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關於藏傳、大乘跟小乘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2:35:37
: 藏傳中的密教,實際上是印度教跟融合一部份的佛教,算是外道,在元朝跟清朝時被捧起
: 來的。
印度佛教包括大小顯密:小乘有聲聞道、獨覺道;大乘包含顯教、密教,大乘是菩薩道。
從印度傳播的佛教當中,漢傳與藏傳都有大小顯密的內容。[1]
關於佛教當中密法的部份,尊者達賴喇嘛於上個月底有一篇開示:
達賴喇嘛尊者:佛密及非佛密的關鍵性差異
轉自:https://www.facebook.com/Jamyangrin/
2019年11月29日達賴喇嘛尊者出席"第十四次流亡藏人宗教大會"閉幕式
我們有很多寺院背誦了許多密法的儀軌,也背下了壇城的畫線、沙製作、金剛舞、唱
誦等,很用心去做這些事情。
我勸這些修密的寺院,像是南嘉寺、上下密院的「生次僧」等,說:「一定要學習經
論,就是我說的『依共教承』。光念密法儀軌是遠遠不夠的。」做此呼籲。
不只如此,我也呼籲僧尼們要學習經論,後來便有了女眾格西的成就。
總之,學習經論是「依別眾生」的密法之基礎,因為密法要依據二諦(勝義諦與世俗
諦)的基法真相而行。[2]
像是修密時會唸:「嗡,娑巴瓦旭噠,薩瓦噠嘛,娑巴瓦旭多杭。」此咒闡釋空性且
出現在一切密法的儀軌裡。即使沒有這句梵文咒語,也會要求觀空。以事部為例,事部有
六天,先有空性天,再有字天、聲天、色天、印天、相天。修事部六天時首先應觀空性。
密法的修持,如本尊瑜伽,都是將空正見轉成該本尊而觀的。對空性毫無理解的人,
再如何觀想轉成極為莊嚴的佛,都是沒有幫助的!
非佛外道也有很多密法的修持,包括氣、脈、明點的種種法門。
幾年前,我去戈勒克布爾時,與當地非佛外道的修密者一起交流,幾乎拿洛六法的內
容都在他們的修持之中,如破瓦法、趨舍法等,看似都有,所以佛密中的許多內容都跟非
佛外道的密法相同。
其二的差別是,非佛外道轉成本尊時,是以Atman(真我)的概念而修,即補特伽羅自
相有的概念而生本尊[3];
而佛教的密法是:「嗡,娑巴瓦旭噠,薩瓦噠嘛,娑巴瓦旭多杭。」此咒說了人無我
及法無我。先深思無我義,後將此空正見轉成(生起)本尊,故稱「空見現本尊」。[4]
佛教的所有密法修持都不能分離空正見,這是唯一的路。除此外,遠離空正見而持的
咒、而觀的本尊、而修的火供、息增懷誅及護身輪等的修法,非佛外道也有。[5]
西藏裡,密法非常興盛,卻因缺乏「依共教承」、大教典的學習而沒落衰敗,這是我
的看法。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4:34:00
佛法不只是心的科學 色空不二 身心緣應 故色無礙也自在所謂俱解脫 也就是說 佛法不只通達心法 也通達一切相法身有礙 所以難入禪定 四禪八定本就是共外道 捨之無修光是要從欲界定起不二觀證身心相脫黏 我想有點難度才是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4:38:00
補特伽羅是具有心識的有情,身心相依,修行以修心為主,所以認識心的運作就很重要。阿羅漢果有兩類:慧解脫與俱解脫,慧解脫阿羅漢不具有四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4:40:00
修行怎能以修心為主? 那此心不就可生壞變滅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4:41:00
禪八定,俱解脫阿羅漢俱有四禪八定。但是俱解脫阿羅漢沒有通達一切法相的一切種智,佛果位才具有一切相智的遍智心法的分類量與非量,非量有顛倒識、疑、伺察意、現而未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4:43:00
如是如是 同理 若色空不通達 慧解脫者亦非一切解之士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4:44:00
定、再決識等,量有比量與現量,修行要去除非量生起量識佛果是具有一切種智的量士夫。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4:44:00
所以同樣邏輯看來 修行也需修身 特別是欲證佛果之人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4:46:00
所謂修心為主,並非是說沒有身的修習,例如打坐時調身、調息、飲食知量等,也有關係到身體的運作,但這些是為了以修心為主,例如禪定、智慧等都是自相續的內心中生起。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4:49:00
我沒有疑問 故意相詢罷了另外慧解脫阿羅漢是否不通四禪八定不好說 或許得初禪時不二觀證而身心脫落 這程度層次上 可能不是這麼絕對吧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13:00
四禪八定,包括色界四個處所的禪定,以及無色界四個處所的禪定,這八個處所的禪定當中,每個禪定都有其近分與正行,四禪八定各有近分與正行,合共四禪八定的十六觀行。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15:00
這沒有正面回應吧 我只是挑出您可能說錯的地方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16:00
慧解脫阿羅漢具有四禪八定十六觀行當中的初禪近分定,以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16:00
您是提到慧解脫阿羅漢不具四禪八定 但我反問也許得一二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20:00
初禪近定分 這名詞不過是區別證得初禪的相似狀態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21:00
相關部份的詳細內容,可找末學本版po文:止觀系列文。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22:00
怎樣分類歸屬罷了 不過就是名相含攝的範疇理則大可不用 我自己研讀天台止觀即可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23:00
《瑜伽師地論》提到經過初禪近分七種作意獲得初禪正行。所以,慧解脫阿羅漢有沒有修習禪定,也是有的,而且其修習禪定的品質高於欲界定,超過欲界的九住心獲得初禪近分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25:00
在下我散漫心都未能得止遑論初禪 睡眠蓋繫纏 下劣之人爾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27:00
《菩提道次第廣論.奢摩他》章提到,初禪近分定是佛教內道一切行者獲證聖道的門檻,不論大小顯密,要獲得聖者果位,現證無我空性斷障所依的禪定,至少要有初禪近分定。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32:00
那就沒錯了 既然是門檻 就表示可能慧解脫者或得初禪以上而所謂初禪近定分 近非正入 也可以說落屬初禪未到中間禪甚至說 這近定分能不能在欲界定中生起也是個問題 對吧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34:00
生起上界的定心的所依身,不一定要轉生到上界才能生起上界心,例如佛陀於菩提樹下依欲界的人身也可生起四禪八定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35:00
我並未談及生身的起處 這樣就兜圈子囉 :)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36:00
當內心當中調伏沉沒與掉舉為主的五蓋、調伏了欲界煩惱的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37:00
其實您只要正答 您推文中有錯誤就可以了 對吧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38:00
現行,獲得初禪的禪定品質時,即是上界心在內心中生起。慧解脫阿羅漢如果欲求上二界的四禪八定,應該也很容易,雖然依《瑜伽師地論》說慧解脫有初禪近分、沒有四禪八定一般提到四禪八定,是指色界與無色界八個處所的正行定,慧解脫是依初禪近分定結合無我慧證得道果,不是依初禪正行定以上的四禪八定證得道果,所以會說慧解脫不俱有四禪八定,但是慧解脫若進一步要希求四禪八定應該不是難事。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50:00
我知道您的意思 但我只是說 慧解脫者未必只有如此 對吧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51:00
如果慧解脫未必是如此的話,那應該就是俱解脫的進路了。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51:00
可能先自己證到三禪 但證解脫是依初禪近定分 合理吧這不過是充分必要的條件問題 我只談合理與否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53:00
經論中提到證得阿羅漢果的不同進路,有一類是止行者,先依世間道證得四禪八定,再證無我慧得解脫,有一類是觀行者,沒有先證得四禪八定,直接依初禪近分證無我慧得解脫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55:00
進路就進路 很正常 但慧解脫者本身可能已達初禪或以上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55:00
你可以先自行觀察看看。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9-12-15 15:56:00
重點是那只是一類啊 並不是全部 這沒錯吧 這才是重點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12-15 15:57:00
也許過去生有證得四禪八定,這一生有沒有證得可以再觀察看看。現觀莊嚴論提到二十種證得道果聖者的分類,例如依初禪近分降伏欲界粗中細九品煩惱的不同層次,於見道位時獲證道果的不同差別,至於你提到的這類還要再觀察看看。
作者: smallkelp (小海帶)   2019-12-15 19:37:00
隨喜讚嘆討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