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無我 活著的意義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21-04-28 10:53:26
※ 引述《a1258chen (reborn)》之銘言:
: 各位好
您好 :)
: 我大略可以了解
: 生活中的行為 如何受過去的習慣、心影響
: 受貪瞋影響
以下談說一二,聊作小小參考
1.從有切入
若有情覺知非依一切生滅相而自覺,那麼貪瞋癡是生滅相,生滅相非本覺知。
2.從無切入
若一切生滅相非關我者,則離一切生滅相,背而捨之,離相之向,則可通究觀相之覺。
佛,覺者也;非不覺,所以應當釐清「覺悟」了什麼而說無我、空性、般若等語。
: 而正念 可以停下這些
: 但 若是停下這些
: 好像自己也只是一具空殼
停不下的!若真的停下,則捨我愛執藏,等同殺破煩惱賊得證阿羅漢,超生度死也。
就是因為「深細我執」,而生命狀態習慣於與我痴、我見、我愛、我慢四大煩惱伴隨,
依現行的觀察力,沒有足夠的力量能夠觀察到五蘊深細境相,故佛建議修持戒定慧。
基本上,會有閣下您這樣的觀點,主要是因為生命沒有品嘗過「清淨」的滋味。
所以心行貪執(我執),認為例如身體、嗜好、美食、嫉恨、苦惱、寂寞等等,
都是自己習慣為我的生命特質,而不體驗知了何為「清淨」,沒體驗過所以難以知悉。
: 勉力專注在呼吸上
: 會有種 "我在幹嘛啊!?" 的感覺
: 不知道活著有什麼意義
所謂勉力專注在呼吸上,請問是怎樣的程度?
能否專注在呼吸上時,知息入息出,乃至風息與肉身四大互動作用,例如起暖;
專注之處能得知「離粗色相」的訊息,例如隨息入出,覺知循息而自見臟腑,
或鼻端之處依觀察漸漸入微而見白光等等。
若無法如此甚至更深入,基本上就是不夠專注,散心亂意,心不善觀察,心執愛肉身,
不得離肉身界之覺知,而深入細色,不解色蘊。
不解色蘊故,迷轉於色大變轉生滅,執諸色聚以為我,認為我有意義、
或無意義等架構於「諸色聚之體」後的堆疊,
如此迷情,如睡眠於夢幻之中,甚難寤脫也。
: 但 佛教的意思
: 似乎 人生本就沒什麼意義
: 意義都是人賦予的
既然所謂人生意義是人所賦予的,那同理也是人可以改變、剝奪的。
一味認為自我賦予自己人生有某意義,那是人定的。
如同夢中繪畫:無畫成時,說無畫不能執據而心空虛;
然而,畫成之後,認為畫好了一個作品,自心找到心之所向,不過本際夢幻。
何不醒過來?觀察思惟悟明終是夢幻,不受夢幻諸相生滅轉變而自遭迷惘,
虛受生死,而在虛妄生死境界中談說我樂、我苦、我不樂不苦等等哲想藝心。
: 雖似 啊!對
: 的確如此
: 但 又覺得不太舒服
回到閣下自己提到的專注在呼吸,說白了,不夠深入,所以知見層層不破。
如人間世,知見若破,則觀察深細可明達更深。一般世間人不知覺的,則能知覺,
因知覺而觀察更深細,這是最簡單的初步跨越。
更深,如四禪八定、解脫生死等等,即是所謂「次第方便」。
沒有現量證據,說實話,信力難生,遑論解行與證。
無我空性,離生滅相。大概以吾輩凡夫當前具備的體驗境界中,
思惟睡夢與醒寤兩者差別,可以比量推知仍受生死者、解脫無我者的差別。
: 不知是否有人可以指點一下
: 謝謝
不敢。
小小補充:
過去世少有修習,即便知見略能破俗,然而,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甘於生死者,
也是難有所修證,不厭生死總是因為貪愛,有貪愛總歸無明熾盛。
信、解、行、證層層都難,甘於生死而說服自己能貪樂又能修比較簡單,染淨不分,
所以越來越少有證達解脫之人,法衰在人不在法。
互勉互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