊,空了!」這是不對的,這有問題。他忘了前面那個「若…」,然後「即…」;而
沒有把「若…」當理由(能立因)。
如果沒有如理思惟好前面這個理由,就說「不想」或是「不要執著」的話,那不是《
金剛經》講的內容,不是真正空性的意思。
如果只是「我不要想」、「我不要執著」的話,這是逃避而已,不是智慧。現在把緣
起當理由(能立因),以緣起的道理講這個空性,那就不是逃避,而是面對這些事情,看
到它的緣起如何;透過這樣子,然後破除這個執著。
要記得這個「緣起」的理由,先有緣起,然後由於緣起這個力量的結果,於是沒有什
麼可執著;有這樣子的次第。就像聖天菩薩的《四百論》所說的,先要認識業果這些緣起
的法,然後才會通達空性。
意思是,前面是理由,由這個理由、這個緣起,慢慢地培養、培養之後,就可以達到
修空性(以緣起為能立因,成立空性),或者可以學空性的一個境界,不是一下子馬上就
說「空」,沒有這樣子的。要先培養緣起的法。
我們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話就可以理解:這個緣起的法,先下士道、中士道、上
士道,然後後面才講空性。這個意思是,前面下士、中士、上士道這些,都是空性的理由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17:43:00
不知作者是誰,但他錯解緣起。緣起實無次第。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18:30:00
道次世界:https://www.lamrimworld.org/ 雪歌仁波切講授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19:22:00
我瞭解他希望學佛的人不要落入斷滅見,但他的解釋並不如法緣起並不是性空的理由,更沒有所謂緣起的力量而證空性緣起即是性空,不是先有緣起,再得性空。他的表達字句並不圓融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19:34:00
空性是遮遣法,所空掉(遮遣)的內涵在不同宗義有不同層次,最究竟的緣起見,如你所言緣起即是性空。緣起是世俗,性空是勝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19:40:00
空性是究竟實相,不知道是什麼宗派把它變成了遮遣法。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19:43:00
空性是所知,是對境的究竟實相,認識對境的角度,有成立法與遮遣法,空性這個對境屬於遮遣法。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19:45:00
空性離能所,為什麼說空性是所知?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19:46:00
所知的定義是量所通達的對境,從現證空性的當下而言,現證空性的瑜伽現量是能所二顯隱沒的根本定智,這時候能證的有境去除了義共相的雜夾,與對境如水注水沒有分別,但聖者根本定智並非無所證,其所證的所知即是法性究竟實相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19:58:00
金剛經中佛已經說了,於燃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說聖者有所證,非佛所說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19:59:00
確實,沒有實有、自性成立的法可得。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19:59:00
再者,緣起性空是實相,不應以此名詞作為修行次第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20:01:00
你的疑問,菩提道次第廣論毘缽舍那章有討論過,略引如下: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20:02:00
世間法有生有滅,為待緣生。涅槃不生不滅,不待緣生。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20:02:00
認識一個法,不能只有認識名相,必須從這個法的名相、性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20:03:00
相、分類、事例、界線等都有認識,才能掌握它的內涵。涅槃有幾種分類,從言詮門來說,例如自性涅槃是諸法上的自性空,諸法的自性空非新作、不待他作、非緣生,而真正的涅槃定義是斷障的離繫,聖者瑜伽現量現證空性的當下,如你所言是能所二顯隱沒。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20:11:00
如肇論所說,涅槃無名,而你竟然能夠予以分類。這很明顯出了問題認識一個法不能只有認識名相,這很重要。否則只是數他財寶佛法是為了解脫,不是拿來當理論研究的。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20:16:00
首先你要了解解脫的次第,例如從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再到現觀實相般若這樣的次第。先要有正見的認識。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20:20:00
修行需有次第,這沒有疑義。但是拿實相當作修行次第實非正見。將涅槃分類,已經偏離佛法了。用世間人做學問,寫論文的方式來學習佛法,對自身沒有利益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20:23:00
涅槃的分類,如以言詮門說自性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等,除了自性涅槃非真正的涅槃,後三者都是具定義斷障的離繫涅槃。學佛不只停留在作學問,但要有正見若沒有如理正確認識,則如盲導盲,落入盲修瞎練、錯認消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20:26:00
空性,無相無不相,怎會有這麼許多名相去解釋?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20:26:00
習等過患,故應如理聞思修,聞思修三慧,次第一貫。以內道宗義而言,小乘宗義雖說無我,但並不說空性,大乘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20:28:00
我了解正見的重要,但以諸多名相來解釋名相,已經太超過了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20:28:00
宗義才有說到空性,但同樣是空性名相,唯識宗、中觀自續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20:29:00
根本上已經落入名相的糾纏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20:29:00
、中觀應成這三者,對於空性所詮釋的內涵各不相同,例如唯識宗所詮的空性是能所異體空的圓成實性,自續所詮的空性是諦實成立空的空性,應成所詮的空性是自性成立空的空性,空相應緣起,這就是先前提到對於緣起內涵認識的差別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20:33:00
那我問你,空性會因三種不同的詮釋而有差別嗎?如果沒有,這三種詮釋只是為不同跟器的眾生巧立的方便而已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20:34:00
空性是究竟實相,真相只有一種,因此上說就有了義與不了義的差別了,若真的要實修,就有需要抉擇辯證了義的內涵暫時就先這樣了,學習佛法最好要有系統次第的學習,若要深入上面所說宗義的實修,不妨可從宗義建立的科目學習,但是攝類學、心類學等也是能夠深入學習宗義建立的基礎。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5 20:40:00
唉,你覺得佛陀時代有攝類學跟心類學嗎?你還要把時間花在學問的鑽研上嗎?當然,這是你的選擇,旁人無從置喙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5 20:42:00
佛法三藏十二部很廣,攝類學、心類學等是集攝的基礎,例如心類學的來源有百法明門論、俱舍論等等。在藏傳僧院的僧伽教育學習中,這是屬於如小學生的課程。(學習佛法,尤其是實修時,要把因位和果位、有境與對境、二諦的安立等關係區分清楚,如此在目標和次第上就能夠比較認識清楚,比如說比量證得,到現量證得這樣的過程)(另外提醒一下,這篇是手抄稿,如有文稿上聽打或編輯上的錯落疑義,可再請教學會,以免文字上因打字編輯的誤失)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6 17:02:00
請問佛陀跟弟子之間的對答,有出現過以上的內容嗎?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6 17:05:00
佛陀的經語,在古印度那爛陀大學的傳承來說,有說佛授記二聖六莊嚴傳承開演佛法的內涵,關於佛陀經語的量理理路有法稱(六莊嚴之一)釋量論開闡,佛陀教法經律論三藏構成一完整詮說與修學的體系。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6 17:16:00
我的觀念,學佛以經為主,以論為輔。內容過於繁複的論述對於學佛反成干擾,見林不見樹修行止觀,必須息諸緣務,把學佛當成世間學問來研究某種意義上,變成攀緣了現在的佛學名相,是佛陀時代五比丘連聽都沒聽過的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6 17:19:00
修學佛法,同意經、律、論三藏都需要,內容過於廣大時對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6 17:19:00
卻不妨礙五比丘能成就阿羅漢果,由此可見應機最為重要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6 17:20:00
於初學者確實不容易收攝,所以才要有統次第的學習,否則如你所言容易有見樹不見林的過患,但對於如實的修學者,修學的細節都很重要,才不會只是落於表面浮泛的名相,無法正確深入的行持,而只是自己望文生義依文解義的相似法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6 17:26:00
佛陀時代的比丘,都是聽聞佛開示後,閒居靜處,如理思維最後心開意解。我想他們當時連論都沒有,也不會流於表面只要掌握佛陀闡述的主要精神,依教奉行即可後人的發明,主要對應不同根基的人來開展就如同以前禪宗,有些師父要求弟子未開悟前不得讀經就是這個道理法門無量誓願學,是為了成就佛道,度盡無邊眾生。但如果在自己成就之前,沉浸在佛學的研究中。就如莊子所說生也有涯,學也無涯,以有涯逐無涯,殆已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6 17:31:00
你誤解了,佛法是解行並重,並非你以為的沉浸在佛學研究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6 17:32:00
大安般守意經,得息時棄息,得隨企隨,得止棄止,得觀棄觀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6 17:32:00
你要先跳出自己先入為主的框架,才能夠更深入學習而獲益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6 17:33:00
經律論亦是如此,故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6 17:33:00
不好意思,末學晚上還有課要上,現在沒有那麼時間,已經給釣竿了,其餘的就是各人各自的努力。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6 17:34:00
你自己何嘗不是在框架中?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6 17:35:00
所言如有得罪,還望海涵。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6 17:36:00
祝你上課得心開意解,法喜充滿沒有甚麼得罪,我知道自己資質到哪,繁複的東西學不來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6 17:37:00
謝謝 :)非量至量過程中,關於伺察意:#1JumarHI [心類] 伺察意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7 06:10:00
經尚有真偽之分,更何況論?你有多少智慧,時間能做撿擇?光從一個大乘非佛說走出來,重新認識大乘,花了我多久時間光一個十二緣起,就被打成只是「粗」的認識,不覺得有問題嗎?對於論也好,藏傳佛教也罷,我的態度就是不詆毀他,但也保持適當的距離。對於自己不清楚的論,藏傳,不要去評論小乘也好,大乘也罷,均不離四諦緣起的道理。只是對於四諦緣起的體會深淺不同而已。十二緣起道理甚深,絕不會只是粗的緣起觀,佛陀與弟子的對話,十二緣起佔了很大一部分。佛陀弟子從十二緣起悟入,便足以解脫成就。末法眾生,福德力薄,需有自知之明。貪多只會讓自己走岔路簡單問一句,上了這麼多課,學這麼多論述,你開悟了嗎?人壽八十,有多少時間可以蹉跎。隔陰之迷,這輩子學的名相下輩子通通忘掉再從頭來還要繼續玩這種遊戲嗎?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7 06:43:00
你誤解了,因為你沒有學習過四部宗義所以會有這種誤解。這裡所說的粗細,是以宗義的角度而言,下部宗所說的十二緣起支的無明為粗分的無明我執,上部宗所說的十二緣起支的無明為細分無明我執。同樣的,從宗義的角度而言,對於四諦的認識,也有上下部對四諦的認識有粗細層次的了義與不了義的差別。您可能是好意,不過也可以試著學習尊重。末學認識的同學,六、七十歲的大有人在,超過其上的也有因為認識到了生命的短暫可貴,所以才更加把握學習。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9-27 09:22:00
學習名相是為了學觀念,就像先背單字才能看懂書,有了觀念就算名相忘了,也能由觀念推導出大概的意思.佛法學習是很長久的薰習累積,論上說初果最長要60劫學習不會白費一點一滴都會在,阿賴耶識或業力中中留下來,因此有人利根,聽佛說幾句就能證果,但我們聽了卻沒感覺.多學習不會是浪費時間,觀念會越來越清楚,修行之路才不會走錯路.
作者: Adamcolton (NightRunner)   2017-09-27 09:29:00
禪宗不立文字、淨土一句阿彌陀、格魯五部論、個個是正宗。自讚毀他宗,只是愛我執在作怪。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9-27 10:03:00
您提到止觀修行,止要未到地定,慧要思所成慧,是最基本要求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7 10:03:00
名相是個媒介,比如杯子是個名相,在英語就換了一個名相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9-27 10:04:00
但是一般人是不可能在一生中,就能具備這兩個條件,也就是抱歉!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27 10:05:00
cup,不是說名相不重要,尤其是佛法的名相要翻譯精準,這牽涉到內證的功夫,而對於學習者而言,只繞在名相上沒有多大意義,對於一個法,初步的由名相認識後,比如說色法除了名相,還要由其性相、分類、事例、界限等有清楚的辨析,才能完整掌握一個法的內涵,心法上也是如此,這都是攸關修行的,實修上精不精準到不到位,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沒有結合實修的觀察,就只會覺得是繁複的理論,好似講的與修的是割裂分開,懂得觀察修行的人就能越學越廣大深入內在的智慧發展擇法慧的習氣就能越增上,幫助心續的等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