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123)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25 22:44:57
....接續 #1T3kejbI《地道建立》(118)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復習
大乘修道再區分有:1.「大乘修道根本定智」、2.「大乘修道後得智」及3.「既不是
大乘修道根本定智亦不是大乘修道後得智的大乘修道」三類。
其中前二類都是現行的,1.「大乘修道根本定智」是現觀空性的慧現行;2.「後得智
」(大乘修道後得智)就是除了現觀空性之智以外其它的福德資糧部分起現行。第三類的
是所有不起現行的部分都歸到此類,即3.「既不是大乘修道根本定智亦不是大乘修道後得
智的大乘修道」包含不起現行的福德資糧及智慧資糧。就這三個來講,大乘修道根本定智
、大乘修道後得智這二者的力量比較強,因為這二者都是起現行的。
1.「大乘修道根本定智」還可以再分三類:1-1「大乘修道無間道」、1-2「大乘修道
解脫道」、1-3「既不是大乘修道無間道也不是大乘修道解脫道的大乘修道根本定智」。
其中的「大乘修道無間道」有10個,它的分布從初地到第十地,唯佛地沒有。佛地沒
有無間道是因為無間道所要對治的障礙是煩惱障、所知障二類,因為佛地不論煩惱障或所
知障都已經對治完了,而且是已經到完全斷除的階段,所以在佛地不需要再對治二障。佛
地沒有無間道就是因為佛地是已斷除二障的狀態,因此已經不需要再對治了。
當行者生起大悲心之後就是大乘種性覺醒,進一步生起具足定義(或無造作)的菩提
心(具足定義的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由大悲心引發任運生起為了利益一切
有情脫離痛苦而希求菩提的心王)之後,行者就進入大乘資糧道(具有大悲心的大乘種性
覺醒的行者,由大悲心推動引發生起世俗菩提心的初發心的第一剎那進入大乘道,進入大
乘道的當下即大乘資糧道)。從大乘資糧道開始到成佛為止,要累積三大阿僧衹劫的資糧
,就是從大乘資糧道開始起算。
行者進入大乘資糧道是先進入大乘資糧道的下品,在下品的時候有了解空性及不了解
空性二類。但是進入中品就必須要有了解空性的比量,接著進一步要到資糧道上品要有緣
空性的止(奢摩他)。而從大乘資糧道上品要進到大乘加行道就不僅要有緣空性的止,還
要有緣空性的觀,即要有緣空性的止觀雙運(具定義的毗婆奢那勝觀=止觀雙運),此時
行者才能從大乘資糧道上品進一步到大乘加行道,然後經過煖、頂、忍、世第一法。
假設行者要從加行道的世第一法進入見道必須要有能力現觀空性,一旦能夠現觀空性
,行者就從大乘加行道的世第一法進入大乘見道(見道不是無因而有,見道是由緊接著加
行道世第一法無間而來,加行道世第一法與見道根本定智在同一座根本定)。
一進入大乘見道這位行者就是大乘聖者也就是菩薩聖者(大乘行者經過資糧道、加行
道到達見道的位置時,見道由現證空性的智慧證得勝義菩提心的初發心),以十地來講,
此時行者就進入十地當中的初地,而首先進入的是大乘見道無間道,此時他能夠開始正對
治遍計實執及其種子,一旦斷除了遍計的實執及其種子,行者就從大乘見道無間道進入大
乘見道解脫道。(大乘見道無間道是正對治遍計實執及其種子的階段,大乘見道解脫道是
已斷除遍計實執及其種子的階段,這二者是同一座的根本定,都是現觀空性的根本定。)
一旦行者斷除遍計的實執及其種子的時候,接著就要出現觀空性的根本定到後得位的
階段,在後得位(後得智)現觀空性的般若是不起現行,此時起現行的是菩提心、大悲心
、六度當中的前四度,第五度是可以包含在智慧資糧也可以包含在福德資糧,所以後得位
主要是前四度及第五度的一部分。
在後得位(後得智)的時候行者以菩提心、大悲心為動機透過身語去累積福德資糧,
身的累積就如禮拜、供養;語的累積就是透過念誦甚深密咒、對於三寶的讚歎、發願等,
這些在後得位所要累積的福德資糧,在未成佛之前,只要在後得位時都必須這樣做。
當累積完福德資糧後,行者會再次進入現觀空性的根本定,此時的根本定就是「既不
是見道無間道也不是見道解脫道的大乘見道根本定」,在此階段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去對治
粗粗粗品的俱生實執而作準備,一旦行者能夠正對治粗粗粗品的俱生實執的時候,就從大
乘見道進一步轉移到大乘修道無間道,此大乘修道無間道(第一個大乘修道無間道)是落
在初地。
見34頁,前述所講的內容跟以下的內容有關係:
3. 轉移至無學道的方式
上述這些道在心續當中產生的次第如下:1.「見道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
空性』的見道根本定智」與2.「初地修道無間道」、3.「第二地的解脫道」均是在同一座
根本定中產生的;其後,產生「第二地的後得智」。
「見道後得位之後」,此次第是從「見道無間道」到「見道解脫道」再到「後得位」
,所以後得位的順序是第三個。
接著是「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見道根本定智」這就是第四個階段「既不是見
道無間道也不是見道解脫道的見道根本定智」,這是為了能夠進一步去正對治粗粗粗品的
俱生實執而作的準備,這個階段還是屬於見道,當他能夠正對治粗粗粗品的俱生實執就進
入初地修道無間道,當他能夠把粗粗粗品的俱生實執斷除的時候,行者就進入第二地的解
脫道。
即1.「見道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見道根本定智」與2.「初地修
道無間道」(正對治粗粗粗品俱生實執),3.「第二地的解脫道」(斷除粗粗粗品俱生實
執的修道解脫道),這三個都是在同一座根本定產生。
其後(第二地的解脫道之後),產生「第二地的後得智」;由此可知第二地一開始是
能夠斷除粗粗粗品俱生實執的大乘修道解脫道,第二地解脫道之後一定會出根本定到後得
位,產生第二地的後得智,此階段是累積福德資糧。
就順序來講,無間道是先,接著是解脫道,然後到後得位產生後得智,再接著一定又
是再入定,此時所入的根本定是「既不是無間道也不是解脫道的根本定」,這四個的順序
不管在哪一地的情況都是一樣,所以解脫道之後一定是出定到後得位。
其後(第二地的後得智之後),則產生4.「第二地之不是『無間道』及『解脫道』二
者任何一個的第二地根本定智」;順序亦如前述:1.無間道→2.解脫道→3.後得智→4.既
不是無間道也不是解脫道的根本定智,此4.「第二地之不是…的根本定智」是為了要進一
步正對治粗粗細品俱生實執而進入的根本定,此4.「第二地之不是…的根本定智」與下述
「在第二地的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之智」二者是同一個。
1.「在第二地的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之智」、2.「第二地的無間
道」(當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安住於空性之智有辦法正對治粗粗細品的俱生實執時就進入
第二地的無間道)、以及3.「第三地解脫道」(能夠斷除粗粗細品的俱生實執就進入第三
地的解脫道),這些均在同一座根本定中產生。
這個情況跟第二地的解脫道是在第二地的開始一樣,所以第三地的解脫道也是在第三
地的開始,所以一旦能夠斷除粗粗細品的俱生實執,就會從第二地的無間道進入第三地解
脫道。所以這三個1.「在第二地的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之智」、2.「
第二地的無間道」、以及3.「第三地解脫道」,這些均在同一座根本定中產生。
其後(第三地解脫道之後),產生「第三地的後得智」;順序如前解脫位之後會出定
到後得位到第三地的後得智。
其後(第三地後得智之後),則產生「第三地之不是無間道及解脫道二者任何一個的
根本定智」(這個跟底下「在第三地的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之智」是
同一個);1.「在第三地的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之智」、2.「第三地
的無間道」、以及3.「第四地解脫道」,這些均在同一座根本定中產生。
從這些可以發現,在同一地的開始一定是解脫道,接著到後得位產生後得智,後得智
之後則會進入「既不是無間道也不是解脫道的根本定智」,一旦有辦法開始對治俱生實執
的時候就進入無間道。
所以任一地當中一定是這四個順序:解脫道→後得智→既不是無間道也不是解脫道的
根本定智→無間道,一旦斷除了某個部分的俱生實執的時候進入的解脫道,一定是上一地
的解脫道(從下一地的無間道轉移到上一地的解脫道)。所以同一地的順序一定都是解脫
道→後得智→既不是無間道也不是解脫道的根本定智→無間道,任一地的順序都是如此。
1.「在第三地的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之智」(既不是無間道也不
解脫道的根本定智)、2.「第三地的無間道」(正對治粗中品的俱生實執)、以及3.「第
四地解脫道」(斷除粗中品的俱生實執),這些均在同一座根本定中產生。
「在第三地的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之智」(此即既不是無間道也
不解脫道的根本定智,此是為了進一步對治粗中品的俱生實執而作準備的根本定智),一
旦能夠開始正對治粗中品的俱生實執時就進入「第三地的無間道」,此階段是開始正對治
粗中品的俱生實執。一旦能夠斷除粗中品的俱生實執就進入「第四地解脫道」,這三個都
是在同一座根本定中產生。第四地一直到第九地都可以依此類推。
最後,在第十地的後得位之後,在第十地的一開始也是解脫道,接著從解脫道出定到
後得位,後得位之後會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之智(再次現觀空性),此即既不是無間道
也不是解脫道的根本定智,這主要是為了對治細細品的俱生實執而作準備,一旦能夠正對
治的時候就進入第十地的無間道(大乘修道最後一個無間道),斷除的時候(最後一個修
道無間道緊接著下一剎那)就進入佛的一切相智,所以佛的一切相智就相當於解脫道。
在34頁倒數第4行「第四地解脫道」可以加註以下的內容: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