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9-28 14:31:10
《雜阿含667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等為無罪力?謂無罪身、口、意,是名無罪力。何等為
攝力?謂四攝事,惠施、愛語、行利、同利。」 
《雜阿含668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最勝施者,謂法施。最勝愛語者,謂善男子樂聞,應時
說法。行利最勝者,諸不信者能令入信建立於信,立戒者以淨戒,慳者以施,惡智者以正
智令入建立。同利最勝者,謂阿羅漢以阿羅漢,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須陀
洹以須陀洹,淨戒者以淨,而授於彼。」
《雜阿含669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所有法是眾之所取,一切皆是四攝事。或有一取施者,
或一取愛語者,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者。
過去世時過去世眾,以有所取者,亦是四攝事;未來世眾,當有所取者,亦是四攝事
。或一取施者,或一取愛語,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布施及愛語,或有行利者,同利諸行生,各隨其所應。以此
攝世間,猶車因釭運。世無四攝事,母恩子養忘,亦無父等尊,謙下之奉事。以有四攝事
,隨順之法故,是故有大士,德被於世間。』」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
「若有修大乘法者,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復勸他人發如是心,於此經法廣
為他人宣說教示,如是等人應當親近尊重恭敬。是人以四攝法普攝眾生,何等為四?所謂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此中何名布施?所謂於財施中若少若多,隨其自力起廣大心,以此所施攝彼慳貪,如
是名為修大乘者布施所攝。何名愛語?所謂於一切處見諸眾生,應當面目熙怡,語言柔順
,以諸方便安慰善來,以此愛語攝彼麤惡,如是名為修大乘者愛語所攝。何名利行?所謂
見諸善法,晝夜勤作,於諸眾生起慈愍心,以生淨信攝諸無信,以持淨戒攝諸毀禁,於一
切處常樂利益,如是名為修大乘者利行所攝。何名同事?所謂於一切處先同其事,復以方
便,教令精進,堅固菩提,諸有智者於如是法,當如是行,如是行者是為菩薩所修正行,
若如是勇猛,乃名最勝,得到彼岸悉能通達最上法門,如是名為修大乘者同事所攝。」
《華嚴經》:
「如是皆以毘盧遮那如來往昔之時,於劫海中修菩薩行,以四攝事而曾攝受,一一佛
所種善根時,皆已善攝種種方便教化成熟,令其安立一切智道(一切種智道),種無量善
獲眾大福,悉已入於方便願海,所行之行具足清淨,於出離道已能善出,常見於佛分明照
了,以勝解力入於如來功德大海,得於諸佛解脫之門遊戲神通。」
《大寶積經卷》:
「爾時,彼佛復告精進行童子(釋迦牟尼佛因地時作精進行童子):云何菩薩摩訶薩
隨攝法轉?童子當知,菩薩摩訶薩具足如來四攝之法,由是法故,菩薩摩訶薩恒處長夜攝
諸眾生。何等為四?所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名為四種攝法。
…所言施者,具有二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是為布施。言愛語者,謂於一切諸來
求乞或樂聞法,菩薩悉能愛語慰喻。言利行者,謂能滿足若自若他所有意樂。言同事者,
隨己所有智及功德為他演說攝受,建立一切眾生令其安住若智若法。
…言布施者,於來乞求諸眾生所,心意清淨。言愛語者,於來乞求諸眾生所,善言安
慰。言利行者,隨諸眾生所有義利,皆令成熟。言同事者,於來乞求諸眾生所,行平等心
成其義利。
…言布施者,謂諸菩薩發意行捨。言愛語者,方便無斷。言利行者,深心無悔。言同
事者,迴向大乘。
…言布施者,謂隨慈心而行於捨。言愛語者,常不捨離歡喜之心。言利行者,成就大
悲心,恒欣樂利眾生事。言同事者,修捨平等無有高下,心恒迴向一切智智(一切種智)。
…言布施者,如法求財,常思行捨拯濟貧乏。言愛語者,既施財已,重復安處令住法
義。言利行者,自利利他,平等攝受。言同事者,為欲利益諸眾生故,究竟發起一切智心。
…言布施者,一切所有內外諸法悉皆捨離。言愛語者,於一切法功德智慧無所祕惜。
言利行者,棄捨自利專務利他。言同事者,總攝財物如置掌中,隨緣惠施情無憂慼。
…言法施者,如所聞法廣為他說。言愛語者,以無染心分別開示。言利行者,謂為於
他授誦經典,乃至說法無有厭倦。言同事者,以不捨離一切智心,安置含生於正法所。
…所言法施,若為往返求聽法者,如佛正教不亂宣說。言愛語者,以微妙音開示正法
。言利行者,謂以衣服、飲食、床敷、醫藥,及餘隨用什物眾具,於求法者及說法者,但
有匱乏即便給施。言同事者,常起深心無間說法。
…言法施者,由是菩薩了知法施諸施中上,常行法施。言愛語者,謂所演說利益之事
。言利行者,演暢其義不依於文。言同事者,欲令圓滿一切佛法,常為眾生如應敷化。
…言布施者,所謂柁那波羅蜜多。言愛語者,所謂尸羅波羅蜜多,及以羼底波羅蜜多
。言利行者,所謂毘利耶波羅蜜多。言同事者,所謂靜慮波羅蜜多及般若波羅蜜多。
…言布施者,謂初發心一切菩薩。言愛語者,謂已發行一切菩薩。言利行者,謂不退
轉一切菩薩。言同事者,所謂繫屬一生諸大菩薩。
…言布施者,為欲堅固菩提根本。言愛語者,為欲成就菩提萌芽。言利行者,為欲開
發菩提妙花。言同事者,為欲成熟菩提勝果。
如是童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四種攝法。
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大菩提(希求無上佛果正等菩提之大菩提乘)故,以如是等四攝之
法,處於長夜攝受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隨攝法轉。童子如是攝法無量無邊,皆說名為菩
提之道。」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深心求菩提品〉:
「過去諸佛,皆從六波羅蜜生,未來諸佛,皆從六波羅蜜生,現在十方無量阿僧祇世
界諸佛,皆從六波羅蜜生。又,三世諸佛薩婆若,皆從六波羅蜜生。何以故?諸佛行六波
羅蜜,以四攝法攝取眾生,所謂布施、愛語、利益、同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是故當知,六波羅蜜是大師,是父是母,是舍是歸,是洲是救,是究竟道。
六波羅蜜利益一切眾生。
是故,菩薩欲自深智明了,不隨他語,不信他法,若欲斷一切眾生疑,應當學是般若
波羅蜜。」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菩薩摩訶薩欲得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智之正等覺),先學六種波羅蜜多(先學六
度熟自相續),復於有情或以布施、或以愛語、或以利行、或以同事而攝受之(復次學四
攝熟他有情)。既攝受已,教令安住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
註: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三〈上士道.四攝事〉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_013
丑二、學習四攝熟他有情
寅一、四攝自性
第二、四攝成熟他相續。分五:一、四攝自性;二、立四之理由;三、四攝之作業;
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五、略為解說。今初
布施如前六度時說。愛語者,謂於所化機開示諸度(六度波羅蜜多)。利行者,如所
教義,令所化機如實起行,或令正受。同事者,謂教他所修,自亦應修,與他同學。如《
莊嚴經論》云:「施同示勸學,自亦隨順轉,是為愛樂語,利行及同事。」
…令修道時,先須令知云何應修。此由愛語宣說正法,除其無知斷其疑惑,令其無倒
受持法義。…
…略為解說。愛語有二:一、隨世儀軌語,謂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為先,慰問
諸界,為調適等,隨世儀軌慰悅有情。二、隨正法教語,謂為利益安樂有情,依能引發信
、戒、聞、捨、慧等功德,宣說正法。
又於能殺害怨敵之家,無穢濁心說利益語。於極鈍根心無疑慮,誓受疲勞,為說法語
,令攝善法。於其諂詐欺二師等,行邪惡行諸有情所,無恚惱心說利益語,於此難行愛語
,亦當修學。又於相續未熟,欲斷諸蓋向善趣者,為說先時所應作法,謂施及戒。又於已
離蓋,相續成熟心調善者,為說增進四聖諦法。又在家出家多放逸者,為令安住不放逸行
,無倒諫誨。又疑惑者,為斷疑故,為說正法論議抉擇。是為一切門愛語。…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9-28 17:10: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rcanny (初心)   2018-09-29 09:54:00
隨喜 讚嘆 感恩您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