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3(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4-05 19:00:53
一、念佛乃修行之近路
  下面我們看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其他法門乃正入無生」,他們走的路是正道,入
無生法忍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八地以上,「故為難行道」,真難,不是假難,入門都難。
說老實話,我們按一般正規的軌道來走,我們入不了門。入門的條件是要斷見惑,頭一個
叫身見。生死是什麼?就是換衣服罷了,六道輪迴就是換衣服,你換到哪一道去了,這個
要知道。要破身見,換句話說,我們幹真的就不要為身著想,為身著想錯誤,要為我著想
。我是什麼?靈性是我。
  「今此淨業,巧入無生」,它太巧妙了,就是一句佛號。真信真願,這一句佛號不要
中斷,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都在念佛。對待一切人、一切事物,用清淨心、平等心。能捨
,不要佔有,不要佔人便宜,不要障礙人的善法,要發心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念佛法門乃修行之徑路」。大乘小乘比,大乘是徑路,小乘距離遠;大乘跟禪宗比
,禪宗是徑路,一般大乘教修學起來很難;禪宗跟淨土比,淨土又是徑路,禪就難了。持
名,四種念佛裡頭是最方便的,捷徑當中的捷徑,直通無上菩提大道,不拐彎的,叫易行
道。所以,「持名一法又為四種念佛中之徑路,故稱為徑中之徑。」
二、但能發心專念,皆可往生
「又本經不倡一心不亂」,為什麼?一心不亂一般人做不到,看到《彌陀經》上這一
句他害怕,這我做不到,不肯念佛了,我遇到過這樣的人。梵文原本也沒有一心不亂,換
句話說,一心不亂是鳩摩羅什大師他翻的,他用了一心不亂。為什麼羅什大師翻成一心不
亂?阿彌陀佛來接引的時候先用佛光照你,佛光照你的時候,你的功夫就提升一倍,功夫
成片就提升到事一心不亂。那沒有功夫的人,佛光一照就到功夫成片。只要你有真信真願
,臨命終時頭腦清楚,念十聲佛號,乃至於一聲佛號都可以往生,那就是佛光注照把你提
升到功夫成片。
  決定不能懷疑,決定不要摻雜妄想雜念,心要清淨。所以我們平常要練用真誠心,無
論對待什麼人用真心,決定不吃虧。不可以說我對佛用真心,我對一般人就用妄心。他用
妄心對我,我用妄心對他,錯了。妄心用成習慣,對佛還是妄心,這就錯了,要把它轉過
來。不怕吃虧,不怕上當,吃虧上當無所謂,因為我們的目標在極樂世界,我不想在這個
世界。這個世界什麼都能放得下,沒有貪戀,沒有佔有,你多自在!心開意解,快樂無比
,沒有煩惱,沒有憂慮,真心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全用真心。我們念念跟阿彌陀佛一樣
,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明瞭、都有緣分接觸到淨土法門,都能夠真信真願老實念佛,將來
都是極樂世界彌陀會上的同參道友,這多美好!
  本經直截了當,就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修學的宗旨、宗要。「但能發心
專念,皆可往生」,決定往生。「故更為明確簡要。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因其為直
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絕待圓融」。
三、此經名「正往生教」、「往生具足教」
  「《黑谷大經釋》」,這個大經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註解,裡面有一
段話說,「於往生教」,就是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法門(教法),「有根本亦有枝末」。淨
土有三經一論,這在那個時候,唐朝時候。三經裡面是以《無量壽經》為根本,《觀經》
、《彌陀經》、《往生論》,這都叫枝末。「又此經名正往生教,餘名傍往生教」。「又
此經名往生具足教」,為什麼?它面面都講到了,性相、理事、因果全講到,所以它是具
足的。
  「據上之義,淨土宗譬如妙高峰頭」,妙高峰的峰頂,「而本經正如峰頭之頂尖」。
這話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要求法,一切法的頂尖就在我們手中,我們不識貨、不認識,
以為還有好的,到處去找,錯了。誰認識,誰明瞭?來佛寺的三個老人,他們認識,他們
明瞭,他們一生不找第二個法門。就一句阿彌陀佛,頂尖,頂尖的頂尖,就這一句。
四、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
  「本經謂」,這本經說,「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這釋迦牟尼佛說的
。往後九千年真正能夠學佛得度,能夠一生成就的只有這部經,只有這個方法,老實念佛
。印光大師一生教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敦倫盡分,敦是
親愛,倫是同類。人有親疏,先從自己家庭,然後擴大到家族、鄰里鄉黨、社會、國家、
全世界,「凡是人,皆須愛」,這叫敦倫。盡分是什麼?盡自己的本分,為一切眾生服務
,關懷、照顧、幫助一切眾生,盡心盡力,不求回報,這是盡分。這是世間法,世間法是
出世間法的基礎,佛法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
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基礎,不能不認真去學習。我們學佛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
基礎沒有,基礎不夠深厚。要拼命在這上紮根,往後才能夠壯大,才能夠開花結果。
對於這個法門要真認識,那就是經多念、多聽,幫助你認識。真正認識,你的心就定
了,心定之後經就可以不要了,一句阿彌陀佛就念到底,你會愈念愈歡喜。為什麼?這一
句阿彌陀佛,所有經都在裡頭,全念了,一部也沒漏掉;一切諸佛菩薩名號都在裡頭,也
一樣都不缺,一句名號是大圓滿。
  「是知利濟眾生」,利益眾生,救濟眾生,「此經為最」。「持名之法,暗合道妙,
最易行故。」
==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4-05 19:2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4-05 21:47:00
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04-06 10:1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9-04-06 21:18:00
黑谷指的是日本的法然上人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4-07 23:1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4-08 11:45: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