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類] 《心類學顯要》(16) 意現前-7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3-24 08:46:04
: 註:意現量是意現前,意現前不周遍是意現量
: 「意現前」的分類有三種:1.成為「意現前之量」,謂如他心通之第一剎那。2.成為
: 「意現前之再決知」,謂如他心通之第二剎那。3.成為「意現前之顯而未定」,謂如在了
: 解對境之根現前之相續結束時,會有一剎那的意現前知產生,彼是見而未定(顯而未悟)。
: 意現量分六,即執「色」意現量、執「聲」意現量等,這是從對境區分,它們不是根
: 知。例如,天眼通雖然用眼,但它並非眼知,而是第六意知的意現量。天耳通、神變通、
───────────────────────────────────────
■ 補充──四種現量:根現量、意現量、自證現量、瑜伽現量
摘自:《心類學》第5講 雪歌仁波切講授 2009/11/28 北美加州道次第中心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 聞法動機
今天,我們已獲得了珍貴的人身,頭腦也用於學習佛法,再者還能遇到許多具德的師
長們,種種因緣能同時聚集在一起,實在非常難得啊!然而,難得雖珍貴,仍不免無常。
因此,我們應努力把握每一天,別浪擲了難得的機會。
要如何把握呢?成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因此,只要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時間拖
多長,不是重點。時間長,很正常。只要走的路正,不怕到不了!如何才能正呢?一定要
有去除邪執錯誤的能力。要如何具備這種能力?按宗喀巴大師及過去印度那瀾陀祖師們的
教導而學習經教的智彗,即能建立起去除邪執的能力。再者,以廣大聞思為基礎,再配合
實修,極易成就。因此,我們也要這樣子學習。
學習本身,即是一種善根、資糧。就像誦經是種善根,那麼真正去學習佛經的內容,
豈不是更大的善根?!因此,深入學習的當下,此行為本身,即同時種下了來世能再值遇
佛法的正因。可謂如是因,感如是果。
因果關係之中,《俱舍論》說因有六,其中真正最主要的一個因,即「同類因」。我
們現在實際上去學習佛法,就種下了將來能再值遇佛法的「同類因」,這是對來世幫助最
大的因,至於發願、祈求…,並非真正的因,它們只是「俱有緣」。
如果我們希望下一生能再值遇佛法、再次獲得學習佛法的人身,那麼,現在就必須真
正實際的去種下一個因,也就是現在必須去學習佛法、實踐佛法。這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的道理是一樣的。獲得了能學習佛法的人身而修行,慢慢地,即能「五道十地」漸漸往上
走,直至成就佛果,以回報一切如母有情的恩德。我們應如是調伏意樂。
早晨的皈依發心是每一位學佛弟子都該做的事情。平時在家是否燒香、點燈,相較之
下,不是那麼重要,因為,它們不算真正的佛法。皈依與發心,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重
要的東西。早晨醒來,無論躺著或起身,心中能有皈依發心的意樂,十分重要。一早起來
就皈依,那麼,一整天都有了安全感;一早起來就努力發起菩提心,那麼,我們即能懷抱
愛心與包容去面對一整天所遇到、想到、看到的每一位眾生,我們的心,也會舒服,沒有
恐懼,這將是美好的一天。如果一天一天都能如此渡過,這會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人生。
反之則不然。例如,沒有發起菩提心,無論面對什麼人,都像仇人一樣,要競爭、比
較、對立…,如此一來,壓力自然很大,一整天都不會舒服,就算想逃避也逃不了的。
因此,沒有發起菩提心、沒有良心,不可能會有好日子過;沒有皈依的信仰,人也不
會那麼正直,總是會騙來騙去,互相傷害。換言之,一天缺少了皈依發心,我覺得日子不
會好過的。反之,每天一早都皈依發心,這一天的行為本身,就是善的,不必特別去唸經
持咒。因此,每回上課之前都要唸誦皈依發心,目的就在這裡,前面有了皈依發心的意樂
,後面的行為,都能產生善的、有意義的影響。我們應如此調整意樂。(註1)
◎ 正講
我們現在進行的段落是心法的四種分類中的第一種分類,即「量與非量」,這是比較
重要的一項。學過心類學的人,也許聽過「七種心法」一詞。七種心法的「七種」,即量
有二,非量有五,加起來共有七種心法。
※ 現量
昨天談到,量,分為「現量及比量」。而現量,則分四,即根現量、意現量、自證現
量、瑜伽現量 ( P103 )。其中,瑜伽現量,是要修行的東西,而前三者,則不是我們要
修行的。不過,意現量裡,不是指真正斷除煩惱,而是神通方面的,即屬意現量。
課本裡,四種現量的次序,似乎有點問題。平常,我們都是按「根現量、意現量、自
證現量、瑜伽現量」的次序,所以,這裡請大家把次序改一下。至於,次序為什麼要這樣
子放,有它的理由。理由如下:
【四種現量之次序,亦須如是定耶,如《理莊嚴概念》:四種現量之次序,當如何定
耶?謂瑜伽現量,唯於聖者相續中有故,於最後述。其餘三種,謂於異生及聖者相續有共
有故,於最初述。其中了別他之二現量,為所領受境故,首先論述。而自證乃前二者之能
領受者故,於後論述。複次,其中五根現量是因故先述,意現量是果故後述。】P120
首先要明白,瑜伽現量,唯「聖者」有之,故最後述。所謂「聖者」,即見道位以上
。因此,我們現在是凡夫,即使資糧道和加行道,仍屬凡夫。凡夫不會有瑜伽現量。所以
,瑜伽現量,比較特別,故置於最後,理由即在此。
【其餘三種,謂於異生及聖者相續有共有故,於最初述。】P120扣除瑜伽現量之後剩
餘的三者,即根現量、意現量、自證現量,就放在最前面。
根現量、意現量、自證現量三者,我們先區分為「根現量和意現量」與「自證現量」
二部分。根現量與意現量,以了解「外在對境」為主,而自證現量,則是了解「內在有境
、心法」。了解外在對境,即曰「了別他」或「他證」;了解內在有境自己的心,則曰「
了別自」或「自證」。
昨天我們談過了「自證與他證」、「了別自與了別他」,是吧?所以,根現量與意現
量,了別外在的對境,而自證現量,則是了解根現量與意量。換言之,根現量和意現量,
乃自證現量的「領受境」,而自證現量,乃前二者的「能領受者」。即「其中了別他之二
現量,為所領受境故,首先論述。而自證乃前二者之能領受者故,於後論述。」P120
總之,根現量與意現量,乃自證現量的對境,故稱領受境;而自證現量本身,則是領
受者。它所領受的對境,是什麼?是根現量與意現量。因此,根現量與意現量是對境,自
證現量是有境。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先談對境(領受境),後講有境(領受者)。因此,根
現量、意現量、自證現量,三者的次序要這樣擺,理由即如上述。即「其中了別他之二現
量,為所領受境故,首先論述。而自證乃前二者之能領受者故,於後論述。」P120
為什麼根現量在前而意現量在後?因二者有因果之關係,即「複次,其中五根現量是
因故先述,意現量是果故後述。」根現量是因,意現量是果,故因在前,果在後。
回頭看103頁。以上四者,都是現量,而現量的定義是「複次,謂離分別新起非欺誑
之了別,為現量之性相。」P103
※ 自證現量
【謂唯向內緣成為單執離分別新起複非欺誑之了別,為自證現量之性相。】P103
自證現量,可拆成「自證」與「現量」二部分,同樣的,定義也可一拆為二。定義中
,「唯向內緣成為單執」,這是自證的定義;「離分別新起複非欺誑之了別」,即剛才的
現量的定義。
何謂「唯向內緣成為單執」?這裡,也要拆成二部分。第一唯向內緣,第二成為單執
。唯向內緣,意指自證分這個心,只會向內,不會向外;成為單執,即它既不屬心王,也
不屬心所,它是單獨的、獨立的。所以,除了自證分以外,其他的心,有時心王有時心所
任一。以上即自證的定義。
問:什麼是心王?什麼是心所?
答:心類學將「心法」做了四種分類,即分量與非量、自證與他證、分別心與無錯亂之
無分別心與錯亂之無分別心、心王與心所。我們現在談的是量與非量的階段。
問:可否請您再解釋一下什麼是現量?我們的心是在什麼狀況下去區分的呢?
答:以自證為例。自己感受自己,這完全是直接看到、直接感受到的,中間毫無分別,全
然是自己的領受,這就是現量。一般而言,我們看外在的事物,都會分別。「這是好
人,那是壞人,…」、「這是高,那是低,…」會有很多的分別。所以簡單來說,就
是「分別」與「無分別」的區分。再者,五根識,不會分別,但第六識,則會分別。
以身根識為例,身體感受到冷就是冷、熱就是熱…,實際上怎麼樣,身根識馬上就如
實顯現出來,然而,一旦message ( 訊息 )傳給第六識時,第六識馬上會進行判斷、
分別。
問:這是主觀和客觀的區別嗎?
答:嗯…這是相對的。比如說,第六識把五根當它的對境時,五根識就是object,第六識
是subject。但五根識,對色聲香味觸來說,它則是subject,而色聲香味觸是object
。這就是相對嘛。但我現在講的,不是說第六識的對境是五根識,不是這樣的。我說
的是,五根識的對境是色聲香味觸,第六識的對境也是色聲香味觸,這二個面對對境
時,情況不一樣。五根識面對色聲香味觸時,完全赤裸裸,實際上是什麼,就感受或
領受什麼,中間毫無分別。然而,當五根識將訊息傳給第六識時,第六識它好像沒辦
法直接領受,它會進行分別的動作。一旦分別,即非現量。所以說,第六識是分別心
,五根識則是無分別心。
問:如果是無分別的了別,那應該沒有任何單執啊?
答:首先你要了解自證分是在哪裡呢?每一個心上面,都有自證分。無論五根識,或第六
識,都有自證分。所謂「每一個心上面」,不是說它是另外一個東西,而是「它自己
的一部分就會看到它自己」。
問:如果以無分別心去看,應該不會有單執的情形啊?
答:嗯…不同的學習階段裡,自然會有不同的判斷,我們肯定會有自己的解釋或想法,這
很正常。但是,不斷學習,愈學愈多,我們的判斷或想法,也會隨之進步。現在,你
們按自己的學習與想法來運用一下是沒有錯。「無分別」的意思呢,就是看到時不會
看到前後左右… (有同學指出,單執,意指沒有心王心所,故給它一個特別的名相叫
單執,而不是望文生義將它解釋為單單去執著。) 。
  嗯…如果你們約略懂得心王心所的話,可以這樣解釋。比如說菩提心,菩提心是心王
,與菩提心一起存在的心所,則有很多,其一名為「欲心所」,這你們容易理解。
  心王旁邊圍繞著很多心所,像一個大家庭一樣。現在,有一個問題:「菩提心本身,
  它有沒有自證分?」答有。「欲心所,它有沒有自證分?」答有。心王與心所,都有
自證分。接著問:「那麼,這個自證分,屬於心王還是心所?」答二者皆非。( 接著
同學提問,聽不清楚。)
  嗯…應該這樣子講,我們每一個念頭或心的生起,都有心王與心所,可以說,心王與
心所的大家庭,無量無邊地存在於我們的心裡面。心王無量無邊,心所當然也是無量
無邊。菩提心,即眾多心王之一。將來我們真正生起菩提心而成為一位菩薩之時,菩
薩心續中有無量無邊的心王,其中一個,會是菩提心。( 有同學提到八識 )
唯識宗,分為真相派與假相派,而「八識」一詞,只有唯識真相派才會用,其餘各派
  都不談八識。菩提心一詞,經常出現於中觀的修行裡,因此,我們不能將菩提心與八
識連在一起。菩提心,應與「六識」連接,而非「八識」。懂嗎?六識中,菩提心肯
定屬於第六識眾多心王當中的一個。前面五根識生起的心王,不可能是菩提心。
  單執一詞,望文思義,的確給人一種「非常執著的感覺」,但實際上,它並不是這樣
的意思。單執的「執」,不是「執取」,而是「有境」之意;單,則意謂「它既不屬
於心王,也不屬於心所。」這樣解釋好一點,不然,單執,的確讓人有執著的感覺。
是吧?
所以,自證現量,可拆成「自證、現、量」三樣條件。三種條件都具備了,才算是自
證現量。有些時候,僅具備其中二者,也會有這種情形。
請看P102頁,這裡講的是「自證分現覺」。現,即現覺,二者同義。「自證分現覺,
分為三種,1. 成為自證分現覺之量,謂如感受眼識自證分現覺之第一剎那。2. 成為
自證分現覺之已決智,謂如感受眼識自證分現覺之第二剎那。3.成為自證分現覺之見
而未定覺,謂如數論派哲學家相續中感受識為樂之自證分現覺和勝論派哲學家相續中
感受識為樂之自證分現覺。以及順世派哲學家相續中感受為比量之自證分現覺等。」
總之,第一是「成為自證分現覺之量」,第二是「成為自證分現覺之已決智」,第三
是「成為自證分現覺之見而未定覺」,共三種。
我們看每個名稱的最後是量、已決智、見而未定覺,由此可知,具備了自證分與現,
並不一定有量。三者之中,僅第一項有「量」,後二者就沒講量。因此,我們要知道,僅
有自證與現二種條件而欠缺量的,也是有喔。
量、已決智、見而未定覺,前二者能夠了解對境,不是迷迷糊糊的。所以,自證分能
了解對境;不了解對境的情形,很少很少,就像人瘋了,不會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此即自
證分不了解對境的一種情況。然而,一般而言,自證分都能了解對境的。自證分會了解自
己。例如我很執著時,我會了解我自己很執著;我很生氣,也會知道我自己很生氣;我很
無明,我也知道自己無明;我完全不懂,自己也會知道自己完全不懂。這些,就是「自證
分了解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自證分的對境,它一定是朝內。所以,它朝內的所緣、這
個緣,它一定會了解,除了極少數之外。
所以,你們看喔,第三種現而未覺好像有點找不出來,所以講的有點亂,是吧?哈哈
…,其實不然,這只是說明要找出它的例子,十分困難。
為什麼剛才我要舉無明這些例子呢?這是因為,一般我們都說無明就是不能了解對境
才會稱之為無明,是吧?然而,無明上面的自證分,也能了解無明!換言之,無明上面的
自證分,不能說它是無明,因為它會了解自己是無明的!例如,完全不懂的時候,自己會
知道自己完全不懂,這就是自證分了解自己不懂。所以說,無明上面的自證分,會了解無
明。
因此,自證分現覺,幾乎都能了解它的對境、所緣,但這個「了解」,有新舊之分。
新的了解,即量;舊的了解,即已決智。因此,第一個講的是量,第二是已決智。第三種
見而未定,乃自證分「不了解」其對境,但此機率,極低。
我們辯經或解釋經論時,必須極精準,不少百分之一,也不會多百分之一。因此,我
們要了解,自證分現覺,面對它的所緣或對境時,要不是「了解」,就是「不了解」。不
了解的,只有一個,即見而未定;了解的,則分為新的與舊的二種,新的了解即量,舊的
了解,則是已決智。這樣子講,應該簡單多了。
  現在,「唯向內緣成為單執之離分別新起非欺誑之了別」,即自證分現覺中的第一個
「成為自證分現覺之量」,也就是自證現量。理解嗎?以上自證現量講完囉!哈哈。
※ 根現量
  根現量的定義,即「謂依成為自己不共增上緣有色根所起離分別新起複非欺誑之了別
,為五根現量之性相。此分為執色根現量等五種。」P103
  這是天語,哈哈!根現量,可拆成「根」和「現量」二部分。定義上,也同樣分成二
塊,離分別新起複非欺誑之了別,即「現量」;依成為自己不共增上緣有色根所起,則是
「根」,也就是「依靠根」之意。
  根現量依靠什麼樣子的根呢?例如,眼根識,依靠的是耳根嗎?不是。它依靠鼻根嗎
?也不是。眼根識,它依靠的是眼根。眼根裡,有各種不同的眼根,如顯現紅色的眼根、
顯現白色的眼根…。顯現紅色的眼根,後面會生起執紅色的眼根識;顯現白色的眼根,則
會生起執白色的眼根識…。因此,雖然都依靠眼根,但各自依靠的是各自不同的眼根,不
會依其他的眼根,故此處用了「不共」一詞。
依成為自己不共增上緣有色根所起,這裡用了「增上緣」一詞,如果你們沒學過小理
路的內容,可能會覺得怪怪的。緣,一般分為因緣、所緣、增上緣、等無間緣四種。
現在講的是,眼根是根現量不共的增上緣。這裡的「有色根」,即五根,它是色法,
亦即「是色法的根」。有的根,則不一定是色法,如「意根」,它是心法,不是色法。
總之,根現量,依靠什麼樣的根呢?依靠有色根。那是什麼樣的有色根?即「成為自
己不共增上緣的有色根」。這就是根現量。可以理解嗎?
問:何謂增上緣?
答:增上緣,即它是非常有權力的意思。如果眼根裡沒有什麼顯現,無論多麼想生起眼根
識,都不可能!又如,即使眼根識很想嗅聞些什麼,都不可能聞得到,因為,眼根控
制著!如果眼根可以聞香味,或香味是眼根可以取的境,那麼,眼根識也能生起聞香
味的能力。因此,根,握有完全的權力,此即增上緣。也就是,增上緣,完全握有主
控後面的根識要不要生起的權力。
根現量,同樣地將它拆成三部分,即根、現、量。有沒有具備了根與現二條件,但未
具足量這條件的?答有,那是什麼呢?我們回頭看101頁的「根現覺」。
【分為三種,1. 成為根現覺之量,謂如執色根現覺之第一剎那。2. 成為根現覺之已
決智,謂如執色根現覺之第二剎那。3. 成為根現覺之見而未定之覺,謂如對悅耳之音樂
極為貪戀者相續中之執色根現覺。】P101
根現覺,即具備根與現二條件者,分三,即成為根現覺之量、成為根現覺之已決智、
成為根現覺之見而未定。此處,與之前的自證分現覺一樣,應該很容易理解。
為什麼要分三種呢?這也簡單,既然根識已經生起了,那麼一定具有「所緣」,因此
,這裡也分為「了解」與「不了解」所緣。不了解所緣者,肯定是「見而未定」;了解所
緣者,分新舊二種,新的了解,即量,舊的了解,則是已決智。現在我們談到的「根現量
」,即屬第一種「成為根現覺之量」。
問:根現量的這個新舊,是說…例如我碰到仁波切,那是講第一剎那為新,第二剎那為舊
?還是說,我昨天看到您稱之為舊,今天看到您就稱之為新?今天的這個第一剎那是
新還是舊呢?
答:現量或根現識本身,了解時,有它的空間與時間要考量。時間上,它能了解的時間若
太短,現量本身,還是無法了解。例如,眼根識能了解的時間,短如最短的時間單位
「一剎那」的話,眼根識無法抓得到 message,它就無法了解。空間上,現量了解它
的時候,分為「整體的」與「分段的、部分的」二種。例如我們看這部電腦,整體上
看見它是一台電腦,這是整體的了解;細部看它的營幕在跳動或鍵盤等等,則是部分
的了解。不會動的、整體的了解,即已決智;營幕跳動這塊來說,則屬量。
  因此,第一剎那看到,與第二剎那第三剎那…,不一樣,不可以說它們都是「眼根識
」。我們看這部電腦時,同時有很多眼根識生起,但這不是說我們有很多雙眼睛的意
思,而是依靠眼根的這個心識,同時會有很多。學過唯識宗義就會知道,他們認為,
對境有多少,眼根識就有多少。所以,整體看的眼根識,還有剎那剎那變化的對境的
眼根識一直會有量,這就是剛剛講的量這一塊。至於整體了解這一塊,則是已決智。
我們要這樣子分。
※ 意現量
  剛剛根現量的地方談到「此分為執色根現量等五種」,因此它的對境,即有色聲香味
觸五種色法,亦即有五種根現量的意思。同理,前面說根現覺分為量、已決智、見而未定
三種,因此,執色根現量等五,也可各別區分這三種。例如,執色眼根現覺,有量、已決
智、見而未定三部分;執耳根現覺,也有量、已決智、見而宋定三部分;其餘鼻根、舌根
、身根,也是如此類推。
  意現量的定義,即「謂依成為自己不共增上緣意根所起分別新起複非欺誑之了別,為
意現量之性相。此分為執色意現量等六種。」P103
  首先,將意現量拆成「意」與「現量」二部分,同理,定義也可分二階段。「分別新
起複非欺誑之了別」,乃現量,中譯本少了「離」字,要加上去,也就是「離分別新起複
非欺誑之了別」才對;「依成為自己不共增上緣意根所起」,此即意,即依靠不共增上緣
意根。
  意根有很多。何謂意根?可從十二處、十八界理解。十二處,即「眼耳鼻舌身意」處
,加上「色聲香味觸法」處,共十二處。其中有沒有意根?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意」,
即是「意根」。意與意根同義。平常我們唸的《心經》講的就是這個,「…無眼耳鼻舌身
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因此,十二處裡,有意根,是吧?
意根想好好理解的話,可以對照十八界。十八界,即「眼耳鼻舌身意」界、「色聲香
味觸法」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界,共十八界。也就是,十二處再加上六識
,即成十八界。但詳細區分的話,有點複雜。事實上,不能說十二處上再加六識即成十八
界這種話的,然而,粗略來講,還可以,但不是太標準就是了。例如,眼處和眼界,就不
一樣。十八界,後面都要加個「界」字,十二處呢,後面則是「處」字。因此,十二處是
「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十八界則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講起
來,還是有一點不一樣的。但粗略來說,還可以,沒什麼關係。
問題是我們要了解意根的話,該如何了解?十八界和十二處,差別何在?說來就是六
識的差別,是吧?比如說,十二處和十八界,哪個範圍大?一般望文生義,很容易因為十
八數字大於十二就以為十八界範圍大於十二處,大家會這樣想吧?實際上,二者範圍大小
,是一樣的。如果二者範圍相同,那麼,後面多出來的「六識」,該放在十二處的哪裡呢
?這六識,就放在「意根」裡!即剛剛講的意根。十二處裡,光講一個意根,比較難理解
,因此,為了多解意根,才多講了六識。因此,六識,即是意根。
也許,你們會問:「眼識,也是意根嗎?耳識也是嗎?」應答是。這樣子講,你們可
能比較容易了解。不然,一般會納悶怎麼眼識是意根?但實際上,眼識就是意根。
「眼識就是意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意根的意,並非第六意識的意,它是「心」,
也就是平常我們說的身語意的意。身語意的意,就是心。那麼,六識,都是心,眼識是心
,耳識也是心…,因此,五根識是心,第六識也是心,它們都是意、意根。意思就在這裡
。我們要這樣去理解「意根」。(註2)
【分為三種,1. 成為意現覺之量,謂如他心通之第一剎那。2.成為意現覺之已決智
,謂如他心通之第二剎那。3. 成為意現覺之見而未定之覺,謂如對美麗之色極貪戀者相
續中之執聲意現覺。】p102
「如對美麗之色極戀者相續中之執聲意現覺」,毋須講那麼長、那麼繞口,其實,直
接說「執聲意現覺」就可以了。
意現覺,也分三種,即量、已決智、見而未定。我們要知道,光有意與現,不一定是
意現量。那麼,意現這二項,有什麼意思呢?意現具足時,的確是依靠意,這沒錯,但是
,它依靠的只是一般的意根。
先簡單說明一下,可能好一點。比如說,菩薩入空性的根本定之中,有沒有現量?有
啊,現證空性即是一種現量。那麼,他心通,有沒有現證他人的心?有啊。因此,現證空
性與他心通,都是現證,而且它們都是第六識現證的量。
所謂現證空性,即第六識現證空性,而非五根識現證空性。同理,他心通,也是第六
識了解的東西,而非五根識能理解。
然而,它們雖然都是第六識,也都現證對境,但一稱為「意現量」,一稱為「瑜伽現
量」。為什麼?因殊勝與凡庸之別。他心通,較普遍,連外道魔鬼都會有,依靠的是較普
通的一種意根。現證空性,則十分困難,它所依靠的意根,不是一般凡庸的意根,而是極
特別的、具有「止觀雙運」的意根。因此,由於殊勝與凡庸之別,故他心通稱為意現量,
層次較低,而現證空性,則稱為瑜伽現量,唯聖者有之。
現證空性,雖是意現量,但它不是一般的意現量,故稱為瑜伽現量。這就像奶茶與酥
油茶之別。我們判斷是不是奶茶,見到有奶有茶了,即可稱為奶茶。但酥油茶的標準較高
,還得看看有沒有酥油哩!因此,奶茶,範圍大,較普遍,而酥油茶,較珍貴,範圍小。
酥油茶,不能叫奶茶,同理,瑜伽現量,不能叫意現量,就這道理。
他心通,第一剎那是量,第二剎那則是已決智。至於,見而未定,這裡的比喻是「如
對美麗之色極戀者相續中之執聲意現覺」,冗長了點,我們直接叫「執聲意現覺」即可,
因為,它對色聲上面心是否執著,沒什麼關係。總之,所有的五根識後面生起的第一剎那
的意現覺,都是見而未定。知道了嗎?
例如,眼根識看一朵花,眼睛一看見的後面,第六識會馬上出來,眼根識一看見花與
第六識出現的中間,有一個極為短暫的無分別心,一般人很難察覺它的存在。有的人會想
:「無分別心是很好的,所以我要修它!」不是這個意思喔!這個無分別心,不是我們要
修的東西。
出現於眼根識看見花之後的「無分別心」、「意現」,是受到眼根識影響而來的(由
最後際之執色根現前為不共增上緣的意根生起),它就只是「一剎那」(時邊際剎那)的
影響而已。一剎那,乃時間最短的單位。因此,眼根識看見花,之後馬上生起很短暫一剎
那的「無分別的意現」(現而未定/顯而未悟),再隨即而生第六識的分別心。一般人感
受不到中間有「無分別意現」的存在,因為分別心生起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快到察覺不出
中間其實有間隔。
意現量,分六,即執「色」意現量、執「聲」意現量…等,也就是色、聲、香、味、
觸、法等六種。這代表意現量的對境,有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是從對境上來區分的,它們
不是根識喔!這些意現量,屬於神通。
例如,天眼通,雖然用眼,但它並非眼根識,而是第六意識,也就是意現量。其餘如
天耳通、神變通、他心通、數數隨念通,再加上天眼通,這五種神通,是比較普遍的神通
,它們依靠的意根較普通,不涉及空性。至於,第六種「漏盡通」,則唯阿羅漢有之。
總之,意現量的對境,很多,色聲香味觸法什麼都有。因此,從對境那邊區分的話,
即有六種意現量。就這意思。你們千萬別以為眼根識有意現量,耳根識也有意現量…,不
是這樣的!而是對境那邊的色聲香味觸法上面,都會有意現量。例如天眼通是意現量,它
不是眼根識。以上,意現量已講述完畢。(註3)
※ 瑜伽現量
瑜伽現量的定義,即:【謂依成為自己增上緣止觀雙運禪定現證細無常及粗細補特伽
羅無我任何一種之聖者相續中了別他之智,為瑜伽現量之性相。此分為現證細無常之量,
現證粗補特伽羅無我之現,現證細補特伽羅無我之量三種。】P103
瑜伽現量,也分二階段,「依成為自己增上緣止觀雙運禪定」,這是「瑜伽」;「現
證細無常及粗細補特伽羅無我任何一種之聖者相續中了別他之智」,則是「現量」。
瑜伽一詞,來自梵文YOGA。藏文的瑜伽一詞,含有「雙運」的意義,即「止觀雙運」
的雙運。有時候,不講止觀,光說「止」,也會用瑜伽一詞。例如,將心與對境連在一起
、心完全安住在對境沒有跑出去,也是一種「瑜伽」的意思。因此,瑜伽,有「把二樣東
西連在一起」的意涵,無論是心與對境連在一起、心安住在對境上,或止與觀連在一起,
都是瑜伽。此處,瑜伽現量的「瑜伽」,意指「止觀雙運」。(註4)
依靠「止觀雙運之定」(即瑜伽)而生起的一種現量,即曰「瑜伽現量」。這個瑜伽
現量,了解的是什麼東西?也就是,「瑜伽現量的對境是什麼?」它的對境,即無常、粗
分的補特伽羅無我、細分的補特伽羅無我等。心類學是以經部宗的宗義為主,而經部宗屬
小乘的宗義者,所以他們不講「法無我」。因此,經部宗所現證的對境,即無常、粗細補
特伽羅無我這些。
  何謂「…之聖者相續中了別他之智」?了別無常,或了別粗細補特伽羅無我,都是「
他證」,不是「自證」,故此處用「了別他」一詞。聖者相續中了別他之智,這樣的一個
心,即可曰「瑜伽現量」。
  為什麼瑜伽現量的對境是無常等法呢?因為,無常、補特伽羅無我等微細的法,只有
聖者能現證,凡夫不能現證;至於,他人的心,連凡夫也可現證,不用非得到聖者的層次。
平常說「四聖諦」,為什麼要用「聖」字?這是因為四諦是聖者以上才能現證的,故
稱之為「聖」。一樣的道理,無常等法,也是聖者以上才能現證,它們是聖者心續中才會
有的東西。聖者心續中了別他的認知,才有能力現證無常等微細之法。
問:補特伽羅,字義是什麼呢?
答:補特伽羅一詞,也是梵文。學過藏文的人知道,藏文的補特伽羅叫「剛薩」(音譯)。
  補特伽羅一詞,包括了一切的「有情眾生」。佛是補特伽羅,人是補特伽羅,連螞蟻
也是補特伽羅。因此,補特伽羅的範圍很大。有的書裡,將補特伽羅無我寫成「人無
我」或補特伽羅我寫成「人我」,實際上,用「人」這個字,範圍太小了,無法包含
一切有情眾生,如佛或天道或三惡道有情眾生。因此,用「補特伽羅」一詞,比較正
確。無論補特伽羅我或補特伽羅無我,它的對境,包括一切的有情眾生。
例如,我們執著將來我要成佛的這個佛,就是補特伽羅我。《金剛經》云:「…以實
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做佛
,號釋迦牟尼。』…」當然燈佛授記將來世尊會成為什麼佛之時,世尊毫無執著,是
  吧?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執著將來成佛時會有什麼名號,也是一種補特伽羅我執的
話,那麼將來所成的這個佛,也是補特伽羅。不然,所執著的佛不是補特伽羅的話,
那麼對佛上面的執著,如何會變成補特伽羅我執呢?因此,補特伽羅,包含了佛等一
切有情眾生。
問:有煩惱才會有五蘊安立的士夫才能為補特伽羅?佛也會在五蘊之中安立嗎?
答:是啊。五蘊,分為「有漏」與「無漏」二種。五蘊,包括了一切有為法,換言之,有
漏或無漏的一切有為法,都包含於五蘊之中。因此,五蘊,範圍很大。然而,一般佛
經裡說的五蘊,大部分指的是「有漏的」五蘊。所以,五蘊是有漏或無漏,全端賴我
們談論的對象是誰而定。不過,你們要知道,五蘊,不全是有漏的。
  自續派以下,對於粗細補特伽羅無我的區分,看法相同。但中觀應成派的主張,則不
一樣。因為,對應成派而言,自續派以下對於補特伽羅無我的解釋,均屬粗分,應成的解
釋,才是細分。不過,現在我們不談應成的解釋,主要是依自續派以下的看法為主。
自續派以下認為,補特伽羅常一自在空,即粗分的補特伽羅無我;補特伽羅獨立實質
有空,則為細分的補特伽羅無我。
  何謂「常、一、自在」?首先是「常」。一般而言,身體,我們不會視之為「常」,
因為它會不斷變化、長大、變老等等,因此,我們不會有「小時候的身體還依然存在」的
想法,因為身體已經改變了。但是,我們說:「當我小時候…」之時,好像「我」在那個
小時候,現在我又變成在這裡,…「我」…似乎是一直在的。這就是補特伽羅「常」的執
著。又如,早上的我在,明天的我也在,幾年以後,我又如何如何,都是同一個「我」,
此即補特伽羅「常法」的執著。
再來是「一」。外在上,我們有二隻手、二隻腳、頭、身軀…等各部分,但是,我,
在手上嗎?不是;在身體裡嗎?也不是…。從外面的身體來看,似乎有很多部分,然而,
我這個主人,身藏於內,只有一個,什麼都是這一個我的。這就是「一」的執著。
更詳細一點解釋「一」的話,應該這樣說…有些經論云:「不須依賴因的常,沒有部
分的一,不依賴蘊的自在。」常,意指「不必依賴因緣」;一,則是「本來就有了,它不
是誰造的;它沒有部分,就是一個東西。」;自在,即「不須依賴五蘊」之意。例如,有
時,我們會想換一下我們的身體,希望身體是可以替換的,這種想法,就好像我不需要依
靠我的蘊就能存在的樣子,我的蘊,可以丟在一邊,由另一個蘊來替代。此即不須依賴蘊
的「自在」的一種執著。
常一自在的執著,認為「我與蘊,體性異。」此即粗分的補特伽羅我執,因此,補特
伽羅常一自在空,即是粗分的補特伽羅無我。為什麼補特伽羅常一自在的執著屬於粗分的
執著呢?因為他有補特伽羅與蘊是「體性異」的看法,無論是常、一或自在,補特伽羅與
蘊都是體性異,這種想法,即是比較粗一點的執著。破除此執著,即為粗分的補特伽羅無
我。
瑜伽現覺,【分為二種,1. 成為瑜伽現覺之量。2. 成為瑜伽現覺之已決智。但無成
為瑜伽現覺之見而未定之覺者,蓋凡為瑜伽現覺。】P102
  前面的根現覺、意現覺、自證現覺,都分為三,即量、已決智、見而未定。但瑜伽現
覺,則不分三。為什麼?首先,瑜伽現覺,一定是了別的,因此,它沒有「見而未定」這
種只有顯現而無定解的現象。所以,瑜伽現覺,僅有「量」與「已決智」二種。
  瑜伽現量,乃上述的「成為瑜伽現覺之量」。總之,第一剎那是量,這二剎那是已決
智,這容易理解,沒什麼困難。
  現在,回頭看一下瑜伽現量的定義。【謂依成為自己增上緣止觀雙運禪定現證無常及
粗細補特伽羅無我任何一種之聖者相續中了別他之智,為瑜伽現量之性相。此分為現證細
無常之量、現證粗補特伽羅無我之現、現證細補特伽羅無我之量三種。】P103
  嗯,現證細無常之量、現證粗補特伽羅無我之現、現證細補特伽羅無我之量,這裡的
「量」或「現」,都應改成「現量」才對。或者,不加「現」字,光講「量」也可以,如
現證細無常之量、現證粗補特伽羅無我之量、現證細補特伽羅無我之量。所以,不加「現
」字沒關係,但「量」字是一定要有的。如果二個都有,即現量,也很好。以上,四個現
量已講述完畢。
※ 比量
  比量,十分重要!前幾天講過,斷除煩惱或所知障,必須運用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
的現量,也就是瑜伽現量,才有辦法對付。然而,現在的我們,與殊勝的瑜伽現量的距離
,實在太遙遠了。那麼,我們該如何努力靠近?如何生起瑜伽現量?首先,要生起補特伽
羅無我、法無我上的「比量」。努力修這個比量,修修修,慢慢地,比量即成現量,也就
是瑜伽現量。不修比量,無法直接生起現量。要我們一下子直接現證無常、粗分補特伽羅
無我…,辦不到啊!....資糧道與加行道修的都是「比量」,還不到「現量」的層級,到
了見道才是聖者的現量。....
(....待續....)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3-24 20:27:00
這四種現量,只有藏傳有嗎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3-24 20:30:00
可見印度大藏經中的量論。印度大藏經的梵語譯文,確實有些只有梵譯藏才有。延伸閱讀:#1CuyCYsM 藏漢大藏經比較#1J6Uy380 法鼓山漢譯藏傳佛典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3-24 20:45:00
謝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