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達賴喇嘛:止觀的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0 19:53:34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教授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0-1講)
毗缽舍那自性(觀的性質),毗缽舍那(觀)是什麼呢?
如同前經《解深密經》裡面有說到,即前經云:「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之
前在奢摩他(止)的時候,已經獲得了身心輕安了,那是由止力而獲得的身心輕安,所以
「捨離心相」,捨離了心的這些種種的障礙,像是散亂或沈沒等。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所以針對之前所緣取的一個
善所緣,在此就不是安住在這個境上了,而是透過思惟觀察的一個方式。所觀察的境是什
麼?就是三摩地所看到的影像,來作觀察勝解。
什麼叫三摩地所看到的一個影像呢?像之前在奢摩他的時候,觀佛像的話,其實觀佛
像的這個心,並非是眼識,最主要是意識。眼識只是讓我們看到佛像而已,可是我們在觀
禪的時候,不是用眼識去觀的,是用意識去觀的。
所以當我們用意識去觀佛像的時候,他並非像是眼睛,可以直接看到佛像般的,他是
要透過佛像的影像,也就是之前所謂的「義共相」,一個類似佛像的影像,來間接的去緣
取佛像。
所以我們在修學禪定的時候,我們心的這個所緣境,所看到的是什麼呢?其實並非是
真正的佛像,我們讓心定在的那個像是什麼呢?是佛像的一個影像,類似佛像的影像,並
非是佛像本身,所以這叫做三摩地所行影像。針對這個影像來作觀察,其實這樣的話,也
是等於觀察佛像的意思。
「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能正思擇的意思就是思擇盡所
有性(觀察思惟所緣境的世俗諦性質),「最極思擇」就是思惟如所有性(觀察思惟所緣
境的勝義諦性質)。
所以無論是透過勝義諦(所緣境的如所有性)的角度,或者是世俗諦(所緣境的盡所
有性)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來作思惟,「周遍尋思」就是以尋來作思惟,尋的部分就是(
對於勝義諦或世俗諦)以總相來作思惟,「周遍伺察」就是(對於勝義諦或世俗諦)以別
相的部分來作思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巧
毗缽舍那。」
因為《解深密經》,非常明顯的從文義上直接的、非常明顯的說到了,毗缽舍那是觀
察(分析思惟觀察)的一種智慧,非常明顯的緣故,所以沒有辦法抵賴了。
這也是為什麼傳說中支那堪布,當然支那堪布有兩者,其實寂護論師(即靜命論師)
在世的時候,在桑耶寺就已經有了不動靜慮洲,那時候就有所謂的支那堪布,也就是從中
國來的出家人,被迎請到藏地。
因為他們那時候的修禪的一個方式是非常正確的,所以寂護論師並沒有排斥,並沒有
反對,或者是給予負面的評論,而且還歡迎來自中國的這種禪師,在桑耶寺裡面作觀修,
所以那時候的支那堪布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寂護論師,因為知道在將來,會有邪見的支那堪布,會造成聖教的危險,所以寂
護論師曾經有留下遺言說,如果在將來有邪見的支那堪布,來破壞聖教的話,可以到印度
去迎請我的大弟子蓮花戒來到藏地,破斥這種對於聖教的誹謗。
所以蓮花戒大師,他的老師都沒有阻擋的支那堪布,以及蓮花戒大師阻擋的支那堪布
,就有兩個不同的支那堪布了。所以一派是正派,一派是邪派的,我們要分清楚,不是所
有的支那堪布的見解都是錯誤的,也不是這樣子說,這個我們要知道。
所以傳說中,因為《解深密經》,它解釋得非常清楚的說到,以毗缽舍那來觀察慧。
此經宣說毗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傳說支那堪布見已謗云,所以這個具有
邪見的支那堪布,就看到《解深密經》之後,誹謗說:「此是經否,不得而知。」這是釋
迦牟尼佛說的嗎?我不敢相信,用足毀踏,於是用腳來毀踏。所以這個邪見的支那和尚,
不只他的見解有點偏邪以外,他連行為也是瞞邪惡的喔!看來好像是這樣子。
「因彼妄計一切分別皆執實相,要棄觀慧全不作意,乃為修習甚深法義,不順此經故
用足毀」,因為為什麼呢?這個具有邪見支那堪布,他妄以為所有的善惡的執取,只要執
取到境的話,都是屬於分別心,都是屬於真實執著,這就不是真正的觀慧,這就不是叫毗
缽舍那了。
(持邪見者認為)真正的觀慧要全不作意,完全沒有絲毫的作意,這才叫做修學甚深
的空性,他認為空性是什麼都不要想,什麼都不要作意。如果是這樣講的話,跟《解深密
經》所說的是完全相違的,所以他因為沒有辦法接受的緣故,所以用腳來毀踏。宗大師在
世的時候,有許多的論師們具有這種的見解,所以在此說到,現見多有隨此派者。
所以宗大師引用了無著菩薩所說的,聖無著說:「正思擇者謂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
擇謂思擇如所有性,以有分別慧作意取諸相時名周遍尋思,真實觀時名周遍伺察。」
尋謂粗思,伺謂細察,取諸相者非執諦實,是明了境相,由是思擇如所有性、盡所有
性,皆有周遍尋思及周遍伺察。所以無論是以總相而言,或是以細察而言,都可以從勝義
諦或世俗諦作觀察的緣故,所以在二諦的任何一諦,都有由尋而去思惟,或者由伺而去伺
察的,都是有的。
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宗大師所解釋的奢摩他(止)和毗缽舍那(觀)的內涵,絕非
是沒有依據的,有眾多的依據,不只是有佛親自所說的《解深密經》以外,也有慈尊菩薩
(即彌勒菩薩)所說的,還有這些大論師,在大論典裡面所說的內涵。
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盡所有性
、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
在此有說到了「有分別影像」,還有「無分別影像」。
也就是當意識(內心第六意識)去修學奢摩他(止)、毗缽舍那(觀)的時候,所觀
的這個所緣境,所產生的這個相是影像,就是義共相為主。
可是奢摩他(止)最主要是安住在這上面,它並非是作觀察的作用,它最主要是以專
注的一個作用。不觀察,只是很單純的讓自己的心定在,跟這個相黏在一起,定在這上面
,所以叫做無分別影像。因為他沒有作觀察的作用的緣故,所以這種的影像叫做「無分別
影像」。
「有分別影像」的意思就是說,像是毗缽舍那(觀),他不只是心已經定住在這個相
上了,他更是需要去觀察,更深層的去解剖這個境,它的存在性,無論是以世俗諦的角度
,或勝義諦的角度等,所以這一種的影像,叫做有分別影像。
在此分別的意思,當然「分別」這個字,它所詮釋的內涵也很多種:
一、像是愛恨親疏的這種分別心,在此說到一個分別,這個的話就是不應有的,這屬
於一種煩惱品。
二、如果我們講到根識,或意識的這種有分別、無分別心,那就不是要去斷除了。一
切的比量都是分別心,因為都是透過義共相所產生的一種意識,所以凡是具有義共相的識
,都是屬於分別心。
無分別就是不需要透過義共相去緣取境的,這種的像是根識,或是執取瓶子的根識(
如眼識)等,這種是屬於無分別心。
所以縱使是分別二字,可是它所要詮釋的內涵都不同,要看前後文我們才能夠知道。
三、在此的分別和無分別,都不是上述兩種的分別和無分別的意思,而是另外一種。
在此的分別、無分別的意思,只是很單純的,有沒有具有觀察作用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看
前後文來了解。此說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不分別住名奢摩他,思擇二境名毗缽舍那。
解深密經云:「世尊!幾是奢摩他(止)所緣?告曰:一種,謂無分別影像。幾是毗
缽舍那(觀)所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
作成辦。」
集論於事邊際,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寂靜論師如前所說止觀皆能俱緣如所
有性、盡所有性。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性之觀。
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即說名止,增上觀照即名勝觀。
事邊際所成辦的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說所緣取的內涵,都不外乎兩者,要嘛就是如
所有性,要嘛就是盡所有性這兩者。所以去觀待境的時候的角度來講的話,也是這兩者,
就是透過如所有性的角度去觀察,或者透過盡所有性的角度去觀察。
因為具有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這兩者的緣故,所以止觀的區別,並不是由說到了觀世
俗諦而說了止,觀勝義諦而說了觀,不是這樣子去區分的。因為有通達勝義諦的止,也有
不通達勝義諦的觀,所以勝義諦和世俗諦並非是止觀之間的區別。
止觀這兩者,所要緣取的境是相同的,都具有如所有性還有盡所有性,都具有勝義諦
也具有世俗諦,因為《解深密經》裡面有說到了,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
作成辦,而說到這兩者。因為它所緣取的事邊際有兩種內涵,一個是勝義諦,一個是世俗
諦。所以由此所成辦的內涵有兩者,就是世間還有出世間這兩者。
所以宗大師在此就說到了,所謂止觀兩者的差別,因為有一些人認為止是緣世俗諦的
,觀是緣勝義諦的。絕非是這種的區別,止和觀的區別不在於境上,而在於它本身的一個
作用。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若能止心於外境轉」而說到了止,由此之後而去產生的增
上觀照,即說名勝觀。
>>>>>
[1] 內心意識修習止、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