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 #1TJNhNrD《地道建立》(129)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見35頁倒數第4行:將「第六地」稱為「現前」的理由,是因為1「由修習緣起的流轉
之理,而『流轉輪迴』現前(現行)」與 2「由修習緣起的還滅之理,而『遮止輪迴』—
涅槃—(遮止輪迴與涅槃二者是同位語)現前(現行)」,基於這(二)個理由而如此稱
呼。
「由修習緣起的流轉之理,而『流轉輪迴』現前(現行)」,這並不是指第六地的行
者在輪迴當中流轉,而是指他透過修習十二緣起(無明、行到生、老死十二支緣起)的流
轉之理。
「現前或現行」是指他能夠清楚的了解有情在輪迴當中流轉的情況或次第,亦即菩薩
會開始思惟十二緣起的流轉。而十二緣起支的第一支(無明支),若依照中觀自續派的講
法,是把無明安立為補特伽羅我執。
當大乘行者去思惟十二緣起支的時候,若依自續派的講法無明是指補特伽羅我執,亦
即一個在輪迴當中流轉的有情,首先他會以補特伽羅我執為動機,對於「我是不依賴於五
蘊」(補特伽羅能獨立實質有的我執)的想法會非常的強烈,因為「我不依賴於五蘊的想法
」的力量,會讓他對於喜歡的產生貪,不喜歡的會起瞋,會讓他增長這些貪瞋的煩惱。
由於這些貪瞋的煩惱而會去造業,造業即是十二緣起支的第二支「行支」,所造的業
有善、惡。業造完後的第二剎那,就以習氣的形式存放在心識中,此即第三支「識支」。
在識支存放著各式各樣的善惡業,但此善惡業是以習氣的形式存放,然後到了臨死的
時候,這些善惡業的習氣會被第八支「愛支」所滋潤(或者說把存放在心識當中的善惡業
的習氣活化)。而第九支「取支」會讓業習氣的力量變強,強到變成第十支「有支」,有
支就是因為愛支與取支把業的習氣活化到形成有支,一旦形成有支,有情決定投生善趣或
惡趣就已經確定了,不論修法或找最高明的醫生都沒辦法阻擋他要投生到善趣或惡趣。
到此為止總共提到六支:無明、行、識、愛、取、有,此即一般所稱的「能成支」,
這六支都是屬於集諦。有支之後所形成的十二緣起支的其他六支(名色、六入、觸、受、
生、老死)都歸於「所成支」,這些都是屬於苦諦。所以菩薩會從十二緣起中能成六支的
集諦與所成六支的苦諦,去思惟有情在輪迴當中流轉的情況。
反之,假設菩薩(大乘行者)去思惟還滅的過程,如果能夠斷除無明(補特伽羅我執
)的話,就不會有「不依賴五蘊能獨立之我」(補特伽羅能獨立實質之我)的想法,自然
就不會增長貪、瞋等的煩惱,也就不會去造善惡業,不會造善惡業自然就沒有業的習氣存
放在心識當中,既然在心識當中沒有業的習氣存放,也就沒有愛取去滋潤並且去增強這些
業的習氣,自然就不會形成有支,沒有有支,當然不會繼續在輪迴當中流轉,此即證涅槃
或證解脫。
透過這樣思惟還滅的緣故,大乘行者(菩薩)就會對於十二緣起支的還滅得到深刻的
了解或全面的了解。菩薩會去思惟,假設一位有情在輪迴當中投生的話,他會領受到各種
的苦、樂,雖然是樂但卻是有漏的樂,有漏的樂是不堅固的,隨時會消失。他透由這樣去
思惟依於前前之因而產生後後之果,追朔到如果沒有從最開始的因(無明)下手斷除的話
,只要無明在,後面的苦樂就沒完沒了。
要斷除無明或補特伽羅我執,唯有透過跟補特伽羅我執直接相違的無我慧,才有辦法
斷除補特伽羅我執,了解到這一點之後,菩薩就會透過無我慧的修學去斷補特伽羅我執。
假設沒有無我慧,即使有菩提心與大悲心也斷不了補特伽羅我執,因為菩提心與大悲
心所了解的跟補特伽羅我執所執的並不是直接相違,所以即使行者有菩提心與大悲心,但
是因為他所了解的行相跟補特伽羅所執的行相不是正相違,所以菩提心與大悲心並沒有辦
法對治、斷除補特伽羅我執。因此唯有修無我慧,並且以菩提心、大悲心輔助,才有辦法
把補特伽羅我執斷除。
接著菩薩會想,會讓輪迴當中流轉的有情投生於輪迴的業有善、不善,而善業又有有
漏及無漏的善業。總之,這些業不超出不善業及有漏善業這二類,而且數量多到無法計數
。假設這些業有顏色的話,如果善業是白色,不善業是黑色,那我們的心裡其實是黑白間
雜的,只是因為我們看不到善惡業,如果看得到,我們的心所累積善惡業的習氣,看起來
一定是各式各樣黑白混雜的情況,而這些業多到數不清,不要說過去生造的業,光是這一
生所造的業就多不勝數,也不用說這一生,可能去年造的業就已經很多了,今年造的業,
上個月造的業,這個月造的業,昨天造的業,今天造的業,所造的業非常的多,不僅如此
,光是善業就很多了,善業可以透過身語來造,透過意來造。惡業也是一樣,有各種形式
的惡業。
這些善惡業哪一些會先成熟(感果)呢?主要是力量強大的先感果,假設善惡業的力
量一樣的時候,就要看串習的力量,哪一個串習的多,串習多的先感果。假設串習的力量
也都一樣,就要看哪一個先造?先造的先感果。
所以業感果的情況主要是以這三個標準來看,力量最強的最先感果,第二個是串習,
假設力量都一樣時就以串習力,假設串習力量也一樣,就看哪一個先造。總之,就是依這
三個標準善惡業就會感果。
假設感果的是惡業,惡業成熟,有情在死亡後就會先經歷惡趣的中有,然後再投生惡
趣。在惡趣中有的階段,若依小乘的講法,可能就沒有機會了,只要到了惡趣的中有,不
論修任何法都沒有辦法讓有情從惡趣脫離轉而投生人天;但若依大乘無著菩薩《集論》的
說法,還是滿有機會的,即使已經到了惡趣中有的階段,還是有辦法透過修法的方式從惡
趣的中有轉而投生人天善趣,這裡主要是依據大乘無著菩薩的講法。
前述是從業感果的情況來講,如果從引業、滿業的角度來講,能夠讓有情投生惡趣或
善趣的業稱為引業(能引業)。以投生善趣當中的人來說,即使在人趣也會領受到各式各
樣苦樂的(結果),這些在人身上所領受到的苦樂結果就是由滿業所造成的。若是不善的
滿業,在人趣的身上會感得苦受的結果;若滿業是有漏善業,就會在人趣的身上感受有漏
樂的結果,所以引業決定投生到哪一趣,滿業決定在這一趣當中所經驗的苦樂結果。
到此已經把前六地說明完了,一般說菩薩十地,簡單來講就是從第一地到第十地,如
果根據《寶鬘論》、《入中論》、《大乘經莊嚴論》、《現觀莊嚴論》的講法,這十地都
有其各自的名稱,如前所述第一地稱為極喜地,第二地稱為離垢地等,一直到第六地稱為
現前地,底下要看的是第七地遠行地。
每一地有其各自的名稱主要是依前述所說的四部論,如以《入中論》來講,每一地是
以「發心」來區分,如第一地的發心、第二地的發心等。如依《現觀莊嚴論》的講法,是
以「階段」來區分章節;《俱舍論》是以「處」來區分章節;《釋量論》是以「品」來區
分章節,這是每一部論各自區分章節的用法。
接著說明:第七地為何稱為遠行地?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