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青增格西:中論-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14

作者: ykkdc (ykk)   2022-10-23 09:21:34
(接續前篇)
轉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摘自:《中論釋-正理海略講》見悲青增格西
寅二、破他生等之正理。分二:卯一、破其他三生;卯二、破四生之結論及斷諍。今初
破其他三生中(已經破除自生,其他三生:他生、共生、無因生),首先要破他生。
經論中有很多破他生的正理,佛護論師是根據《中論》第二十品:
「若有他生,則『是因』與『非因』將相同」來破除。
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也是用這個正理來破。《入中論》說:「若謂依他有他生,
火焰亦應生黑暗,又應一切生一切,諸非能生他性同。」
在《顯句論》中,也是用相同的理路,指出要去看《中論》第一品「諸法之自性……
」。
佛護論師這樣說:「無他生,以應一切生一切之故。」
(若用論式來表達是:「苗為有法,應該從自己的『是因』、『非因』產生自己(應
一切生一切),以有他生故。」)
清辨論師聽到這個時會想到什麼?
首先,一切是因、非因,不會生一切是果、非果,一切生一切不是事實,符合自己因
素條件的那些因才會生自己的果。若一切生一切,就會變成西瓜種子生大麥、大麥種子生
西瓜等。
其次,說無他生也不對。在清辨論師看來,他生是一定要有的,不可能沒有他生,所
以他就猜想:一定是無勝義的他生(無實有的他生)。
像《般若心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
這並不是在說沒有眼、耳等,而是說無實有的眼、耳等(勝義中實有的眼、耳等不能
成立),類似於此,
於是他就幫佛護論師加字,把「無他生」改成「非為勝義的他生」(或「無勝義的他
生」)。
也就是說,佛護論師說:「無他生,以應一切生一切之故。」
清辨論師看到的是「無他生,以一切生一切之故」,而這句話因(一切生一切)不對
,宗(無他生)也不對,一切生一切不存在,無他生也不存在。
所以他就把「以一切生一切之故」改成「以某些生某些故」,把「無他生」改成「非
為勝義的他生」。
清辨論師破佛護論師時說:
第一、你沒有講能夠打擊對方的應成及成辦內容的因,即沒有講到應成論式,也沒有
講到因明論式。
第二、若真的要講應成論式、因明論式,因與宗都要改,如此就與龍樹菩薩的意趣相
違。
應成論式是打擊別人的一種方法,因明論式是成辦自宗想成辦的方法。剛才那句,既
不是應成論式,也不是因明論式,所以要改變。
(清辨論師認為佛護論師也是承許他生的,但沒有講對)。
一切生一切不存在,應該是某一些生某一些。因改變了,宗(所立)也要改變,因為理
由相同。
「無他生」不存在,要改為「非為勝義的他生」。「非為勝義的他生」,就會拋出自
生、二生、或無因生。如此,宗就不是遮無,而是遮非,就會與龍樹菩薩的意趣相違。
總之,佛護論師說(應成):「應一切生一切,以他生之故。」因明論式是「無他生,
以非一切生一切故。」所以,佛護論師有講應成論式,也有講因明論式。
清辨論師說佛護論師沒有講,指的是沒有講正確的應成論式和因明論式。不是正確的
論式要讓它變成正確,但是變成正確時,宗就會變成遮非,有這樣的問題。
思考一下,為什麼有他生則一切是因、非因會生一切是果、非果?
此處「他生」是宗派間的名稱,並不是他生他,就叫他生。
因與果,對因來說,果是他,而不是因本身;對果來說,因是他,而不是果本身。這
邊講的他生並不是這樣的概念(一般概念的他生他)。
他生(這邊講的)是指自相有的因生自相有的果,他生是專有名詞,這個名詞來自有部
宗、經部宗、唯識宗、及中觀自續派的典籍當中。
也就是說,如果因為因與果不同,針對果來說,因就是他,所以是他生,這樣世間要
有他生的概念。若世間一般人有這樣的概念,那就不是宗義創造的一個名稱。
世間一般人的想法是像這樣:一個人種下一棵種子,辛苦澆水、施肥,後來長成大樹
。他見到那棵樹時,指著樹說:「這是我種的」。
事實上,他是種下種子,慢慢澆水、施肥,等到十幾年,才長成那麼大,而他說這棵
樹是他種。
同樣,母親只有一百五十公分高,兒子有一百八十公分高。母親還會說:「這是我生
的。」
我們明明知道我的手不是我,我也不是我的手;但手痛時,會說:「我的手痛。」用
手打人時,還是會說:「我打人了。」
所謂他生(此處講的他生),因必須要自相有,才能生出有自相的果,所以在一般世
間的想法中,沒有他生(自相有的因生自相有的果)的概念。
他生只是宗派間的概念,並非一般的概念。因此,執他生是實有執著,而且是分別的
實有執著(屬遍計的我執)。
龍樹菩薩說「無自生、無他生、無二生、無無因生」。
對此,應成派全部都可以接受。
自續派以下(包括中觀自續派、唯識宗、經部宗、毗婆沙宗)能接受無自生、無二生
、無無因生,不需要加字,但是不能接受無他生,因為在他們看來是有他生的。
所以「苗為有法,不是實有,以是無自生、無他生、無二生、無無因生故」,應成派
可以接受。
自續派以下因為主張有他生,所以要加上勝義(所破)的簡別,成為「無實有,以無勝
義的自生、他生、二生、無因生故。」加「勝義」一詞,是為了加在他生那邊。
(...待續...)
>>>>>
[1] 所有佛教內道(毗婆沙、經部、唯識、中觀)都不承許自生,但是自續以下承許他生
例如,唯識宗說依他起的法不是自生,而是依識體種子習氣而有,不是自己而生,故
唯識說依他起生無自性(無自生),又,唯識宗說依他起的法,勝義上不是外境有,追溯
"依他起"的"他",是依自相成立的內識(如阿賴耶識)而有,故依他起是自相有的他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