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南懷瑾老師:淨土三經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7-06 04:10:38
南懷瑾先生講述:淨土三經
一提到聲震東方佛土的淨土宗,我們馬上就會想到名揚幾千年來的阿彌陀佛,以及佛教徒
們愛念的《阿彌陀經》。至於淨土三經的其餘二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
的光彩卻似乎被《阿彌陀經》所掩蓋。
同為釋迦隨緣敷演的經論,也有鐘鼎山林之分!當然,除了一分窅不可測的運數之外,還
有一些現實的客觀因素。
《阿彌陀經》所舉示的只一個「執持名號」,再加上「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就可乘風歸
去,飄向蓮花池畔,徜徉在鳥語花香之間。這種言論,不但動聽而且引人人勝。
至於早在曹魏時期傳人的《無量壽經》,當然也包含了淨土修持的無上法門,和《阿彌陀
經》同樣言簡意賅。雖然它修持的重點同樣是「執持名號」,但對於極樂世界的來龍去脈
、風土人情還作了一番詳盡的介紹,或許因此,在行持上反不如《阿彌陀經》予人以濃縮
深刻的印象吧!
再看劉宋時代傳入的《觀無量壽佛經》,整本經的重點在於十六種觀想法門,涵蓋了大小
二乘、顯密雙融的修持,堪稱極樂要道。然而行行復行行的十六道門戶,不免使人敬而遠
之。
於是,只靠一聲阿彌陀佛便了事的《阿彌陀經》,就好像是一本萬利的如意算盤而大受歡
迎了。果然這把算盤比較靈光嗎?且讓我們從淨土宗的興衰概況看起。
唐宋以前大概經濟思想尚未發達,修習淨土的多半肯老老實實地作工夫,《觀無量壽佛經
》的十六種修觀的方法,當然也是他們把本修行的柱杖,從神僧傳、神尼傳、高僧傳以及
其他史料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虛心篤行。
或許是天道好還,或許是自求多福,他們的耕耘終於獲得了成果。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僅
淨土宗,其他各宗各派的修行人,即生證果的也都有相當可觀的數字。
唐宋以後,美麗的禪宗大興,人們好逸惡勞,禪宗裡的口頭禪日漸滋長,淨土裡的口頭佛
也逐漸蔓延。到了今天,阿彌陀佛的聲威不僅時歷千餘年,而且廣被海內外。阿彌陀佛四
個字好像成了萬靈丹。「只要念句佛號,罪業即可消掉,死後極樂報到。」本著這種觀念
,《阿彌陀經》大行其道,阿彌陀佛如果有靈,不知是喜是憂?
《阿彌陀經》真是把如意算盤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當然,它所標舉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念阿彌陀佛」就行了,但是要念到一心不亂,心
心念念都掛著阿彌陀佛,念到茶裡也是它,飯裡也是它,這件事容易嗎?我們不妨試一試
,一試之下我們不難發現這顆心的交情之廣,好客之深,心裡雜念一波未平數波又起,要
想「萬緣放下,制心一處」「萬年一念,一念萬年」地念著阿彌陀佛怎麼做得到?
看來簡單的《阿彌陀經》,修持起來竟然如此棘手。那就再看看《觀無量壽佛經》吧,要
用這顆雜念紛飛的心把虛無縹緲的極樂世界觀想得「如於鏡中,自見面像」,又怎麼做得
到呢?
許多人以為修「淨土」,只要有口無心地吟吟佛號就行,果真如此,《觀無量壽佛經》的
「十六觀」這套複雜的修法就不會誕生,華嚴會上普賢菩薩也就不會引領大大小小數不盡
的菩薩們迴向淨土,以為華嚴海會圓滿的謝幕曲。由此可見這座世外桃源頗有一番道理。
禪、唯識、淨土
這就牽涉到禪淨雙修以及唯識的問題了。在佛法修持中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將來再作
專題討論。目前只針對要點作概要性的介紹,以為修習淨土的人們作個參考,並有所警覺

既然我們想從這娑婆世界往生極樂淨土,又想瞻仰阿彌陀佛的丰采,我們就必須知道什麼
是淨土,什麼是阿彌陀佛。有了正確的認識,修行起來才不致演出認賊作父的笑話,也才
不會走錯了路而入於魔道。就好比我們要尋找一位自幼失散的親人,雖然難免記憶模糊,
但是至少要有個大概的輪廓,否則茫茫人海中,何處覓得?這一步和禪有密切的關聯,和
禪宗裡「念佛的是誰?」「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主人公何在?」等認識可
以說是息息相關。所謂「不見本性,修行無益」,不但是禪門的圭臬,同樣也是淨土的準
則。對這一層有所體認後,對修行的要領才能有所契人。功夫下了,也才不至像肉包子打
狗,有去無回的沒個消息。
其次,同樣重要的,是必須對我們「日用而不知」的心有個進一步的了解。穿衣吃飯是這
顆心,成佛作祖也是這顆心,它能下地獄,它能升天堂,它能出凡人聖,它能化腐朽為神
奇。這一步除了禪理外,還必須深通唯識。雖說唯識是後期佛學,但它卻是作工夫的絕妙
指標,沒有了它而想證果有成,真可說是難之又難了。因此,以無相為宗、無門為門的禪
宗也要以《楞伽經》印心,當然淨土宗同樣也少不了唯識的助陣。
為什麼唯識如此重要?簡單說,佛法是要人成佛,至於人所以能夠修成佛就在於人「心」
即是佛「心」,而人所以不同於佛,也就在於「人心」有別於「佛心」。同樣的心,為什
麼會有凡(人)聖(佛)的不同?怎麼樣才能超凡人聖,轉人心為佛心?
唯識就針對這顆神秘的心作了種種現象、功用、實質、轉化等多方面的精細探討。
唯識把我們凡夫千變萬化的心稱為「識」,把「識」又分成八大類——眼、耳、鼻、舌、
身、意、末那、阿賴耶等八識。至於如來那顆變而不變的心王則別稱為般若,為菩提,為
涅槃,又名「大圓鏡智」。
譬如參禪的有時參到了無何有之鄉,念佛的有時念到了一念不生,甚至佛號都提不起,觀
想的有時把佛像觀得清清楚楚,乃至於觀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盡管以上這種定境持續
上好幾天,甚至於吃飯、睡覺,都仍然處在這種定境中,但必須要知道工夫到了這一步,
也還是沒有脫離意識的圈子。
我們如何從這種意識的境界超越到本體的天地,如何再進而發揮它的功用,以至於旋乾轉
坤(學禪的與主人翁合而為一,修淨土的立地證淨),有趣而耐人尋味的是這關鍵仍在於意
識。「轉其名而不轉其實」(參考下節《觀想和念佛》以及後面對「正受」的註解),就是
六祖對轉識成智這步神功所作的簡單而又明瞭的註解。多少有志於此道的學者對著《六祖
壇經》,都只注意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這些花邊小語,至於工夫上的座右銘
卻往往一掃而過,真使人不禁有「曲高和寡」之嘆了。
如果不通唯識的學理,不在意識上下番踏踏實實的靜定工夫,則不僅大乘門中沒有我們立
足之地,就連小乘的成果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觀想和念佛
非常簡要地介紹過淨土和禪宗、唯識的關聯後,讓我們看看《觀無量壽佛經》的主旨。
淨土三經中的其餘二經都是以「執持名號」為主,也就是平常人所謂的「念佛」法門。至
於這部《觀無量壽佛經》則以「觀想」佛像、佛土為入門法則,其實這也是一種「念佛」
法門,但是一般人們對「念佛」、「觀想」都沒有透徹的了解,所以就莫名其妙地認為《
阿彌陀經》的「念佛」簡而易行,《觀無量壽佛經》的「觀想」繁而難入。
為什麼「觀想」也就是「念佛」?下面將就經文裡的觀想法門陸續加以解說。
這部經裡介紹了十六種觀想的方法,所以也有別稱為《十六觀經》。
提到「觀」字常會被人誤以為是用眼睛看,其實這裡的觀是指用心眼看,也就是在第六意
識中呈現出影像。所以唐代以後在「觀」字下加一個「想」字,就成了「觀想」。
我們舉個最淺近的例子,一個導演在安排一場戲劇之前,或者一個畫家在揮毫一幅作品之
前,腦海中已經浮現了一個意象,一種構想,這種情形可以說是一種最初步的觀想境界。
通常我們只要一提到某位最鍾意的電影明星,或者自己最懷念的親人,腦海中即刻就會蕩
漾出他們的音容。但是,要我們觀想菩薩們的慈顏,腦海中卻空空如也。
這是什麼道理?一想之下,原來是從未見過菩薩的模樣,難怪觀想不出來了。這種唯物觀
點的論調當然也言之成理,不過佛法唯心的觀點卻不以為然。
佛法的唯心觀不同於西洋哲學的唯心論:西洋唯心的心並未超越心理的意識,而他們所研
究的心理範圍,始終還在佛法的第六意識中打轉轉。譬如他們的潛意識、第六感都屬於第
六意識中的獨影意識;至於最近「超心理學」的研究,也仍未脫離第六意識的範圍,雖然
偶爾碰到一點第八識的外圍的外圍,但他們還只在發現問題的階段。至於發展成一套稍具
系統的理論,則尚須長時間的努力。
至於佛法的唯心觀則氣象萬千。譽滿全球的六祖在徹悟之後曾說了幾句話,我們姑且拿來
做佛法唯心的簡要說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從這個觀點看,佛法唯心的心涵蓋了心理、物理,有如萬化之總源
。所以諸佛菩薩乃至諸佛世界原本都在我們心量當中,也都包含在我們自性的功能裡。但
是為什麼我們睜開眼,看到的只是這娑婆世界的種種?閉起眼,又是烏漆一團?諸佛菩薩
、清淨國土的芳蹤怎麼絲毫不見呢?很簡單,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至
於能近朱,能近墨,能赤能黑的並無動搖)。
我們日常都把自性功能消耗在綿綿密密的塵勞妄想上,這股精力的投資又換回一串串的惡
習。由於這些世間業氣(業力習氣)的混擾,諸如財、色、名、利等惡勢力就把菩薩們擋駕
到腦後。正所謂「舉世皆從忙裡老,幾人肯向死前休」。只要我們心平氣和,對於自己諄
諄善誘,從「少私寡慾」(戒)「寧靜致遠」(定)上著手,這些迷途的羔羊終會良心發現,
把菩薩請入中堂,而返璞歸真(慧)。從此我們就可「隨心所欲不逾矩」地來一番逍遙遊了

說到這裡,我們可歸結出《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所以要我們念佛號,或觀佛像
,無非是借此使我們心猿意馬的第六意識(凡夫日常的心境)先做到制心一處,轉成無分別
的「妙觀察智」。而後再把第六意識的根根——第七識(我執)轉成「平等性智」。做到了
這一步,才能談得到入定。至於人我雙亡,真淨土的呈現則必須把第八識再轉成「大圓鏡
智」了(概言之,戒是對前五識和第六意識而言,定則對第七識而言,慧則對第八識而言)
。至於如何觀想,如何轉識成智,講解經文時會再加敘述。
http://m.fodizi.tw/qt/qita/11096.html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是三十二相,八十隨
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
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