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kkdc (ykk)
2022-08-20 13:29:08摘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見悲青增格西教授
斷有很多層次。
(1) 第一種,如守十善業、斷十惡,發誓不殺生是斷了殺,這是一種斷。又如比丘是
圓滿一切戒、身三口四全部圓滿地斷一切惡。別解脫戒可以斷除其反面。
(2) 第二種,如外道會修止觀達近分禪,修粗靜相—觀欲界生老等粗相,將上二界視
為妙相,最後得正禪,這也是斷,因為會沒有貪嗔(欲界的貪嗔在上二界不會現行)。
又如菩提心很強時,對眾生會沒有嗔恨心(菩提心是由大悲引生希求成佛利益一切有
情離苦得樂的發心,緣眾生的慈悲心和瞋恨心相違),但不是真的沒有,不繼續修下去,
有一天還是會生出。
修世間道(世間禪定粗靜相道的四禪八定)、菩提心(由大悲引生希願成佛為利一切
有情的發心)會知道自己沒有嗔恨心,即使刻意去測試自己有無嗔心,也不會生出,但下
輩子不繼續修,仍會生出。
(3) 第三種是現證空性。先修止,在止的基礎上觀修空性。資糧道時了解空性,加行
道時以止觀雙運修空性,最後用現證空性之智斷煩惱。
所以有三種斷法:
(1) 一是持戒(受持別解脫戒),如比丘戒雖然有很多戒條,但二百多條都在身三口
四中,不會涉及意。因此,雖然心中很氣惱,但未動手就不算犯戒,動手就犯戒。
(2) 第二種,如修菩提心(由大悲引生為了利益一切有情希求成辦無上正等菩提的發
心),這就不是壓抑,是正面想法提升、負面想法沒有,但是這也不是完全斷。
(3) 第三種,是針對種子斷,如斷了分別煩惱(屬遍計我執煩惱),生生世世都不會
再有分別煩惱,斷了俱生煩惱某品(屬俱生我執煩惱),生生世世也不會有。
總之,歸類上,「斷」有三種,以戒斷除,以定斷除,以慧斷除。用語上都是「斷」
,但內容不一樣。
>>>>>
[1] 本文提到,戒定慧三者,有不同的斷除層次。戒學斷除最粗猛的身語煩惱,防護身語
造作粗猛的惡業;定學進一步降服內心裡的煩惱現行;慧學斷除最深細的煩惱種子。
[2] 所謂斷除,都是從內心意知上去做斷除,這樣的意知稱作能斷心,能夠斷除什麼呢?
例如,受持別解脫戒遮止身語的惡行,是由內心意知持戒的警策,而斷除身語惡行。
或如,修持禪定遮除煩惱的現行,是由內心意知專注緣一善所緣境,斷除煩惱現行。
又如,修持智慧斷除煩惱的種子,是由內心意知通達空正見的智慧,斷除煩惱種子。
[3] 身語意三門當中,顛倒心,屬於意知。能夠斷除顛倒心的非顛倒心,也屬於意知。
能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