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洞庭西山蔡坦如居士,妻甚賢良,持齋念佛、放生然(燃)燈,密作眾福,不求
人知。旣病劇(病重之時),謂坦如曰:「死固不須擇日,但世人俗見,謂修行人乃惡日死
,亦所不便(適宜)。幸(盼望)為擇日。明日吉乎?」答云:「不吉。」「後日吉乎?」答
云:「亦不吉。」乃曰:「吾不能更待矣。今日吉乎?」答云:「今日頗吉。」因卽命取
水澡浴,集親友念佛。正坐合掌而逝。
**
(江蘇)吳江太湖灘,有一老人,生平惟喜念佛放生,別無所知。每行路時,拾灘頭螄
(音絲,螺螄,即燒酒螺一類)、蜆(音顯)放入水中。雖極冗(繁雜費時)不顧(也不計較)。
平日遇有生命,輒解衣割食(盡一切能力)買放,曾無退懈。
忽一日,謂家人曰:「吾當西逝,可集親友送我。」因集眾念佛,安然坐逝。異香經
宿(一夜)不散。
(吳江鑒空師說)
==
蔡居士之妻不欲人詆毀佛法,還細心挑選一個好日往生。
這教我們,一個真正修行人,應該示範好榜樣來勸信大眾,這是真正護持佛法、慈悲眾生。
太湖老人救螄蜆,不是什麼很大很厲害的事,可是就是在這小事小生命中,
看到他的耐心(忍)、定力和慈悲,清淨、平等、覺都在其中。
德蕾莎修女說:「我們不能做偉大的事,只能以偉大的愛來做小事。」
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們平常撥螞蟻多撥幾隻就沒耐心,真的很慚愧。)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