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前文 #1RrRl0Zg 佛誕節-47)
摘自:《入中論略講》見悲青增格西
轉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自釋)
具大悲心者,見他受苦,為救一切苦有情故,便發心曰:「我當度此一切世間出生死
苦,令成佛道。」又此誓願,離無二慧不能成辦,乃決定修無二(遠離常斷二邊的)智慧。
(疏)
利根菩薩種姓,先求真實正見,次乃發心,故亦無後過。所言無二慧,非無能取所取
二,乃《釋論》所說之離二邊慧。此亦不妨於菩薩之前有之。有謂此是勝義菩提心,極為
不可。以所言無二慧,是初入道菩薩之因慧也。
(疏)
為最初重要如種子者,謂具大悲心者,見有情受諸苦惱,為欲救一切苦有情故,便緣
所為事而發心曰:「我當度此一切有情出生死苦,令成佛道。」又見要自成佛道,乃能滿
彼願,故復緣菩提而發心言:「我為利益諸有情故,願當證得無上菩提。」又見不修無二
慧所攝施等諸行,則彼誓願終不能成辦,乃進修智慧等行。
(記)
大悲心是大乘的種子,這意味大乘的種姓滋潤是由大悲心。我們心相續都有如來藏,
眾生皆有佛性,可是佛性的萌芽要從有大悲心開始才算,有大悲心才稱為具備大乘種姓,
才會變成「善男子」。
《廣論》中會談菩提心像種子,雖然菩提心與空正見都重要,但是有菩提心之後,布
施等才會成為菩薩的六度,而這些都是由大悲心帶動的。聲聞、獨覺有很好的修行,具有
空正見,可是為何不往菩提心發展?就是因為沒有悲心帶動。聲聞、獨覺會利益一些有情
,但是為了有情赴湯蹈火的情操就沒有。所謂的種子,就是有了它之後,大乘的功德才會
產生,沒有它出生不了大乘的功德。
此處也談到利根與鈍根二種人,二種人的空正見與菩提心都來自大悲心,只是二者菩
提心與空正見先後生起的次第不同。
《入中論》頌文:「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說的是利根的次第:大悲
心、無二慧、菩提心。
《自釋》解釋時「由大悲心又是菩提心與無二慧之根本」,說的是鈍根的次第:大悲
心、菩提心、無二慧。
修出大悲心後,利根者會覺得需要度眾,就去觀察能不能度脫眾生?不是說自己有沒
有能力,而是勘查真的有成佛這件事嗎?如此,會知道能不能成佛關鍵在於空性。他就會
去研究空性,看能不能懂空性。如果可以懂空性的話,說明可以斬斷實有執,可以解脫,
也可以成佛。
所以利根的排列是大悲心、無二慧、菩提心。也就是考慮需不需要度眾與能不能度眾
,修出悲心之後,就會知道需要度眾,修出空正見後,也會知道可以成辦。既有需要,也
能成辦,就會發菩提心,一直修上去。
鈍根的方式是,修出悲心之後,就覺得眾生很可憐,一定要救度他們,為了他們一定
要成佛,就發心。發了心以後,才發現自己沒有成辦的方法,就去學空性。所以鈍根的排
列是大悲心、菩提心、無二慧。
舉例時,會說陳那菩薩是大乘行者,可是他是持唯識見,若他真的持唯識見,就一定
不懂具空正見,可是他確實是菩薩,所以就變成具有菩提心之後才產生空正見。此處「具
大悲心者,見他受苦,為救一切苦有情故,便發心……」說的是鈍根的次第。
這邊可以考慮:一、空正見是不是佛子因?二、空正見是不是大悲心所產生的?以應
成派說法,三乘懂的都是自性空的空,沒有差別,如此一來,聲聞、獨覺的阿羅漢由小轉
大,與大悲心相較,他早已具有空正見,為何說空正見是由大悲心產生的?解釋空正見是
不是佛子因較為麻煩。
整體上,直接入大乘的人是利根,直接入獨覺道的人是中根,直接入聲聞道的是鈍根
。以大乘自己來分,又可分利根與鈍根,有些人是定性大乘—直接進入大乘,此是利根;
鈍根者是經過聲聞、獨覺道,修到資糧道、加行道才轉到大乘,有很多是成為阿羅漢才進
入大乘。
以應成派來說,三乘加行道(對空性達止觀雙運)以上者,都必須懂人無我與法無我,
而且都是自性空的空性,所以從聲聞、獨覺道轉入大乘者,不僅懂空性,且對空性已達止
觀雙運。所以空正見是不是大乘的因,就有各式各樣的情況,有的是入了大乘才學空正見
的,對他而言,空正見就不是大乘的因,但是聲聞、獨覺進入大乘,就可以說空正見就是
大乘的因,但是他們又沒按照前面所說利根、鈍根的方式。所以情況有點複雜。
證悟空性是解脫之門,但是證悟空性也要有多角度,至少是三解脫門。三解脫門、八
解脫門、無量解脫門是指針對一件事物的三個角度等去剖析,這是很難的一件事。聲聞會
不會懂桌子的空、地的空、天的空?都會懂,可是要從好幾個角度去談桌子的空就比較難。
會說聲聞、獨覺要解脫必須懂人無我與法無我,可是只要三解脫門即可,大乘則必須
由無邊理路懂空性才能成佛。因此,聲聞等雖然懂了空性,但是是由出離心推動下產生的
,只能產生類似三解脫門的空正見,而禮讚文所講的空正見,精確來說是無邊理路的空正
見,無邊理路的空正見來自於大悲心。
因此,菩提心、無邊理路的空正見,雖然產生的先後次序會不一樣,但是它們一定都
產生於大悲心。
總而言之,此中的空正見雖然是來自於大悲心,但是是不是一定產生在菩提心之前就
不一定。基本上,利根的話,他的次第是大悲心、無二慧、菩提心,所以就可以說空正見
是佛子因。而多數的鈍根也是懂空性在前,所以說菩提心、空正見是佛子因。此處雖然有
一點牽強,因為是「不遍」(有鈍根者的次第是大悲心、菩提心、空正見),不過這是嚴格
的歸類,問菩提心、大悲心、空正見是佛子因嗎?仍可以答是。問菩提心與空正見一定由
大悲心產生嗎?就可以堅決地回答是。
依以上所說,禮讚文所講的菩提心與菩提心是有差別的(前者是造作菩提心,後者是
任運菩提心)。禮讚文所講的空正見與空正見也是有差別的。禮讚文所講的大悲心與大悲
心就沒有差別,但是大悲心與悲心是有差別的。
(自釋)
故一切佛法之種子是大悲心。《寶鬘論》云:「若大乘經說,大悲為前導,諸行無垢
智,有智誰謗彼。」
(疏)
是故大悲心為一切佛法種子。《寶鬘論》依此義云:「若大乘經說:大悲為前導,諸
行無垢智,有智誰謗彼。」此說大悲為前導,菩提心所引諸行,與離二邊無垢淨智,此三
行攝一切大乘義盡。
(記)
《寶鬘論》的意思是,大乘是在大悲的基礎上,初、中、後行持上去的內容,小乘無
法毀謗。
此處要多思惟「種子」的意涵。我們常會提到大乘種種功德,大悲心如同大乘的醬油
,所謂的大乘功德是一定要沾上大悲心的味道,才會變成大乘的功德。《自釋》與《善顯
密意疏》並沒有多做說明。
月稱菩薩的說法就是「初如種子」,有了悲心,利根者就會開始研究有沒有度眾的可
能性,有的話,他就會發心,這樣說來悲心像種子一樣。鈍根的話,有了悲心,就馬上覺
得一定要成佛,之後就去研究方法,這也是在說明為何悲心如種子。
我們通常也會聽到:如果你想修菩提心的話,修大悲心就好,因為如果修大悲心,即
使不想要菩提心,菩提心也會纏著不放,如果不修大悲心,再怎麼修菩提心,菩提心都不
會生起。類似的說法有很多。總之,就是要在大悲心是種子這方面多加思考。
(自釋)
初雖發菩提心,若後不以悲水數數灌溉,則仍不能修集廣大資糧,或以聲聞、獨覺涅
槃而般涅槃。
(疏)
為中間要因如水潤者,謂大悲種子發生菩提心芽已,若不時以大悲水灌溉之,則不能
修習二種廣大成佛資糧,定當現證聲聞獨覺涅槃。若以悲水時加灌溉,則必不爾。
(記)
如水的意思是,雖然長出了芽,但是如果沒有水份滋潤,它會完全乾枯。月稱菩薩說
,如果中間沒有悲心的水份滋潤,就不能集資淨障,也會掉到聲聞、獨覺的涅槃中。
我們會說菩薩行六度萬行,萬行之中的難行,就有像地藏王菩薩般發心一樣。地藏王
菩薩不是特例,可以說菩薩都發過類似的願。為什麼為了別人可以發這樣廣大的願?就是
因為有悲心。沒有悲心,誰都不願意去做種種難行之事。不墮涅槃的說法應該已經包含了
全部的內容,但是若要進一步去想,可以舉地藏王菩薩的例子,或觀自在菩薩的例子,為
什麼他們三大阿僧祗劫都不放棄眾生,就是因為悲心,沒有其他。可以說逼迫菩薩唯一的
因素就是悲心,所以說「中如水」。
(自釋)
又得無邊果後若離悲心成熟,則亦不能長時受用,亦復不能令諸聖果輾轉無間長時增
長。
(疏)
為末後重要如成熟者,謂成佛已,設離大悲心,則必不能盡未來際為諸有情作受用因
,亦不能令聲聞、獨覺、菩薩聖眾輾轉增上。若於果位有大悲相續者,則一切皆成。
如是解釋「悲性」等四句之義,應知即是顯示樂大乘者應先令心隨大悲轉。次依大悲
,至誠引發眾相圓滿大菩提心。既發心已,則學菩薩諸行,尤應徹了甚深正見。
(記)
果是譬喻佛果(「無邊果」指佛果),佛果可以利益有情。成佛後,如果離開了大悲心
,聲聞、獨覺弟子就沒辦法享受他這個果。「聲聞中佛能王生」,為何聲聞、獨覺可以從
能王生?能王為何要利益他們?亦如前說,佛其實也是被悲心所逼。
很多經典會說,佛因為大悲心做了種種事,常常會提到大悲心,這說明佛度眾最大的
動力就是大悲心。佛度眾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就只有悲心能使這些方法動起來。這點和歸
依中所提及應歸依之因相很像。
談應歸依之因相時說可歸依的四個條件:一、自己解脫一切怖畏。二、善巧度脫他人
之方便。三、普於一切,無論親疏,大悲遍轉。四、普利一切有恩無恩。
其中的重點就是悲心,有了悲心就會不顧名利等,所以後二項可以歸納到悲心中。由
悲心推動,他自己已度脫,且有幫助別人的方法,也就是有了方法及推動方法的力量,所
以眾生自然就度脫了。從這個角度看,佛果位時最重要的也是悲心。
成佛之後,如果離開了大悲心,眾生將無法享用佛果,因此說「乃至有虛空,以及眾
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即成佛之後一直利生,直至虛空的邊際,就是因為悲
心才得以如此。因為住持到虛空的邊際,自然弘法、利生也是到虛空的邊際,眾生也可以
享用到邊際,弟子與聖者就可以不斷出生。
總之,大悲心如種子、如水、如成熟果,因為大悲心具足此三個條件,所以月稱菩薩
才直接頂禮大悲心。
丙二、別禮大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