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百花叢中過 片葉不沾身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09-26 00:17:08
【學佛一定要捨棄家庭嗎?】
淨空法師開示:
記住佛教世世代代相傳的一個原則,我們要懂得本土化,要懂得現代化。
你看印度佛教傳到中國,為什麼在中國能夠生根、茁壯、開花、結果?就是它隨緣,恆順
眾生,隨喜功德。
其他宗教在中國都不隨緣,所以它傳得很辛苦,信仰的人不多。
佛法很快就影響整個中國,它隨緣。你在印度看出家人,真的是三衣一缽,到中國,穿中
國衣服,這隨緣,隨順中國人的生活習慣,這中國人喜歡。
所以佛沒有定法可說,佛沒有一定的形相,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心應量,他多活潑。
你喜歡聽什麼,他給你講什麼,理不變,方法有善巧,總讓你喜歡聽,聽得你很滿意。
這個本事了不起,活的,不是死呆板的。教你真正了解事實真相,心裡頭不染污,這叫真
放下,心裡頭真的沒有。
七情五欲可以接觸,心上沒有,真正修行功夫在此地。
真的把相擺掉了,那是錯了、偏了,沒有聽懂佛的意思,佛當年這樣做是表法,給我們後
世人看的,讓我們覺悟。那就是說出家人要像佛一樣,表法給在家人看,自己成就了,在
家人也都成就了。
在家人是不是一定要捨棄家庭?不需要,關鍵是心裡頭沒有,事上有,心上沒有,真放下

事上是形式,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是心理,心要清淨、要平等、要覺,不重視形式

但是業障習氣重的,形式也能幫助你心理,你在那個環境,不離開那個環境受它的染污,
你承受不了,你會受它影響。真正修養到不受影響了,沒事。
什麼時候不受影響了?大徹大悟,不受影響。
所以徹悟之後回到世間來,來幹什麼?來度眾生,來兌現你發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
願度」,你來兌現這一願。
樣子就像五十三參,《華嚴經》末後五十三參,那就是樣子,做給你看。
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這個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統統可以接觸,你沒有障礙,你接
觸只得利益,不受傷害,他傷害不了你。
反而怎麼樣?成就你真正的清淨平等覺,等於通過考試了。
你沒有接觸,假的,不是真的;接觸而後身心不染,那是真的,真清淨。
所以佛法是科學,它要通過實驗,沒有通過檢驗的不算數。
它有證,信、解、行、證,五十三參是證,讓你通過這個檢驗。
確實,你看參訪善知識,最後,這個經文有六段,我們講科,科判就是六科,最後一科「
戀德禮辭」。
表演的時候,我在這裡參訪,參訪完了離開了,對善知識禮拜,離開,禮辭;戀德是接受
他的檢驗,他的考驗我通過了。
辭是什麼?辭是不染著,是這個意思,心地清淨平等,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這叫辭。如
果把它放在心上,你就著了。
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過,「百花叢中過」,要有什麼本事?「片葉不沾身」,心地乾乾淨淨
,清淨無染,順利通過,這叫成佛了。
沒有經過考驗決定不行。所以從這一點,佛法是科學,沒有經過科學檢驗,不承認你。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七三集) 淨空法師主講
https://i.imgur.com/0ilMGwX.jpg
作者: Omitopho (pho)   2020-09-26 00:28:00
阿彌陀佛
作者: dxdx58 (^^)   2020-09-26 08:1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09-26 16:02:00
推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wLiu70   2020-09-26 20:10:00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作者: minpanda   2020-09-26 21:2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9-26 21:55:00
阿彌陀佛!
作者: mrwrong (風起)   2020-09-27 12:5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babypot (恰恰恰)   2020-09-27 19:15:00
阿彌陀佛 感恩老法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