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三乘本一乘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23-11-25 22:19:22
※ 引述《fatalfeel2 (風在動)》之銘言:
: 釋佛說:「卡拉瑪人,對於心中的懷疑、猶豫提出質疑、猶豫是合適的。來,卡拉瑪人,
猶豫了許久,但身為正字正音魔人的我,還是忍不住想再重複說一次。
說的目的也只是希望提醒更多人重視。雖說是瑣碎小事,但畢竟精確程度有別。
「kālāma」的音譯不該是「卡拉瑪」。
如果依照乾隆《同文韻統》體系,是「嘎拉嘛」,莊春江用「葛拉嘛」,都好一些。
(但我還是覺得,最恰當的該是「迦羅摩」或「迦藍」。
今本《中阿含》用了「伽」字是早期誤用字,拿了濁音對清音。)
梵印語言(含巴利語)的塞音與塞擦音是四對立。
例如,
ka ㄍ kha ㄎ ga (勉強想像臺語讀瓦斯那個開頭) gha(這我們沒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CZ6ZQsx84#t=7m30s
上面這個影片是介紹 Hindi 語的,但梵印語言許多都這體系,巴利亦同。
他們的 ka 不是 ㄎ 而是 ㄍ。
我們現代華語是送氣與不送氣對立,
英語是清濁對立但清塞音在開頭經常送氣,
就給了我們一種錯覺,彷彿 k 是 ㄎ 而 g 是 ㄍ,
但這是錯覺。
英語 sky 的 k 就還是 ㄍ。
更不用說聽聽法語,p t k 不送氣的情況很常有。
但重點來了,
印度人最變態的地方是,
他們是 (清vs濁)X(不送氣vs送氣) 是四對立!
所以印度人的 p t k 對我們來說是 ㄅ ㄉ ㄍ。
例如一個媒體常犯的錯:
鳩摩羅什的姓,Kumāra,這個姓今天在印度還有。
(不過與鳩摩羅什未必同一家,就像我們滿街都有老張但這個老張那個老張很可能沒關係
。)
今天印度俗語尾音脫落變成 Kumār。
結果就有媒體翻譯成「庫瑪爾」。
庫他個頭!
人家印度人讀這個 Ku 就是 ㄍㄨ 的音哪來的庫!就是媒體不懂印度語言擅自用漢語式英
語讀法揣測的結果。
北京舊寫法是 Peking,最好是把這翻譯成「呸慶」啦!
當然,
學佛重在身心修行,確實不需要是搞語言的。
(而且我也相信佛陀的意思是隨各地語言傳教 —— 即便此段落有詮釋問題。)
但是這個小細節我覺得還是稍稍注意的好。
不要老是拿著自己的誤解,看到 k 就當成 ㄎ。
尤其這個段落在強調判斷力。
即便語言是世間法,但在水管上搜一下這語言怎麼讀,或許還是較認真的態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