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往生論講記7(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4-13 18:53:53
請掀開講義第二面,從第八看起:
3.作願門
【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這是五念裡面的第三。這個禮拜、讚歎,前面說過,第三就是發願,我們現在叫發願
。心裡面常常要有強烈的願望,有很堅定的願望,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個跟《無量壽經
》上面所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相應了。我們念佛的目的在哪裡?就是要往生極
樂世界。『畢竟』這兩個字,很肯定,有堅決的意念。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告訴我們
,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由此可知,有真信、有切願就決定得生。最怕的是懷疑,所以
懷疑實實在在是菩薩往生最大的障礙。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菩薩修行,在他
方世界修行很困難,修學的環境不好,惡緣很多,善知識難遇,因此在修行過程當中是進
進退退。這個西方極樂世界就好,阿彌陀佛常常會照顧你,你不會退轉,也不會遇到障緣
,也就是障礙,不會遇到障礙。
所以他底下一句說,『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楞嚴經》上跟我們講了三樁事情,
「奢摩他、毗婆遮那、禪那」,這是菩薩行裡面重要的三個科目。禪不能離開這三樣東西
,我們修淨土也不能離開,但是參禪的人他現在就修,而我們是到極樂世界再修,這個不
一樣在此地。我們先到極樂世界,然後再如實修行,真正修行,這個裡面便宜就占得很大
了。奢摩他是什麼?這是印度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止,毗婆遮那翻作觀,「止觀」,
這個止的意思,只可以說是接近,不能夠達到圓滿的意思。譬如底下舉了三條,這個就平
常我們講止的意思,止是止息一切惡業,從此以後不再造惡了。譬如經典裡面常說,「不
淨觀止貪,慈悲觀止瞋,因緣觀止痴」,這個是平常的說法。我們特別把它舉出來,因為
貪瞋痴是三毒煩惱,一定要把這個毒拔掉;如果這個毒要不拔掉,不但我們道業不能成就
,往生不能得到,實在說,一個健康幸福的生活都有障礙。由此可知,這個三毒非常可怕
,一定要知道,要想方法把這個三毒止住,這也是止的意思。這個是通義。
本經還有別義,我們看底下一段,「奢摩他三義」,三個意思,這三個意思就比較完
整了。第一個,「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
切惡」,「止」在這個地方顯示出來了。不但我們現在要一心專念,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
後還是一心專念。為什麼?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是學佛的同修,尤其是修淨土的同修,
我們聽得耳熟,聽得很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究竟怎樣不可思議?不知道。如果你真正
知道它是如何的不可思議,你就會很勤奮的、很認真的去執持名號了。這是我們在這個大
經裡面,以及《彌陀經疏鈔》、《彌陀經要解》裡面,都講得很多,也講得很詳細。在這
個地方我們不能不多說幾遍,已經聽到的,加深印象;沒有聽到的,要好好的注意的聽。
當年世尊在世的時候,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這個小故事大概學佛的人都知道。
在隋唐時代,這差不多是一千三百年前,隋唐時代,中國的佛法非常興盛,日本、韓國、
越南的高僧都到中國來留學。在那個時候有一些高僧大德就常常想,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
一切經,哪一部經是第一?在這一切經裡面去找,到最後的結論,幾乎大家都公認《華嚴
》是第一。《華嚴》這是根本法輪,性相、理事、因果都非常的圓滿,真的是一部佛學概
論。其他所有的經典都是《華嚴》眷屬,這《華嚴》的枝葉,也就是《華嚴經》某一部分
佛詳細給我們說明,這個是枝,這一切經都是解釋《華嚴》的,《華嚴》這是總綱領。
《華嚴經》跟《無量壽經》做個比較?《無量壽經》第一,把《華嚴》比下去了。為
什麼?《華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才圓滿。如果不到西方極
樂世界,《華嚴》不算圓滿,還有缺陷。《無量壽經》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歸宿,這
是《華嚴經》的菁華,《華嚴經》的歸宿。所以這才認識《無量壽經》在整個佛法裡面它
的地位,高出一切經,比《華嚴》還高。《無量壽經》現在這個本子,我們讀的是會集本
,這個會集本一共是四十八品,這四十八品裡面哪一品第一?那繼續再找,找第一。當然
是第六品第一,第六品是四十八願。我們仔細去觀察這部經,自始至終就是世尊為我們詳
細介紹四十八願,這一部經裡頭字字句句都離不開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第一。四十八願
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這四十八願一共有四十八條,哪一願第一?這個問題,古大德,可
以說大家公認第十八願第一。十八願是什麼?「十念必生」,就是名號。所以這樣一比較
,才知道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整個佛法的最高峰,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了。念這一句
佛號就等於四十八願都念了,等於《無量壽經》都念了,等於一部《華嚴經》也念了,等
於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統統念到了。
不僅如此,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量無邊的經典,都不出這一句名號。所以
名號功德真正不可思議。你要把它真的認清楚、搞明白了,你才曉得名號之可貴,名號一
定要受持。這是叫你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這個名號以及西方極樂世界,佛在
經上教給我們,教我們常常想念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就是我勸同修們要把《無量壽
經》念熟,最好念的能夠背過。為什麼?你就會常常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如果不念佛,
不想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叫打妄想。妄想,也叫修行,修什麼行?修六道輪迴,修三惡道
,那就大錯特錯了。所以我們要把念頭轉過來,念阿彌陀佛,想極樂世界,你看能止一切
惡,我們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都被它伏住了,都止住了。妄想分別執著伏住了,不但三惡道
沒有了,六道輪迴也沒有了,這才能出三界。
第二,「彼安樂土,過三界道」。三界就是六道輪迴,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裡
面有六道,所以叫三界道。過是超過,西方極樂世界超過六道輪迴。「若人一生彼國,自
然止身口意惡」,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身口意三業再不會造罪業了,因為西方世界沒有
造惡的緣,所以不可能造惡,這就止惡。「三,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
支佛心」。淨土宗是大乘佛法,決定不會退轉做小乘,阿羅漢是小乘,辟支佛也是小乘,
這叫三不退。所以生到西方就圓證三不退,不會退轉去做小乘。
這個地方須要說明的就是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這一句實在講就是四十八願。阿彌
陀佛本願的威力能夠幫助我們得到三種不退,不但得到三種不退,幾乎得到圓滿的三不退
,這個是很不可思議。因為要是講得三不退,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就得到了。但是一
個往生西方世界的人,即使他是造作很多罪業,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世界,這個四十八
願裡頭有說,經上也說,到極樂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什麼菩薩?是七地以
上。這個七地不是普通的七地,圓教的七地,超過藏通別佛,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
都超過,比他們還要高。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你看看這是不費功夫,一下就證到那
麼高的果位,幾幾乎乎跟如來平等了,這個是很不可思議,都是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生
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就行了。
「此三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這個如來就是彌陀如來,如實功德就是真實的功
德,這個真實功德就是四十八願,是從四十八願生的。
4.觀察門
再看下面這一條: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
『毗婆舍那』就是翻作「觀」,就是前面講的觀察。大乘佛法常說修觀,無論是禪宗
或者是教下,禪宗講參究,教下講止觀,其實名稱不相同,意思非常接近。這個觀,我們
以禪宗的層次來說,首先從觀照入門,這個觀照是功夫很淺的;再往上提升,功夫深了,
進級了,叫照住,照住是得定,得禪定了。這第一是觀照,這照住就得定了。再往上提升
就是照見,你看《心經》上「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就照見了,照見就是禪宗的大
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是三個層次。其實它這三個層次跟我們淨土宗三個層
次沒有兩樣,但是名稱不一樣。我們淨土宗講念佛功夫,功夫成片,這個功夫成片跟禪宗
的觀照是一樣的,一個境界,一個意思、一個境界,事一心不亂就是照住,理一心不亂就
是照見。可見得那個境界是平等的,名稱不一樣,用功的方法不一樣。
禪宗的方法難,我們很不容易去修,淨宗的方法容易,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
陀佛念到底,這功夫逐漸逐漸加深,先念到成片,再念到一心不亂,再念到理一心不亂。
其實禪宗,跟諸位說,如果要是到不了照見,沒用處,它不能出三界。你譬如說照住,照
住得定了,將來到哪裡去?到四禪天、四空天,不能出三界,照見才能出三界,這個難,
太難了。咱們淨土宗什麼資格可以往生?功夫成片就能往生。如果講事一心、理一心,真
的是難,我們這一生當中未必能達到。如果講到功夫成片,可以說是每一個人都有分,這
個就講的帶業往生,人人有分,所以這個法門叫易行道。
再說這個觀,觀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眼見外面的色相,不叫見,叫觀;耳
聽外面的音聲,不叫聽,叫觀,就是六根接觸境界統統用這一個觀字,不說見聞覺知。這
有什麼差別?因為見聞覺知裡面有分別、有執著,觀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見色
不用分別心、不用執著心,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聽也聽得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離開分別執著叫做觀,有分別執著在裡面那叫見聞覺知,那
墮落在意識裡面。如果用禪宗的話來講,很好懂,如果用心意識,是凡夫的知見;離心意
識,不用心意識,就是觀。所以這觀照怎麼個修法?不用心意識,這就是觀照。心是阿賴
耶識,意是末那識,識就是指的第六意識,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
用心意識。識是分別,意是執著,第七識是執著,第八識是落印象。換句話說,我們要學
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這個心裡多乾淨、多清淨。所以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只有
西方極樂世界,這叫『智慧觀察,正念觀彼』,「彼」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真正的在
修觀了,真實的在修觀。
底下說,「毗婆舍那云觀者」,毗婆舍那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觀。「亦有二義」
,這兩個意思把這個觀的意思才講清楚、講明白。第一,「在此作想,觀彼三種莊嚴功德
」,這個三種莊嚴功德在底下一條,在第十一條,等一下我們再說。「此功德如實故」,
這個《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西方極樂世界的相是真實的,不是虛妄
;他方世界,包括我們這個地球上娑婆世界,這些相是虛妄的。為什麼說它是虛妄的?因
為它是生滅法,它有生有滅,這就是虛妄;不生不滅,那就是真實。西方世界的人生到那
個地方去了,有生無滅,不生不滅,西方世界所有的萬物、樹木花草都是不生不滅的。所
以不生不滅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那個功德是真實的,此功德如實故。
「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如實功德者,決定得生彼土」,我們能夠這樣修行,這是決
定得生。所以這是叫我們觀,觀想。《十六觀經》裡面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就是用這個方
法。實在講這個方法跟禪宗沒有兩樣。用觀想、用觀像也都很難,所以佛教給我們持名念
佛,那就方便太多了。天親菩薩念佛是以持名為主,他持名裡面有觀想,因為他這一句佛
號裡頭五念具足,就是有觀察在裡頭,他五念具足。
「二,一得生彼淨土,即見阿彌陀佛」,生到西方世界你就見到阿彌陀佛了。實在講
往生的人是佛來接引,接引的時候就見佛。佛來接引,先你見到佛光,往生的人見到,我
們一般的人要有緣分才見到,沒有緣分的人就見不到,有緣分的人會見到,見到這個佛光
照這個往生的人。佛光一照,他的業障就消除很多了,業障就消除,功力倍增。譬如說他
念佛,他念到功夫成片,這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很起碼的功夫,但是佛光一照就把他升
級,升到一心不亂,升到事一心不亂。念到事一心不亂的人,佛光一照就把他升到理一心
不亂。所以鳩摩羅什大師翻的《阿彌陀經》,裡面講的一心不亂,這個沒有錯。可是《阿
彌陀經》的原文,梵文的原文,沒有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是羅什大師他翻的。他有沒
有錯?沒錯,絕對沒錯。是佛光注照的時候把你功夫提升了,升等了,是這麼個意思。到
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參見阿彌陀佛。
「未證淨心菩薩」,淨心是清淨心,《無量壽經》的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沒有證
得,這個清淨就包括清淨平等覺,沒有證到這個地位的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這
個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使這個人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證三不退,他的境界就提
升到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通常一般修行修到這個位次真的要修無量劫,不止兩
個阿僧祇劫。兩個阿僧祇劫修到七地是別教的七地,不是圓教。圓教一定要用《華嚴經》
的尺度去衡量,那無量劫才達到這個地步。我們這個才念幾天佛號,這一往生就超越了。
所以你曉得,多少菩薩看到羨慕,羨慕得不得了,我們修了無量劫才到這個地步,你怎麼
一下就來!實在講,我們彰化沒有高樓,像外國有一百多層的高樓,那個普通的菩薩就像
爬樓梯,慢慢爬、慢慢爬爬到頂上,好辛苦,好累。那念佛的人像坐電梯,一下子,怎麼
你沒爬就上來了?坐電梯上去的。這是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這是非常的不可思議。
證得平等法身,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你看四十八願,你看《無量壽經》,生到西方
世界,我們的身體跟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身金色,我們身也是金色;阿彌陀佛的面貌
很圓滿,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我們到那裡這個相貌跟佛也
完全相同,這是佛力加持的,不是我們修得的。因此我們在那個地方的智慧、神通、道力
差不多也跟阿彌陀佛一樣,都是阿彌陀佛給我們的,這個不是自己修的。所以到那裡是畢
竟得證平等法身。
「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菩薩」,這個淨心就是得清淨平等覺心的菩薩,上地是指等覺
菩薩,在十地之上,這是菩薩位次最高的了,等覺菩薩,就是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
賢、彌勒,這都是等覺菩薩,跟他們一樣,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跟他們一樣。「畢竟同得
寂滅平等」。這是觀的意思。所以我們常常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常常念阿彌陀佛,這就
是我們現前修奢摩他、毗婆舍那,我們現前修,到西方世界那是真修、實修。
觀察這個三種莊嚴功德,哪三種?這十一段說出來了。
【觀察有三種。】
這個『觀』,剛才講了,不用心意識,不用分別執著,這叫「觀」、叫看。『察』,
「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察。清楚明白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這個
境界裡面是平等的,所有一切不平等是分別心、執著心變現出不平等,離開分別執著,萬
法是平等的。所以心地清淨,你看一切法是平等的;如果看一切法不平等,你的心決定不
清淨。這個美、那個醜,這個長、那個短,你的心還會清淨嗎?不清淨。清淨心裡頭看的
一切法是平等的。
【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
就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無量壽經》上、《彌陀經》上、《觀無量壽佛經》上都講
得很多,所以我們要念得很熟,這才能夠觀得起來。如果不熟,那就想不起了,縱然想,
也是打妄想,跟這個經不相應。所以經一定要熟,我們想就會相應。這是看這個依報莊嚴

【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
這是觀正報莊嚴。這個正報裡面有主有伴,主就是老師,西方世界的老師,阿彌陀佛

【三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
菩薩是伴,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菩薩。所以那個世界跟其他佛世界不一樣
,其他諸佛世界跟我們娑婆世界差不多,都有六道,都有十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六道
,沒有十法界,只有一法界,叫一真法界,它是一真法界。西方世界裡面只有一種人,菩
薩,而且還不是普通菩薩,是菩薩裡面最殊勝的普賢菩薩。你們讀《無量壽經》應該知道
,西方世界的人統統,經上講的「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全是普賢菩薩。這也能
夠看出《無量壽經》跟《華嚴經》是多麼密切。所以古人說《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
,《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跟《華嚴經》無二無別,這個說得很正確,說得不為過
。這是教給我們要觀這個三種莊嚴功德,這個三種莊嚴功德都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
5.迴向門
五念最後是迴向。
【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這是教給我們為什麼要『迴向』。「迴」是回頭,「向」是向著一定的方向。迴向有
三種,迴向眾生,這一段就是講的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實際就是真如本性,
迴向到本性。這三種裡面,實在講,一即是三,三即是一。為什麼一開頭把眾生擺在第一
?佛告訴我們,佛不告訴我們,我們不知道。我們這一個人不只是只有這一生,我們有過
去生,過去還有過去,無始劫到今天,在這個六道裡頭,生生死死,輪迴不息,我們跟一
切眾生結多少的冤仇。不要說從前了,就想想這一生,這個幾十年之間,你每天吃的這些
動物肉,那些動物甘心情願被你吃嗎?牠要是不甘心、不情願,牠弱,弱肉強食,牠沒有
能力抵抗,被你殺了,被你吃了,來生牠要投到人,你要投到畜生,他要殺你,也要吃你
,這吃來吃去, 沒完沒了。所以這個裡面冤業太深了。
為什麼學佛認真修行常常會遭遇魔障?就是這些冤家債主看到你學佛想成就,他的仇
還沒報,恨還在心裡頭沒解開,他能甘心情願讓你走嗎?總是來找麻煩。於是菩薩有智慧
,我把我所修的一切功德都迴向給這一切眾生,與一切眾生解冤釋結,把這個冤結解除,
我成佛之後再普度大家,對大家都有好處。他要明瞭,也就放你一馬,讓你成就,你成就
對我有好處,就不要再報復了。所以迴向眾生是非常重要,念念能為眾生著想,這個樣子
我們這個冤結才能夠消除。這是成就大慈悲心。這個大慈悲就是無條件的,對一切眾生這
個愛護、救拔沒有任何條件,這叫大慈悲,如果是有條件的就不叫大慈悲了,大慈悲是指
沒有條件的。
==
離開分別執著,萬法是平等的。所以心地清淨,你看一切法是平等的;
如果看一切法不平等,你的心決定不清淨。這個美、那個醜,這個長、那個短,你的心還
會清淨嗎?不清淨。
清淨心裡頭看的一切法是平等的。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hathamcat (chathamcat)   2018-04-13 23:13:00
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4-14 06:4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eudamonia4u (賊寇)   2018-04-14 13:2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8-04-14 15:07:00
阿彌陀佛
作者: Karenshih   2018-04-14 16:3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4-14 22:11: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04-15 15:0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gg889g8 (凰)   2018-04-15 23:2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4-18 17:24: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