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大乘行者,大乘見道都屬利根的頓斷者,利根的大乘聖者道計有十個解脫道。
更正:大乘聖者道計有11個解脫道,見道1個解脫道+修道&無學道10個解脫道=11個解脫道
摘自:《地道建立》洛桑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大乘見道解脫道若予以區分,有大乘見道8智,這個也是在大乘見道解脫道的體性上
,以它的作用不同而給予8智不同的名稱,其實體性都是同一個。
8智與見道無間道的8忍,合起來就是一般所說忍智16剎那。8智的情況,跟前面8忍的
情況一樣是在同一個體性能夠發揮8個作用,所以安立8忍的名稱,大乘見道解脫道在同一
個體性上也有8個作用,所以安立8個名稱大乘見道8智。
小乘行者有漸斷所斷者與頓斷所斷者,而大乘行者並沒有漸斷所斷者,大乘行者一定
是頓斷所斷者,這區分要先知道。
如果照小乘漸斷所斷者,來正對治及斷除見所斷,就需要有16個體性不同的8忍8智(
8個見道無間道與8個見道解脫道),頓斷所斷者只要2個就夠了(1個見道無間道與1個見
道解脫道),不管是小乘的頓斷所斷,還是大乘的頓斷者都一樣,這個無間道(1個見道
無間道)就有8忍的作用,可以對治8個見所斷。
同樣的,如果是小乘的頓斷所斷,只要透過1個小乘的見道解脫道,就可以斷除8個見
所斷。大乘也一樣,只要透過1個大乘解脫道,就可以斷除8個見所斷。
亦即(頓斷者)見道無間道體性雖然只有1個,但是可以有8個不同的對治作用,見道
解脫道體性雖然只有1個,但是有8個斷除的作用。
「大乘修道無間道」就分布在十地。同樣的,「大乘修道解脫道」也分布在十地,「
後得位」也分十個,亦即有:十個無間道、十個解脫道、十個後得智。
大乘道的根本,在於行者心中的大悲心(欲令一切有情遠離痛苦的想法)及菩提心(
由大悲心引生為利有情願成佛的發心)。
但是在「大乘見道的根本定」或「大乘修道的根本定」的階段,並沒有特別去談大悲
心及菩提心。
這是因為,大悲心及菩提心的累積,主要是在「後得位」的時候,即在後得位的階段
,會透過大悲心及菩提心推動身口意的善行,去累積福德資糧。
而在根本定的階段,無論是大乘見道的根本定,或大乘修道的根本定,都是現觀空性
,主要是累積智慧資糧。
在根本定的階段主要是現觀空性,累積智慧資糧,在這個階段(根本定的階段),大
悲心及菩提心並沒有現行,雖然,大悲心及菩提心在根本定的狀態沒有現行,但是在整個
根本定階段,還是有大悲心及菩提心來攝持。
既然在根本定的狀態下是現觀空性,而大悲心、菩提心並沒有現行,又怎麼可以說由
大悲心及菩提心來攝持根本定當中現觀空性的智慧呢?
因為,當行者生起了無造作的菩提心(任運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發心)就入了大乘
道,以他心續當中的大悲心來講,就是希望一切的有情都能夠離苦,若以他心中的菩提心
來講,就是為利眾生願成佛,這樣的心態在他入大乘道就已經生起了。
他(生起任運菩提心進入大乘道的行者)所累積的,不論是空性慧(智慧資糧),或
透過身語意所累積的善根(福德資糧),都是為了這樣的目的(為了讓眾生遠離痛苦、為
了利益眾生而希求成佛)。
所以,即使在根本定當中(現觀空性的智慧當中),大悲心、菩提心沒有現行,但是
他一直都有這樣的心態,所以他入了根本定現觀空性,他所累積的善根也是為了這個目標
,雖然在根本定的狀態當中(大悲心、菩提心)沒有起現行,但是他還是朝著這樣的目標
在行,所以說大悲心及菩提心還是有攝持根本定智。
斷俱生實執(斷俱生我執)總共分十品,先分粗、中、細。粗當中又分粗粗、粗中、
粗細,粗粗又分粗、細,所以在粗品就分四個,中品分三個,細品分三個,總共有十個。
能正對治這十品俱生實執就有十個無間道,無間道的階段主要是正對治,一旦斷除了
就從無間道進入解脫道,所以正對治的階段就名為無間道,已斷除的階段就名為解脫道。
但其實,無間道及解脫道是同一座根本定。這十個(斷除俱生我執)都一樣,在對治
的時候是無間道,已斷除就到解脫道。從大乘修道解脫道的定義,就可清楚修道解脫道跟
之前的修道無間道是同一座。
見34頁第2 行:
「既是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大乘隨現觀,也是從與〔大乘修道解脫道
〕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修道無間道自己份內的障礙中脫離的無漏智」
——就是 (1-2)「大乘修道解脫道」的定義。
「從與〔大乘修道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修道無間道自己份內的障礙中脫
離的無漏智」,
可以改成:「已斷除〔大乘修道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修道無間道自己份
內的障礙中的無漏智」,
從這部分可以很清楚看出,解脫道與之前的無間道是同一座根本定,但是無間道的階
段只是正對治自己份內的障礙,到了修道解脫道的時候是「已斷除」或說「已從這個障礙
脫離」。
定義(大乘修道解脫道的定義)的內容,可以分二個部分:
(1) 既是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大乘隨現觀。
「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於『空性』(勝義理智量所通達的對境)」所指的,就是現
觀空性(現證空性的智慧即正式的道諦),
「大乘隨現觀」就是大乘修道。
這部分跟大乘修道無間道的第一部分是一樣,意即以此作為基礎,而跟大乘修道無間
道的差別,主要是在第二部分。
(2) 「是從與〔大乘修道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修道無間道自己份內的
障礙中脫離的無漏智」。
之前的大乘修道無間道是正對治,到了解脫道就不只是正對治,還要從自己份內的障
礙中脫離,脫離就是斷除。
從這裡也可以知道,大乘修道解脫道之前一定有大乘修道無間道,而且這個大乘修道
無間道是大乘修道解脫道直接的近取因,
亦即,修道無間道一定在修道解脫道之前,等於解脫道是緊接在無間道之後,這二者
(無間道與解脫道)一定是同一座根本定。
「無漏智」在此處即使不講無漏其實也沒關係,因為從第一部分「現觀空性」(現證
空性的根本定智)就可以了解,這樣的智(正式的道諦)是無漏智,所以「無漏」不加其
實也可以理解。
以大乘修道無間道來講有10個,大乘修道解脫道也有10個,大乘修道後得智也有10個
,這是沒有配合修道及無學道來看,就數量來講是這樣。
如果配合修道及無學道來看,大乘修道解脫道的第10個,其實是落在無學道(佛地)
,還有大乘修道後得智的第10個,也是落在無學道(佛地)。
即只有大乘修道無間道10個,全部落在修道,而大乘修道解脫道的第10個,及大乘修
道後得智的第10個,要歸屬到無學道(佛地)。
為什麼只有大乘修道無間道的10個都落在修道,而大乘修道解脫道的第10個及大乘修
道後得智的第10個會落在無學道呢?這可以從之前講過的部分來看。
當行者在大乘見道根本定當中,會先經過大乘見道無間道先對治見所斷(遍計我執)
,對治完之後,就進入大乘見道解脫道斷除見所斷,所以,在大乘見道解脫道所有的見所
斷煩惱障(遍計我執煩惱障)都斷完了。
斷完之後,行者會出定到大乘見道後得位的階段,過了後得位的階段再次入定,這時
候入定是為了能夠開始正對治粗粗粗品的修所斷(俱生我執),在還沒有辦法開始正對治
之前,都算是大乘見道。
一旦有辦法開始正對治粗粗粗品的修所斷(俱生我執),就進入大乘修道無間道(從
見道位轉移至修道位),而這個能夠正對治粗粗粗品的大乘修道無間道是落在初地。
一旦斷除了粗粗粗品的修所斷(俱生我執)就進入解脫道(屬於第一個大乘修道解脫
道),而解脫道(第一個大乘修道解脫道)是落在第二地(從大乘初地轉移至大乘二地)
。所以大乘修道的第一個解脫道是在第二地。
由此推到第十地的最後(無間道)是對治第十個細細品的修所斷(俱生我執),一旦
斷除完了就進入無學道(佛地)。
所以能夠斷除細細品修所斷的修道解脫道是落在無學道(佛地),即第10個修道(解
脫道)是落在無學道(佛地)。
因為在初地並沒有大乘修道解脫道(初地的根本定只有大乘見道無間道、大乘見道解
脫道,以及第一個大乘修道無間道),(第一個大乘修道解脫道)從第二地才開始有,所
以第10個(第10個大乘修道解脫道)就落在無學道(佛地)。
見34頁第 4 行:
若予以區分,有從第二地至第十地的 9 個修道解脫道。第10個修道解脫道是落在無
學道(佛地)。
雖然有初地的修道無間道,但是沒有初地的修道解脫道,原因是,與初地的修道無間
道在同一座根本定當中的解脫道是第二地的解脫道。所以初地沒有修道解脫道。
在大乘十地當中的初地,有大乘見道無間道、大乘見道解脫道及後得智,修道有一部
分(見道位轉移至修道位的第一個大乘修道無間道)也在初地,就是能夠正對治粗粗粗品
修所斷(俱生我執)的修道無間道也落在初地,除此之外(大乘修道位)都是在二地以後。
所以,當修道位的行者,能夠正對治粗粗粗品修所斷的修道無間道,是落在初地,但
這個(初地的修道無間道)很快就會進入解脫道,因為一旦他斷除了粗粗粗品修所斷之後
,馬上就進入第二地。
甚至可以說,初地有二個無間道、一個解脫道,二個無間道是大乘見道無間道及大乘
修道無間道,只有一個解脫道就是大乘見道解脫道。
其它二地到十地,都各只有一個無間道與一個解脫道,只有初地比較特別有二個無間
道。
(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