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玅境長老法語珠璣系列(二)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1-03-06 21:46:31
法語珠璣:不忘出離心、菩提願
玅境長老 開示
在三十七道品裡面有五根、五力,我們就說這個 五根:信、進、念、定、慧。
初開始學習佛法,若是已經出了家而學習佛法,那應該說他已經對於佛法有信心了,應該是這麼說。不然的話,你對於佛法沒有信心,你肯到佛法裡出家嗎?肯受戒嗎?應該不是。怎麼說叫做有信心呢?就是明白了生死的緣起和涅槃的緣起,佛法就是說這件事,我們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你認可了、你忍可了這樣的道理,有了信心。
有了信心和沒有信心有什麼不同呢?有了信心的時候他就有願:我想要到聖人那裡去,我不願意做凡夫了!這叫做有信心。 你不高興做凡夫,這一念心非常值得讚歎,佛菩薩都會歡喜讚歎這件事。不願意做凡夫 ,那就是願意做聖人。願意做聖人,這是有願。你要有這個願:我願意做聖人,我不願意做凡夫 !
現在出現了一些令我歡喜的事情、令我不高興的事情,我心裡面這個願還在不在?你還在不在?你想要轉凡成聖這個願還在不在?如果你當前出現這件事的時候,你忘掉了你這個出離心,這個菩提心的願你忘掉了,也或者可以原諒這件事。你有五分鐘忘掉這個願可以原諒,如果十分鐘、十五分鐘、一個鐘頭、二十四小時、三天到七天,你這個菩提心還不出來,是不可以原諒了。
所以應該常常地如理作意,應該做這件事。常常如理作意你就不會忘掉出離心,那個菩提心你不會忘掉,它容易現起,容易現起來。容易現起來呢,這五根,有信心,就前面有個進(信、進、念、定、慧),就會修止觀了,自然是會做這件事。怎麼叫做修止觀呢?就是念、定、慧,就是所學習的三十七道品這個法門 。
我們現在學習《攝大乘論》,它主要是說「唯識無義」,「於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這叫做遍計執。說這個幹什麼?讓我們認識這是我們的錯誤,我們執著這個似義顯現起貪瞋癡,這是我們的錯誤。這是似義顯現,並不是真的,我們何必起貪瞋癡呢?何必這樣子呢?這樣子你有這個念,這個正念現前的時候,知道這是似義顯現,是唯識無義的,你從這裡修定慧。定慧,是你修成功了名之為定慧;沒有成功的時候,在學習用功的時候,就是止和觀,一個奢摩他、一個毘缽舍那,就是這樣意思。應該在這上要注意,時時地注意,時時不要忘掉這個出離心、這個菩提心,不
能忘掉它!若是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還需要有老師來教導我們嗎?我們當然是「以法為師」!這個《攝大乘論》就是我們的老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時時地學習這個《攝大乘論 》,時時地學習這個般若法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一切法是因緣生、是自性空,這是般若;唯識無義也是般若,這都是般若法門。常常地學習般若法門,常常地來改造自己,常常地要能到第一義諦那個地方去,不是停留在虛妄分別心而不到第一義諦那裡去 。 五分鐘可以原諒,你五分鐘這樣子可以原諒,說是多少天了你還在虛妄分別那裡,這是不可以原諒了!
=========================
心得:
不是解脫生死輪迴,就是在生死輪迴裡面。所以其實沒有什麼選擇,也沒有什麼退路,虛妄分別不去對治,現世聖道依舊路迢迢,臨終亦很難有把握能往生善處乃至佛土,所以要隨時提醒自己提起出離心、菩提心。惡法是我們生命的負擔,善法讓我們現世安穩,來生安樂。
境界給予我們考驗,但也感謝境界,很難想像一切平順的話,自己會願意修行。而越是能突破,越會感恩佛法的恩德,並往前跨一大步。
願疫情早日平息,藉由這次的因緣,也希望眾生能學習善法,從世間人天善法,到出世間三乘善法,法界有情早日成就菩提,阿彌陀佛!
作者: minpanda   2021-03-06 22:28:00
感謝分享!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1-03-07 21:44: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