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87(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08-18 23:09:57
一、你是不起心不動念的這個心,看一切萬法都是幻相
  「二、緣理菩提心」,「此即密乘之勝義菩提心」。緣事菩提心主要講四弘誓願。有
事一定有理,理,密宗稱為勝義菩提心。「一切諸法本來寂滅」,這就是理,就是諸法實
相、真相。全宇宙,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就是諸法,就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能生的自性本來寂滅,所生的萬法當然也是本來寂滅,六根所緣的色塵、聲塵、香塵、味
塵、觸塵,起心動念第六識所緣的法塵。六根是能緣,境界是所緣,不但所生的萬法是寂
滅,能生那個六根也是本來寂滅。六根是物質,六塵也是物質,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間
根本沒有物質的存在。見性的人,大徹大悟的人他在禪定裡看到,不需要儀器、學習。所
以佛法的教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智慧。佛法修學主要的目標是叫你開悟。宇宙間真相八地
就可以看到,五十二階級最高五級都能看到,諸法實相,本來寂滅,看到本來寂滅。
他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確確實實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寂滅相。你
是不起心不動念的這個心,看一切萬法都是幻相。這個幻相佛講得很清楚,「一切法無所
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時候徹底放下了。法身菩薩的境界。實報土四十一位法身大
士統統看到諸法實相,就是清晰度不一樣。妙覺果位,甚至於連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
土)也是假的。《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沒有說實報土例外,實報土也在其中。
二、我們現前好像是真的這個世界,六根接觸六塵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
  實報土沒有生滅,它有隱現,有緣它現相,沒有緣它不現相,現相不能說它生,不現
相不能說它無。不管現相不現相,本來寂滅,這是真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到事實
真相,他就安住中道實相。安住就是他永遠不會起心動念,境界對著面前,他住在中道,
他住在實相裡頭。實相無相,實相無不相。實相無相是實相的體,實相無不相是實相起用
,就是隱現。中道實相跟中道實相能生萬法,都沒有起心動念,知道它畢竟空,不可得。
眾生迷在法相裡頭,不知道法性,迷於法性也迷在現相裡。迷就造業,起心動念、分別執
著是造業。不起心不動念,不造業了,他醒過來了,感得自性現相,就是能生萬法。無明
習氣斷乾淨,沒有了,它就不現。不現是什麼境界?常寂光,無量光、無量壽就是讚歎這
個境界。光壽是一不是二,光是就智慧說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他真知,法身佛。這
種智慧、德能、相好、神通,一切眾生個個具足。不但有情眾生具足,花草樹木,眾緣和
合而生起的現象,山河大地,凡是眾緣和合的眾生統統具足,一樁事情。
  量子力學家知道物質是精神在極高度頻率振動中產生的幻相,每一個波動就是一個畫
面,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前好像是真的這個世界,六根接觸六塵一秒鐘二千二百四
十兆。我們都把它當真。所以開悟的人、明白人、見到事實真相的人,知道一切諸法本來
寂滅,《般若經》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說得多乾淨。所以要放下,你
不放下就是迷,智慧、德能、相好、神通統統不能現前。智慧一定要定功,要回歸真心。
三、安住中道實相,中道實相就是這句佛號
  「清淨平等覺」就是真心。清淨心是剛剛接觸到真心,不圓滿;再提升,平等心;再
提升就是覺。到覺的時候定完全恢復,自性本定,自性裡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顯出來,就
是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究竟圓滿自性本定所現。如果自性沒有就現不出來,自性統統
有。真的假的、好的壞的,自性全有,隨著眾生的念頭它在變化。所以它非常不穩定,阿
賴耶識,妄想雜念太多,無量無邊,沒有恢復到自性本定。「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就是
自性本定。所以為什麼要修定?因為定是你本來的面貌。心動,動了是反常,心本來沒有
動,你為什麼要動它?這一動就叫無明,叫阿賴耶,這一動是妄心,這不是真心。所以十
法界裡面眾生真妄和合,一半真一半妄。
  真能現,妄能變。極樂世界殊勝在哪裡?同居土、方便土也是心現,沒有識變。佛說
法善巧方便,隨順眾生知見,所以給你說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緣理,四土三輩九品全
沒了,這是本來寂滅,哪裡有?你要執著個有,錯了,迷了。緣事菩提心是密宗講的行願
菩提心,這是修德,在修行過程中說的。緣理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果,修因證果,因
修滿了,果位現前,你看到一切諸法本來寂滅。你本無動搖的那個心現前就見到了,你就
開悟。這個世界裡老和尚距離我們最近,是我們最親切的好榜樣,自行化他,老實真幹,
要低姿態、要謙虛、要忍辱。老子有三寶,第一是慈,慈悲心;第二儉,節儉。所以老和
尚吃的是苦的,穿的是補的,在小廟沒人瞧得起,一生平安無事,天天增長道業。學佛目
的是要成佛,用什麼方法最好?一句佛號。成功失敗的關鍵在自己,老實、聽話、真幹。
我們要真學。我勸大家把這個光碟每天至少看三遍,一年不間斷,看上一千遍,你就明白
了。海賢老和尚一生是一部活的《無量壽經》,行持、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無量光壽!
我每天早晨拜佛,最後代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禮佛三拜求生淨土,希望一切眾生都
能夠往生淨土,都能夠快速的證得無上菩提。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
沒有,就是安住中道實相,中道實相就是這句佛號。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功德說不盡,它
是稱性的。於是乎,緣理菩提心跟緣事菩提心是一體的兩面,分不開家。
四、斷惡修善要非常認真的幹,不著相,著阿彌陀佛的相,好!
  「而圓成上求下化之願行,是為最上之菩提心」。安住中道實相不是什麼都不幹,上
求下化,幹!他不著相,他心裡只有阿彌陀佛,上求是阿彌陀佛,下化一切眾生,心裡還
是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個念頭,沒有妄想雜念。穿衣吃飯、工作、待人接物,心裡是阿彌
陀佛。除阿彌陀佛,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不妨礙上求下化,不妨礙生活工作、待人
接物,活活潑潑。決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心就是雜念妄想,緣理菩提心破壞了。
  「新羅元曉師於《宗要》論無上菩提之心曰:一者隨事發心,二者順理發心。言隨事
者:煩惱無數,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跟四弘誓願一
個意思。斷惡修善要不要做?要做,要做得很認真。為眾生,不是為自己。做得非常認真
,心裡乾乾淨淨,這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從理上講無作,從事上講真幹,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念佛人全心全意靠定阿彌陀佛。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這個法,老人家說:「
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這就靠定了。我們的根本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靠得住。
阿彌陀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法身如來,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知道。常常想著,
我們的警覺心就提升起來,決定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於此三事,決定期願」。一,
「初是如來斷德正因」,這就是煩惱無數,悉願斷之,是斷德。善法無量,願悉修之,這
是智德,「次是如來智德正因」。第三,眾生無邊,悉願度之,這是「恩德正因」。要不
要修?要修,要很認真修。斷惡不著斷惡的相,行善不著行善的相,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
相,就對了,這就是安住於中道實相。
不是說安住中道實相,惡也不管不斷,善也不管別修,眾生也隨他業報,這就錯了,
這完全墮落到凡夫。斷惡修善要非常認真的幹,不著相,著阿彌陀佛的相,好!決定不要
著世間相,絕不為名聞利養,更不可以貪圖享受。名也是享受,動這種念頭是輪迴因,你
斷惡是離三惡道的因,修善是想得人天福報的因,這錯了,與性德不相應,與六道輪迴相
應,造輪迴業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三德合為無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總為無上菩提
之因。因果雖異,廣長量齊,等無所遺,無不苞故」。因果雖然不一樣,斷煩惱是斷德的
因,修學善法是智德的因,度眾生是恩德的因,三德合起來就是無上菩提的果報,就是三
心,總為無上菩提之因,無上菩提是圓滿究竟回歸自性。因果雖然不一樣,下頭比喻,廣
長量齊,等無所遺,平等的,因果是一不是二。無不包故,世出世間一切法全在其中。
==
斷惡修善要非常認真的幹,不著相,著阿彌陀佛的相,好!決定不要著世間相,
絕不為名聞利養,更不可以貪圖享受。名也是享受,動這種念頭是輪迴因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08-19 00:4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8-19 16:46: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20-08-19 20:43: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