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地藏菩薩滿願快,是什麼原因呢
夢參老和尚:
【善男子。假使有人。於其彌勒。及妙吉祥。並觀自在。普賢之類而為上首。殑伽沙等諸
大菩薩摩訶薩所。於百劫中。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於
一食頃。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
「善男子」,是佛稱呼無垢生天帝釋。佛對無垢生天帝釋說,假使有這麼一個發善心的、
想求解脫的男子,他在求解脫的時候,去求彌勒菩薩,或者文殊師利菩薩(妙吉祥就是文
殊師利菩薩),或者是求觀自在菩薩,或者求普賢菩薩,不止求一個兩個,像恆河沙那麼
多的諸大菩薩摩訶薩。
那麼多的菩薩要求好長時間呢?求了一百劫。你要是至心皈依這些菩薩,稱名、念誦、供
養,那麼,不如「於一食頃」——一食頃就是吃頓飯的時間,「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
拜供養地藏菩薩」。那麼他所求的願,能夠迅速地滿足,不需要一百劫那麼長的時間。
佛還怕無垢生天帝釋有所懷疑,就重新解釋一下:為什麼我這樣說呢?這是校量功德,拿
地藏菩薩和彌勒菩薩、文殊菩薩、觀自在菩薩、或者是普賢菩薩相互比較。要是比較的話
,求地藏菩薩願滿足快一點兒。什麼原因呢?
【所以者何。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令諸有情所願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如
是大士。為欲成熟諸有情故。久修堅固大願大悲。勇猛精進過諸菩薩。是故汝等應當供養
。】
「所以者何」,就是征問的意思。因為「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令諸有情所願滿足
」。就像如意寶珠似的;就像前頭所說的伏藏,他伏藏無量的願心。因為這位大士——地
藏菩薩,「為欲成熟一切有情,久修堅固大願大悲,勇猛精進」,他修的大願大悲、勇猛
精進,「過諸菩薩」,超過前面所說的彌勒、妙吉祥、觀自在、普賢。
「是故汝等,應當供養。」這句經文我們多解釋一下子。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彌勒
菩薩乃至於觀世音菩薩,這四大菩薩是我們最熟悉的——我們所學的法,在此土說,就是
娑婆世界,不是彌勒菩薩就是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
為什麼佛拿這四位大菩薩來比較呢?因為現在我們講的是《十輪經》,不是講《大般若經
》。要是講《大般若經》,只有妙吉祥菩薩,只顯文殊師利菩薩。如果講《彌勒上生經》
,只有彌勒菩薩。現在我們講的是《十輪經》,所以在講哪部經的時候,佛都要推崇哪一
位菩薩,拿其他菩薩來比,這就是顯,使你生起殊勝的心。因為眾生的心,分別心特別重
。哪一個功德大,他就找哪一個,他是這樣想的。
其實,求人不如求己,你應懂得這種道理。地藏菩薩跟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相比較,哪
個功德大的?文殊菩薩已經成過佛,現在還是佛,示現菩薩身的;觀世音菩薩也是過去成
過佛的,都是古佛。但是在凡夫心中,我們會生起分別心。在講這部經的時候,佛特別推
崇地藏菩薩,說他願力堅固,大悲心猛;觀世音菩薩,他是大悲觀世音,大悲心是一樣的
。因為我們現在學的是《十輪經》,所以佛特別推崇地藏菩薩的功德。
地藏菩薩所度的眾生、所去的地點,度眾生的處所是地獄,是三惡道。這一點就很殊勝。
難道觀世音菩薩不是嗎?我們放焰口的「面燃大士」,那位餓鬼不是觀音菩薩化現的嗎?
佛佛道同,並不是阿彌陀佛比釋迦牟尼佛高,也不是藥師佛比釋迦牟尼佛高。如果沒有釋
迦牟尼佛,我們也不曉得什麼叫《藥師經》、什麼叫阿彌陀佛。
有人念了阿彌陀佛,把釋迦牟尼佛都忘了。有人只曉得阿彌陀佛,連釋迦牟尼佛都不太熟
識。佛是不會有嫉妒障礙的,跟凡夫不一樣。我們會說:「我介紹給你,你竟然把我忘了
,你只念他,不念我!」那不叫佛。
我的意思是說,在讀誦這部經的時候,「至心歸依、稱名念誦、供養地藏菩薩」,因為地
藏菩薩堅固的願,勇猛精進,超過彌勒、妙吉祥、觀自在、普賢。佛也是誠實語,佛不會
說假話的。
但是在這部經裡頭他特別突顯地藏菩薩。要是講《地藏經》,連文殊菩薩、虛空藏菩薩、
觀世音菩薩,也都讚歎地藏菩薩。要是念《普門品》,你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那麼多的菩
薩,不如一食頃供養觀世音菩薩,意思都是一樣的。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座的道友有念《普門品》的,也有念《普賢行願品》的,如果
這麼一說,以為只要念《十輪經》就可以了——因為地藏菩薩的功德那麼大,都超過他們
,那就錯誤了。菩薩是一樣的,功德都一樣。這個菩薩,我們學到他一點點,就夠受用成
就了。
夢參老和尚《十輪經》
https://i.imgur.com/03tP5M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