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佛誕節-《釋迦佛讚偈》、《浴佛功德經》58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11-30 09:55:23
(....接續前文 #1R-FmTw9 佛誕節-53)
CBETA B09, No.0044《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http://tripitaka.cbeta.org/en/B09n0044_001
摘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入中論略講》見悲青增格西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自釋)
故欲證得佛果,摧壞眾生無常(業和煩惱所轉的無常)大苦,出生正法甘露妙味,除
遣一切邪分別相,成為一切眾生親友。故前云:「興悲我敬禮。」
(記)
此說菩提心的部分,想成就佛果而滅除眾生的苦。佛果詳細說的話,就是「出生正法
」、「甘露妙味」、「除遣一切邪分別相」、「成為一切眾生親友」四者。
這裡是將悲心與菩提心夾雜在一起說,即透過思惟無常,而對眾生產生悲憫,這是緣
法大悲。產生了緣法大悲後,透過這個大悲心,而希求成就佛果,因為只有成佛才能滅除
這個痛苦(成就佛果一切種智才有圓滿利他的能力),因為這樣,我(月稱)就禮敬大悲。
以上就說完禮讚的部分。要記住定義、界限等,對內文才會有好的掌握,但是即使是
掌握了定義、界限,可能也沒什麼覺受,所以要一再思惟內涵,才有可能生起感動。因此
,二者(掌握內文的定義、界限,以及一再的思惟內涵)都不應該偏廢。
內文配合《廣論》的話,以上的內容,是止、觀篇以前的範圍,所以可以將以上的內
容,結合學過的《廣論》一起思惟。以下的內容就進入《廣論》止、觀二章的範圍。
(疏)
本論申禮供已,雖未立誓願,然亦無失。如《中觀論》與《六十正理論》。亦有但立
誓願無禮供者,如《親友書》。此《入中論》為造論而申禮供,應亦兼含立誓之義。
使他趣入之因,謂所為、繫屬等。本論所詮,即甚深廣大二義。其不共所為,如前已
說。所為之心要,暫時者,謂由了解論義,如法修行,進趣四道。究竟者,謂證果地。所
為心要依於所為,所為依於論,即是繫屬也。
乙二、正出所造論體
丙一、因地
丁一、總說此宗修道之理
(疏)
乙二、正出所造論體。分二:丙一、因地,丙二、果地。
初又分三:丁一、總說此宗修道之理,丁二、別釋異生地,丁三、廣明菩薩聖地。
(記)
自下說的是因位—菩薩位與果位—佛果,分二個段落說。因位又分別說—個別說明初
地、二地等情況,與總說—總結。
(疏)
丁一、總說此宗修道之理
若謂此論隨順龍猛抉擇菩薩甚深廣大之道,未知龍猛宗於趣入佛地之道次第如何?
曰:應先以聞思力抉擇龍猛菩薩等宗義,於修行之真實道獲大信解,不為諸餘似道所
引。若於諸大論師之論典專精研習,而於修道之理心無定解,則彼聞思未見扼要。雖於大
乘多施劬勞,終難得真實之果。故於修道之次第,當勤求了知。
龍猛菩薩說道之一分者多,說道之全體謂依深廣二分者,現有三論。
一、《寶鬘論》,「本謂菩提心」及「大悲為前導」等,前已引訖。
論中又云:「菩薩諸功德,今當略宣說,謂施戒忍進,靜慮慧悲等,施謂捨自利,尸
羅則利他,忍辱離瞋恚,精進長白法,靜慮專無染,慧抉擇實義,悲於諸眾生,一味大悲
慧。施富戒安樂,忍悅進有威,禪靜慧解脫,悲修一切利。此七能盡攝,一切波羅蜜,得
不思議智,世間依怙尊。」此即說六度與勝利,及大悲之助伴,皆應修學。
論中又說,諸行以菩提心為前導,及由諸行進趣菩薩十地等。
二、《法界讚》,說歸依,次發菩提心,修習十度增長界性及十地等。此即道體之攝
頌。
三、《集經論》,廣釋彼(道體之攝頌)時,復說暇滿難得,聖教難信,發菩提心尤
為難能。又謂普於一切有情發大悲心甚不易。其能斷除毀傷菩薩、輕蔑菩薩、諸魔事業、
謗正法等障,則為尤難。此論所說雖較前二論為明顯,然修道之次第猶難了知。
受持此宗之靜天論師,造《集學》、《入行》二論。尤以《集學論》所說顯而且廣。
彼謂先思暇滿難得,於現生中取堅攝義。次修淨信,尤應思惟大乘功德生堅固信,發願菩
提心。次受行菩提心之律儀。次緣自身、資財、善根,總修惠施,守護、清淨、增長等。
又《四百論》亦說甚深廣大之道體。《中觀心論》、《中觀莊嚴論》、《中觀修次第
》三論等,略說道體亦復相同。
故住持龍猛宗之諸大論師,所說之道體皆相同也。初修業者於此等法易生定解之方便
,燃燈智於《菩提道次第論》中已顯了宣說,如彼應知。
丁二、別釋異生地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