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說:「發意欲求佛菩提(想成佛)者,諸欲求勝果(佛果),當發菩提心。」
: 大乘發心,發菩提心,菩提心欲求的是成佛,菩提心緣念佛果,以成就佛果為目標。
佛說,發意欲求佛果菩提,即是發菩提心,這樣的欲求,屬於善法欲。
辨析:善法欲的欲求,與對於五欲的欲求,並非混為一談
《佛說八大人覺經》:「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佛說,對於五欲塵,即色、聲、香、味、觸,貪求追逐五欲,則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應少欲知足。凡夫眾生多馳騁於五欲的追求、男女之欲的追求,而不趣向法義的欲求。
《大智度論》:「(佛果具有的)十八不共法,…七、佛欲無減者,佛知善法恩故,
常欲集諸善法故,欲(善法欲)無減,修習諸善法,心無厭足故,欲(善法欲)無減。」
相反的,佛說自己所以能夠成佛,是重視善法的價值,對於善法的欲求,心無厭足。
五欲應少欲知足,善法欲則無厭足。若於五欲心無厭足,於善法欲厭足,則成顛倒。
佛果十八不共法,講到佛不共聲聞獨覺二乘人的功德,佛教三乘行者都觀五欲過患,
並不希求五欲,然而,對於善法欲的希求,對於善法欲的心無厭足,則是大乘不共功德。
佛在經中訶斥小乘行者,於善法得少為足,而以焦芽敗種形容成不了佛果。菩薩戒提
到生起小乘般自利作意犯菩薩戒,忘失菩提心是利他發心而僅為自利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大乘行者,於五欲的欲求,少欲無為,而於大悲利他的欲求、於善法欲,心無厭足。
《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觀察眾生,無善法欲,而起大悲。」
普賢行願說:若虛空有盡,我願無盡。這種願欲,即是大悲心油然希求利他的願欲。
>>>>>
1.摘自:《攝類學》小理路—小因果單元 洛桑卻配格西教授 法炬法師翻譯
菩薩少欲知足,卻可以圓滿資糧,轉輪聖王的財富,比起菩薩的財富有極大的差別,
菩薩的財富,只有法衣、戒衣及吃用的資具,但卻可以圓滿布施度,而轉輪聖王雖然擁有
廣大的財富,卻無法圓滿布施度,這就是菩薩依於內在思惟和所依的對境,而有此差別。
2.《優婆塞戒經》:「眾生有思名為欲心,以如是欲善業因緣發菩提心,是則名為菩薩性」
當一位眾生,他的內在思惟,是緣於一切有情,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欲求善法,以這
樣的因緣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如此思惟發上品心、菩提心的欲求,是菩薩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