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必入定,我二十來歲就能有這方面的經驗。我大道家的自然無為法門,不必專注於某一所緣,跟佛教止禪方法是以萬念歸於一念的原理不同,是讓念頭自然消滅也自然不生,修得好的話,最終是能萬念歸於無念。但以佛教止禪心一境性為目的也是方法的法門,修到入定或心念已大幅減少時,再捨棄止禪方法不用的話,會比較容易一點。能所皆是第六意識,無心定或滅盡定則無第六意識,不能達到「能觀存,所觀滅」的狀態。熟睡無夢時、意識極度昏迷的狀態,亦無第六意識,這種狀態是昏沈。
#1EBaskOR (Buddhism)這篇有寫開悟究竟是什麼的文章,我看了元音老人與南懷瑾先生的一些文章,是比較偏向這類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