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kkdc (ykk)》之銘言:
: 先說佛法說的善、惡,比如我們現在人道,稱做善道,畜牲屬於惡道;
: 善惡道的異熟果報,怎麼來的?前生造業所感。
: 佛法對於善惡業,主要以十善業、十惡業說明。
補充:十善業道
摘自:慈悲心與空性 達賴喇嘛尊者
在這個世界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眾生,都是一致的欣樂厭苦。所有的生物乃至有
情眾生,對於他本身離苦得樂的方法,都是相順於他自己的能力而盡力去成辦的。
就人類來說,他的離苦得樂較之於其他生物,有什麼不同的特色呢?在厭苦欣樂上,
人與其他眾生是相似的,是一致的,但是,在離苦得樂的方法上,在致力於尋求離苦得樂
的方便上,人類卻與其他眾生有不同的地方,這是因為人類有特別的智力之緣故。
如果人類的智力,能夠善巧好好的運用的話,無可置疑的,可以成辦很多的離苦得樂
,相反的,如果人類的智力用在顛倒的地方,人類的痛苦會增多。不但如此,而且會危及
傷害到更多的生物與眾生。因此,人類雖具有智力,但不可以此為滿足,應該在正理正義
之上運用智力,這是很重要的。
然而如果我們要在正理正義之上,運用我們人類的智力的話,必須要具有利他增上的
心。因此之故,平常對於佛教教義的解釋,比如什麼是佛教心要?什麼是佛教精華?我是
出自於見與行而來解釋的。
我所謂的佛教的見與行,是指緣起見與無害行。
什麼是無害行呢?事實上它是以慈悲心做為攝持的動機而去行持的。如果能夠以慈悲
心去行持無害行,最好是能夠持利他,否則最起碼也不要傷害眾生。
其次,來說緣起見,為什麼我們需要行持無害行,其理由何在?並不是因為行持無害
行是佛陀所教示,是佛陀的思想,所以我們必須這樣做,不是這樣子的。
包括我們所要求的快樂,所要斷除的痛苦,這一切的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變滅的,
都是依著因緣而有,也因此我們要能夠離苦得樂的話,必須了知苦因何在,斷除苦因;在
了知樂因何在之上,取受樂因,這是基於緣起見的理由而行持無害行的。因此,我所說佛
教的心要是無害行與緣起見。
慈悲(屬無害行)跟空性慧(屬緣起見)是不可或缺的。大悲心,事實上是一種心識
(意知)的功德;而空性見,是一種內心(意知)對事物的看法和執持方式。
為此之故,龍樹菩薩的主要弟子聖天菩薩,在他所造的《四百論》中說:佛法是心法
。主要不是在於展示語業或身業,而是在於心。因此,如果能夠調伏心,就是修法,如不
能調伏心,就不是修法。佛的教說中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而佛在聖地印度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後,首先初轉第一法輪,講說四諦法輪,它的關
鍵何在呢?佛是基於緣起而說四諦的。
我們若進一步分析四諦的內涵,可知它有兩重因果。
以苦諦來說,我們所不要的痛苦,稱為苦諦。將之安立為果,而它的因是什麼呢?苦
果的因是什麼呢?是集諦。所以苦集二諦是一重因果。
再來是樂,我們所欲求的樂,這裡所說的欲求的快樂,不是一般有漏的、有缺陷的快
樂,而是一種痛苦根本去除的安樂,這是安立我們所要證得的果位,我們所要證得的目標
。證得的方便就是修學道諦。所以滅諦為樂果,而道諦為樂因,這又是一重因果。
四諦的內涵,如果我們要更詳盡、更詳細去探究的話,在十二因緣中有談論這個問題
。十二因緣從無明直到老死講的就是這個。因此我認為能夠在十二因緣之上,了解生死的
流轉次第,以及生死的還滅次第的話,對於四諦的了知會有特別的意義。
進一步來談什麼是四諦法門。凡是由集諦為因,所產生的一切有漏的、有缺陷的法,
都稱為苦諦。苦諦涵蓋三種苦,即:苦苦、壞苦、行苦。
三苦之中,希望脫離苦苦,這是有情界共然的。這是什麼意思呢?譬如說身體的痛苦
,這種現行的痛苦是一種苦受,而這種苦連畜生也是有的。
第二種苦是指壞苦,壞苦就是一般我們所視為有漏的、有缺陷的快樂,這是一種樂受
。一般凡夫都欲求得到這種快樂,更進一步對壞苦產生厭離,欲求得到捨受,即不苦不樂
受。佛教以外的外道也有這樣的欲求。他們經過禪定的修學,證得四禪天以上,進入等至
三摩地時,斷除壞苦,而得捨受。
第三種苦是行苦,事實上,凡是由煩惱與業所感召出來的,都稱之為行苦。這是沒有
自由的。行苦能夠完全根本斷除時,即稱之為解脫。
什麼是煩惱與業呢?首先說到業。業是一種因果法則,因果定律。換句話說,任何一
種果法,都必須觀待於因與緣而有,這種因緣果的定律與法則,是法爾如此的。
由造業者本身的動機,他的意樂之上,去造作一種樂行,我們稱之為業。所以造作業
的時候,如果這個業讓對方感到不安樂,當這個果報成熟的時候,自己也會得到痛苦感受
的果報。相反的,如果這個業在造作的時候,對方得到安樂,得到利益的話,以後自己也
會得到快樂的果報。所以凡是讓對方感到痛苦的,我們稱之為惡業,凡是讓對方跟自己感
到快樂的,我們稱之為善業。
再來談煩惱。由煩惱導生的業,與造業者的動機有很大關係。凡是造業者動機是惡的
話,就稱為煩惱,然而即使造業者本身的身口二行很壞,很不好,可是他存著一顆利他的
心,那麼這個業還算是善業。
同樣的,如果造業者的身口業行雖是非常良善,可是他是以傷害眾生為動機的話,這
還是要歸之於惡業。比如說以瞋心為動力,去造作任何的業,即稱之為惡業。
比如說以利他為動機,就好像父母、老師、朋友,對我們出之以嚴厲的語氣,對我們
教訓,雖然他的語業看起來是惡業,但事實上,他是以一種利他的心思來教訓我們,這種
我認為它可以安立為無害之行,是沒有傷害的行持。
相反的,如果造業者本身,是以欺騙、狡詐為動機的話,雖然嘴巴上講得非常好聽,
非常善巧,給人家東西,讚嘆人家,雖然業的作法看起來是好,可是心卻是不好的,這種
我認為可以安立為傷害之行。
而煩惱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必須好好的去觀察,這是很重要的。所謂煩惱可以這樣說
,凡是一種心生起來,會讓生起這個心的眾生,感到不安樂、不寂靜的,我們稱之為煩惱
。比如說瞋罣、貢高、我慢、妒忌、貪欲乃至慳吝,行者生起這種心的時候,這些心都稱
之為煩惱,那是因為這些心生起的時候,會讓我們生起不安樂。
一般而言,止、觀與勝觀,不只是佛教的教理,並不是只有佛教才提及,印度的外道
中,也有提到止與觀的內涵的。
現在我們所提到的是,為了能夠斷除能導出生死輪迴的愚痴無明,必須生起證得無我
空性智慧的智慧,所以在這之前必須修止。
可以控制心的時候,行者就能夠完全如意安住於要所辦的善業了,那是止的效用。因
此,我們說要得到俱量的止,要去成辦止,它的方便是我們剛剛提到的,來自於能夠斷除
昏沉掉舉的正知與正念力,也就是以正知、正念力去成辦「止」。
正知與正念的訓練,就來自於增上戒學。此中關於增上戒學,也就是別解脫戒,它有
幾項的分別,幾項的種類,可以分為出家的別解脫律儀與在家的別解脫律儀。在家的別解
脫律儀,也就是在家戒,有八觀齋戒與五戒;而出家戒有沙彌、沙彌尼戒,以及比丘、比
丘尼戒。
我們的大悲善巧世尊,為了能夠救護、救拔他教化的眾生,觀待他所要教化眾生的能
力根器機宜而施予不同的教誡。這一切教誡(不論出家的別解脫戒或在家的別解脫戒)的
根本在於斷除十惡業,也就是行持十善業。
什麼是十惡業?就是屬於身體的業有三種:殺生、偷盜、邪淫;屬於口〈語〉的業有
四種;就是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屬於心的業有三種:就是貪、瞋、痴。
在了知行持十惡業的過患,當有外境迫使你去造作十惡業的時候,心起一種防護的心
不去造作,這稱之為斷十惡業,也就是守護十善。能夠行持十善業的話,它的果報就是人
天的果報。事實上,別解脫律儀,它是一種出離戒,是一種救畏的戒,也就是說必須在出
離心的攝持上去防護守護這個戒,為了能夠得到解脫而持守的戒。
行者本身基於正知與正念,一直去觀察到底有沒有相違。如此,正知與正念就會愈來
愈廣增。也就是經由增上戒學的修學,可以廣增,可以堅固我們的正知力與正念力,進而
修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及增上定學的修學,就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住四正斷。而
於厭患三苦的行苦之上,升起欲求解脫的心,致力於增上三學的修學,這一點是整個佛教
宗派所共同一致的。
在增上三學的修學之上,能夠更進一步以大慈心、大悲心為攝持,為修學,要能夠完
全成辦所有眾生的離苦得樂,令眾生的痛苦完全去除,要安立這樣一個誓言,發下這樣一
個誓言,也就是說為了能夠成辦利他,完全能夠究竟徹底的,把所有眾生離苦得樂的責任
,完全承擔,行使利他之行。而行持的方便,就是要斷除自己的煩惱障、所知障,也就是
說我要成佛,換句話說為了利益眾生我一定要成佛,這就稱之為菩提心....。
(...下略...)
>>>>>
[1] 十善業道,攝於身語意三門,行持十善業道的身語意三門,又稱做三妙行
《雜阿含經》:「多聞聖弟子於空閑處、林中、樹下,作如是學,如是思惟(止觀當
中的觀,思惟觀察):『此身惡行,現世、後世必得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必當自生厭
悔,他亦嫌薄,大師亦責,諸梵行者亦復以法而嫌我,惡名流布遍於諸方,身壞命終當墮
地獄。』於身惡行見現世、後世如是果報,是故除身惡行,修身妙行,口、意惡行亦復如
是(除口意惡行,修口意妙行)。是名修習三妙行(即身語意三門行持十善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