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勤修戒定慧 熄滅貪嗔癡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3-12-28 11:53:27
【念佛持咒、拜佛誦經要這樣才能得到感應!】
◎宣化上人《楞嚴咒句偈疏解》
無明一生就背覺合塵,智慧一生就背塵合覺。
你在最初一念覺悟,發心要出家修行,千萬記住那一念。古人有句話:“學道不負初心,
成佛有余。”修行若不忘最初的一念心:為什麼要出家?為什麼你要修道?為什麼你要學佛
法?最初一念是最重要的。你若能不忘這最初一念,時時刻刻都記得,就能很快成佛。
為什麼你真的顯現不出來,就因為萬緣沒有放下。若能放下萬緣,沒有一種攀緣心,所有
有所求的心、爭心、貪心、自私自利的心都沒有了。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全體現,這時本
有的佛性,本地風光都現前了。
行菩薩道,圓成十地的功德,自最初發心修行。菩薩時時刻刻都是利益人,不是利益自己
。幫助他人還要沒有相,沒有執著,沒有一種貢高我慢的心,認為自己幫助人了,就有功
德。
菩薩沒有這樣的心,菩薩行所無事,無論做什麼事,過去就沒有了,這叫菩薩行。絲毫也
不執著,絲毫沒有施功報德的思想──執著我有功,希望別人報答我的德行,報答我的好
處,菩薩沒有這種思想。
修成百千種三昧,正定正受,就像火裡煉精金一樣:你若是真金一定煉得出來,若不是真
金便給燒化了。
念佛、持咒、拜佛、誦經要虔誠,懇切。念佛時要有懇切心,不念佛時亦要有懇切心。不
是說念佛時有誠心,不念佛時便散亂心。不論念佛、持咒、拜佛、誦經都要恭恭敬敬,沒
有絲毫放逸的行為,這才能得到感應。
時時刻刻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身口意三業時時要清淨才會相應。念佛、持咒、拜
佛、誦經都會有大的感應。如果敷衍了事、隨隨便便、馬馬虎虎的,你就是把喉嚨念干了
,頭叩破了,誦經拜佛都沒有感應,因為你心不誠。
心誠的人就不要在佛教裡討便宜,找好處。在佛教裡要吃虧,要利益他人,不是要他人來
利益自己;而是護持他人,不要叫他人護持自己──這是大丈夫所為,不要有一種依賴心

https://i.imgur.com/OnbjlK5.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