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宗喀巴大師 造論/見悲青增格西 教授
【《修次中編》亦云:「外境散亂既止息已,於內所緣,恆常相續任運而轉,安住歡喜輕
安之心,是名奢摩他(止)。即由安住奢摩他時,思擇真實,是名毗缽舍那(觀)。」】
藏文中,「止」有寂靜而住之意。《修次中編》亦云:修止的心,止息散亂於外境後
,於內所緣不觀察,令心恆常相續地住於其上。依此於身心產生輕安,是為奢摩他(止)
。於安住奢摩他時,以智慧思擇空性,即為毗缽舍那(觀)。「真實」:空性。
【《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盡所有
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此說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不分別住,名奢摩
他(止);思擇二境(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名毗缽舍那(觀)。】
「盡所有性」:除空性以外所有的法(即世俗諦)。「如所有性」:空性(即勝義諦)。
「無分別影像」:不分析的心現起的影像﹙總義﹚,是止(奢摩他)所緣。
「有分別影像」:有分析的心現起的影像,是觀(毗婆奢那)所緣。
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以不觀察、不分析而住,是名奢摩他(止);一再地思擇二
境,是名毗缽舍那(觀)。也就是,止、觀的差別,在於對內心的所緣境分不分析。
【《解深密經》云:「世尊,幾是奢摩他所緣?告曰:一種,謂無分別影像。幾是毗缽舍
那所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集論》於事邊際,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寂靜論師如前所說,止、觀皆能俱
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
性之觀。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即說名止,增上觀照即名勝觀。】
「幾是俱所緣」:有幾個既是止所緣,也是觀所緣。「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如所有﹙空性﹚與盡所有﹙世俗﹚。
寂靜論師也談到,止、觀都可以緣空性與世俗。所以止、觀並不是以所緣境而分,一
切法都可以是止的境,也可以是觀的境。
止、觀的差別在於,遮止心於外境上轉,並安住在內所緣上,即是止;於止的基礎上
,對其分析觀察,即是觀。
>>>>>
註:
[1] 有說:止的所緣是世俗諦,觀的所緣是勝義諦。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
止的對境,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二諦都有;觀的對境,也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二諦都有。『止』和『觀』不是由所緣區分,二諦隨一,都可當作是止或觀的所緣。『止
』和『觀』是從作業區分:『止』是不分析觀察的作業,『觀』是分析觀察的作業。
[2] 經論對讀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玄奘法師譯):「慈氏菩薩復白佛言:如世尊說,四種
所緣境事,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
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毘缽舍那所緣境
事?幾是俱所緣境事?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
。一是毘缽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決擇分中法品》(玄奘法師譯):「事邊際所緣者,謂一切法
,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一切法攝於二諦,世俗諦的盡所有性、勝義諦的如所有性)。」
《瑜伽師地論卷.攝決擇分中菩薩地》(玄奘法師譯):「奢摩他(止)所緣境事(
可以是二諦隨一),謂無分別影像(不分析的心現起的義共相)。毘缽舍那(觀)所緣境
事(可以是二諦隨一),謂有分別影像(有分析的心現起的義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