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心 佛 眾生 三無差別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4-02-18 19:42:15
: 補充:佛教內道宗義對"一切唯心造"的詮釋差別
(繼續延伸閱讀,上一篇第91講,本篇倒推回去第90講)
摘自:《入中論善顯密意疏》090 講解/卻配格西 翻譯/扎西老師 2021-01-09
【問:諸唯識師,以無“無方分之極微”,破彼極微所合成之外境。此理豈不能破無
方分之外境耶?答:非說正量不能破彼等,然破彼等不必無外境。】
一開始,這裡對於中觀自宗生起的疑問,就是:在唯識宗的宗義當中,他沒有承許有
無方分之極微(以無“無方分之極微”),是因為唯識宗他的宗義當中沒有承許無方分之
極微。因此,由無方分之極微所合成之外境也不存在。
所以,他說:「破彼極微之外境」(由無方分之極微所合成之外境),此理豈不能破
無方分之外境耶?即以這樣的正理──破外境有的正理,難道不能破無方分極微所成之外
境有嗎?
唯識宗來說,唯識宗承許諸法無外境,唯識的體性。主要依據三部教典,主要是《解
深密經》和《楞伽經》,以及《十地經》。
在這三部經典當中,《解深密經》、《楞伽經》的確是有直接在敍述當中提到破除外
境有的道理,並且說唯識的體性。《十地經》純粹是唯識宗將《十地經》解釋為無外境唯
識的體性。但是,唯識宗不管怎麼說,他都是依據這三部經典而來承許無外境唯識的體性。
一般而言,唯識宗在破除外境有的理路也是相當多的,其中有一個理路就是:藉由破
除無方分極微,也就是唯識宗在他的宗義裡面不承許有無方分極微,所以,由無方分極微
所積聚的粗體也就不存在。由無方分極微所積聚的粗體不存在的話,由無方分極微所積聚
的外境(外義)所成也沒有辦法成立。
所以,他的正理如何破除外境有呢?(1)先破無方分極微,說明無方分極微不存在
;(2)接著破除無方分極微所成的粗體也不存在,因此,由外境所成這一點,就沒有辦
法成立了。
前面在對於中觀應成自宗提出這樣的疑問以後,他說:「此理難道不能破無方分之外
境嗎?」
中觀應成如何回答?回答:「非說正量不能破彼等」,意即中觀應成自宗來說,並不
是說正量(量)不能破彼等(包含破無方分之極微),也可以破無方分極微所成之粗體,
當然也可以破無方分極微之外境。
所以,前面說「豈不能破無方分之外境耶?」是可以破的!非說量不能破無方分極微
之外境,然破彼等不必無外境(但是,破無方分之外境,不等於無外境)。
也就是說:我們要區分的是,中觀自宗來講,對於無方分之外境,和一般的外境,二
者是不一樣的。
中觀應成派不承許無外境,但不代表量不能破無方分之外境,因為中觀應成認為無方
分之外境不存在,但是,外境是存在的。
雖然在佛教內部宗義當中,可以說承許外境有的宗,除了毗婆沙宗、經部宗──聲聞
二部承許,還有在中觀宗裡面有隨經部行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他們都是承許有所謂
的外境有的宗。
但是,在承許外境有的宗裡面,毗婆沙宗、經部宗他們所承許的外境有是怎麼成立的
?一開始是有所謂的無方分極微。這個無方分極微非為根識所取的境。藉由最一開始的無
方分極微,漸漸地積聚以後,而形成粗體。這個粗體是由無方分極微所積聚的粗體。
當成為粗體以後,接著才能夠產生根識、根識才能夠執取。所以,由此才能夠產生根
識。僅僅只有無方分極微的時候,根識還沒有辦法執取。
這樣的承許就是經部宗、毗婆沙宗他之所以承許外境有的原因。這樣的承許也就是唯
識宗以他們的唯識正理所能夠破除的一個承許。
因為唯識宗藉由什麼樣的正理破除呢?就是一開始你所說的那一種所謂的無方分極微
,是不存在的。因為他藉由有方分之理而破彼無方分極微。如果無方分極微成立為有方分
的話,當然它就不會是無方分極微。如果不是無方分極微的話,由無方分極微所積聚的粗
體,也就能夠被破除。所以,無方分極微所積聚的外境有也就能夠被破除。所以,經部宗
、毗婆沙宗他們所承許的外境有是能夠為唯識之理所破除的。
包含隨經部行的中觀自續派來說,因為他承許有所謂的外境有(清辨論師承許外境有
),也是如同經部宗怎麼樣成立外境有存在的理由是一致的。
唯有中觀應成派是不同的。雖然中觀應成派承許外境有,但是,他的外境有,不是由
無方分極微積聚所成的這種外境有。他的外境有,是指由有方分之極微積聚所成的外境有
。所以,中觀應成派所承許的外境有,不會為唯識宗破除外境有的正理所破除,因為他跟
經部宗、毗婆沙宗所承許的外境有的理由是完全不同的,他是根源於他非自相成立的宗,
而承許的外境有,所以,不會為唯識所破。
所以,以中觀應成派的說法就是:唯識宗所謂的破除無方分極微的正理,是能夠破除
無方分極微及無方分極微所成的外境有。但是,不必破外境有,外境有還是存在的。因為
中觀應成派對於外境有的承許,並不是由無方分極微積聚而成的理由來說明外境有。如果
這個了解之後,接著他又說到:
【由此當知(由前面無方分極微的道理了解以後),雖破無時分之內識,及彼識所續
成之相續,然亦不必破內識也。】
同樣的,雖然破除無時分之內識──無方分極微被破除,這個不存在;同樣地,無時
分之內識,中觀應成派也不承許。
所以,雖然破除無時分之內識,並且由無時分之內識所接續而成的所謂的內識相續也
一併破除。因為無時分之內識不存在,當然無時分所續成的相續也不存在,但不代表中觀
應成派不承許內識。所以,說到「然亦不必破內識也」(不會因此就破除了內識)。
【他宗(唯識宗)意謂(從唯識宗的角度來說,在唯識自宗裡面,他的承許):若能
破無方分之外境,則亦能破於所見境不錯亂之根識。】
如果在前面提到:唯識宗的正理能夠破除無方分極微,所以,也能夠破除由無方分極
微所積聚之外境有,就能夠破於所見境(顯現境)有不錯亂的根識,這一點也能夠被破除。
意思就是說:因為外境有是不存在的,所以,顯現為外境有的根識就是錯亂識。所以
,說:於顯現境(顯現外境有)不錯亂的根識,這也是不對的。因為唯識宗認為根識顯現
為外境有這一點都是錯亂,因為外境有並不存在。
【錯亂根識既不能安立其境為有,故亦破其外境也。】
既然它是錯亂根識,它所顯現的就說明外境有是不對的,所以,它不能夠安立外境有
,因此,也能夠反過來破除外境有。
在大乘的宗義當中,唯識宗他承許無外境,所以,他必須要破除外境有,並且成立諸
法唯識的體性。對於這樣的一個宗,他除了依教典,還必須依正理,即需依教和理二者來
成立。
依教典就如同我們剛剛所引的,所引的三部經文當中,最主要其實是《解深密經》。
一般我們提到唯識宗在引《解深密經》的時候,就會想到《勝義生菩薩請問品》。此處有
關於在破外境有相關的經文,主要是出自於《解深密經》的《慈氏菩薩請問品》,《慈氏
菩薩請問品》有提到無外境的道理。
大乘宗義的特色就是除了依教典以外,它還必須要正理,並且要以正理為主(教跟理
二者當中又以理為主)。所以,他必須詮釋破除外境有的正理,才能說明為什麼他的宗是
認為無外境?
所以,最初唯識宗的開大車軌是無著菩薩。無著菩薩他要破除外境有,所以,在他的
教典當中,他就說明、闡述破除外境有的正理。
接著由他最主要弟子世親菩薩,世親菩薩所寫的教典當中,有關於破除外境有的正理
時,又跟無著菩薩所寫的破外境有的正理不盡相同,會有一些差別。我們現在在此處所提
到的:藉由破除無方分極微,而來破除無方分極微所成的外境有,最主要就是世親菩薩的
理路。
後來,世親菩薩的弟子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陳那菩薩。陳那菩薩在他的教典當
中,提到有關於破除外境有的正理的時候,又跟世親菩薩所說的不相同。
後來,陳那菩薩的追隨者法稱論師(因為法稱論師沒有直接依止陳那菩薩,所以,只
能說是陳那菩薩的追隨者),也就是寫《釋量論》的作者,他在他的教典當中所提到的破
除外境有的正理,也與上面所說的三位唯識宗的祖師們所說不相同。
以上總合起來,總共就有四家破除外境有的不同理路。
這一點就跟中觀應成派不同。譬如中觀應成派主要要破的是諦實成立,中觀應成派破
除諦實成立,他們所用的共通的理路,就譬如說:尋求假立義找不到等等,這些共通的理
路,可以說只要是中觀應成派智者,或阿闍黎們,都共通極成以這樣的正理來破除諦實成
立。
而唯識宗來講,他破除外境有的正理,不像中觀應成派一樣是大家共通極成的。因為
會有不同的理路。所以,假設你是一個學習唯識宗的宗義者,你要依唯識宗的宗義而修持
,這時候,想要找到一個唯識宗共通的正理來破除外境有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只能夠從各
家的說法當中去思惟、擷取。
另外,在中觀宗裡面還有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瑜伽行中觀自續派一開始就是靜命論師
。靜命論師稱為瑜伽行,是因為他在唯識宗以後,他的一些宗見,譬如認為無外境的承許
來講,是隨著唯識宗的承許。但是,他在微細所破方面,又如同中觀宗一樣就是要破除諦
實成立,所以,他並不會成為唯識宗,而是瑜伽行(唯識宗又稱作瑜伽行派),即隨著唯
識宗的中觀自續派。
靜命論師他為什麼在他的宗裡面會有跟唯識宗相順──一方面認為這個法它無外境,
但是,又認為這個法非諦實成立。
在無外境的承許上,(靜命論師)是隨順著唯識宗的承許,這是因為就他的法脈傳承
一開始是這樣的──最早無著菩薩他是唯識宗的開派車軌,這時候,他宣說了無外境,但
是,依他起、圓成實諦實成立的宗義。
無著菩薩將他所開創的唯識宗的宗義傳給他的弟子主要就是世親菩薩。世親菩薩當時
眾多的弟子當中有四位是最主要的,而且在各自的一方都是善巧者、智者。
其中在《現觀》方面有殊勝成就的,就是對於《現觀》相關理路以及教典非常通達的
就是聖解脫軍;第二位在量方面極為通曉的,就是陳那菩薩;第三位在律典方面極為通達
的,就是功德光論師;第四位在《對法》方面極為通達的,就是堅慧論師(或譯為安慧論
師)。主要就是這四位弟子,是在教典當中各方面都有他們各自善巧通達的部分。
我們剛剛提到其中在《現觀》的教典方面,極為通達的就是聖解脫軍,聖解脫軍是唯
識宗。聖解脫軍對於《現觀》的一些承許,以及《現觀》的宗相關的內涵,他再傳給尊解
脫軍;尊解脫軍再傳給勝軍;勝軍再傳給調伏軍;調伏軍就傳給我們所知道的靜命論師。
所以,靜命論師《現觀》的法派傳承是源自於唯識宗,所以,他的宗義裡面才會有所
謂的承許無外境的宗,所以,他在詮釋有關於《現觀》的教典當中才會有所謂的無外境的
宗產生,但是,他又接觸中觀宗,所以,他的宗義裡面微細所破的部分,主要又是依著中
觀宗來破除諦實成立。
中觀自續派當中就分為兩派:
(1)靜命論師(又譯作寂護論師),也就是瑜伽行中觀自續派。
靜命論師(寂護論師)瑜伽行中觀自續派,就由我們剛剛傳承法脈的述說就可以知道
:他為什麼叫作隨著唯識宗(隨瑜伽行),是因為他在承許無外境的道理上,是如同唯識
宗的;
中觀自續派另外一派就是(2)經部行中觀自續派,也就是隨著清辨論師的法派,他
如同經部宗、毗婆沙宗成立外境有的理由,所以,他承許外境有。中觀自續派裡面就會有
承許外境有、承許無外境這二派的承許。
中觀應成派來說,完全有別於其他的宗義,是因為他看到如果承許無外境的話,那麼
,就會產生自相成立的宗,因為無外境背後有一個自相成立的宗。所以,他基於不承許自
相成立,以及破除自相成立的宗,所以,他也不承許無外境,而承許外境有。
我們剛剛提到唯識宗「他宗意謂」這一段,就是唯識宗的承許。唯識宗認為既然根識
都是錯亂識,因為帶有外境有的顯現這一點是錯亂的。根識是錯亂識的話,怎麼成立外境
有?他沒有辦法成立外境有啊!
「錯亂根識既不能安立其境為有」就是說:唯識宗認為錯亂根識不能夠成立外境有,
「故亦破其外境也」,由此破除外境有。
【此宗則謂(中觀應成宗來說,在這一點上,他認為):錯亂根識,雖不能安立其所
量為真實有或諦實有,然安立其所量為虛妄,適成相宜。】
中觀應成派認為:錯亂根識是沒有辦法所量為諦實,雖然沒有辦法安立所量為諦實,
但是,他能夠安立所量虛妄,反而能夠成為助伴(即適成相宜),中觀應成派就是帶有這
樣的一個意趣而安立這個宗。
【此(在前面月稱論師的破唯識的意趣來講)亦是提婆菩薩之意趣(也是龍樹菩薩的
心子聖天菩薩的意趣),】
所以,也可以說:月稱論師的宗就是聖天菩薩的宗,是相同的。
【如《四百論》云:「謂一有一無,非真非世間。」】
這兩句來說是破唯識的。《四百論》是《中觀根本慧論》的釋論,但不是詞面上的釋
論,它是屬於內義上的釋論,也就是他主要是解釋內涵的。
問題在於龍樹菩薩他在寫《中觀根本慧論》的時候,他主要破斥的對象,就是外道,
再者是內道當中的經部宗、毗婆沙宗。因為他們是在中觀宗(龍樹菩薩開創中觀宗)以前
先形成的宗義,所以,當然他們的宗就會成為龍樹菩薩在《中觀根本慧論》當中主要針對
要破斥的宗。
唯識宗並不是在《中觀根本慧論》當中所破斥的宗,除非間接或附帶也有破斥到,不
然它不會作為主要所要破斥的宗。為什麼呢?因為在龍樹菩薩寫《中觀根本慧論》的時候
,無著菩薩並還沒有開顯唯識宗的車軌。也就是無著菩薩是唯識宗的開大車軌,可是在龍
樹菩薩時無著菩薩還沒有出現。
教典當中形容就好像某一個人他不在這個世間,他已經死亡,你沒有辦法殺害他。當
時沒有唯識宗的宗義,就好像某一個人已經死亡了,他不在世間,所以,你怎麼針對他的
宗義去破他呢?所以,是不可能!
後來聖天菩薩寫《四百論》。《四百論》大多的內涵來說,也是隨著《中觀根本慧論
》,他主要破經部宗、毗婆沙宗,並沒有破唯識宗。但是,唯一在《四百論》當中的這兩
句破唯識宗,即「謂一有一無,非真非世間。」這兩句是破唯識宗的。
在《四百論》提到「謂一有一無,非真非世間。」
此中「謂」是說:唯識宗的宗裡面提到:「一有一無」。「有」指的是有境、覺知自
性有,是「一有」;「一無」指的是外境所成名言無。所以,唯識宗的宗裡面提到:有境
(覺知)是自性有,但是,外境是名言無(外境不存在)──提到這樣的「一有一無」。
但是,這個「一有一無」的宗「非真非世間」,就是既非「真」,即指於勝義中無,
以勝義的角度來說,於勝義中無;但是,「非世間」是指也非於世間名言中有。
所以,既非於勝義中有,也非於世間名言中有。藉由後面兩句來破唯識宗他所承許的
宗──有境(覺知)自性有,外境有是名言無(外境不存在),這一點來說,是不應理的。
【此說“分別(區分)”心、境有無,俱非二諦之建立。故如是分別亦非龍猛菩薩所
許也。】
此說(以上在《四百論》當中說到)。「分別」如果譯為「區分」會比較好,因為譯
為“分別”,會讓人以為是分別心)。區分心和境有、無。因為上面有提到「心」是有自
性的,但是,「境」是無外境,或境是外境有這個部分是名言無。
所以,他說:區分「有境」和「境」的有、無,意思就是前面唯識宗會區分:心是有
自性的,而境是無外境,即區分心、境有無。
「俱非二諦之建立」就是說:從勝義的角度來說是不存在的;從世間名言的角度也不
存在,所以,叫作「俱非二諦之建立」。「故如是分別」(所以,這樣的區分)心、境有
無也不是龍樹菩薩承許的(亦非龍猛菩薩所許也)。
上面引的是《四百論》,所以,照理說只能說是不是聖天菩薩所承許的,而且聖天菩
薩和龍樹菩薩是兩個人,但是,因為聖天菩薩的宗完全隨著龍樹菩薩,所以,只要是中觀
宗的追隨者,都可以說他要追隨龍樹聖父子的宗。意思就是說:聖天菩薩及龍樹菩薩的宗
,在中觀宗來看,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才說:由成立了聖天菩薩有這樣的說法,也可以
知道龍樹菩薩,他也不會承許唯識宗所說的這種區分心、境有無的說法。
〔學員〕:我們剛剛提到應成派承許外境有,之前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就覺得應成派
許外境有是要特別說明它非是與心體性一的一個境、一個外境有。我們今天說它是非無方
分極微所成之外境有。
我之前學習到說:這一切法都是業及習氣所成,我想要先確定這是不是也是他承許的
?我們也學到一切法又是依靠因緣所成,這個都是我學習到的應成派的道理。
但是,當我們許外境有的時候,譬如執瓶眼知的生起,它的因是眼根和瓶。然後,眼
根要去取瓶的行相。這時候,你已經很確定瓶的行相,瓶會在你執瓶眼知之前已經有了。
然後,又要說服我自己去說:眼根也是業習氣所成、瓶也是業習氣所成,我這個執瓶眼知
也是業習氣所成,就覺得好像又會回到對於比如唯識的理解一樣。
因為雖然文詞上我們會說:它非是體性一,它應該不是體性一,你唯識承許它是體性
一。除了文字不一樣以外,對於它的理解,感覺會回到唯識的承許上面,不知道我要怎麼
去釐清,還是怎麼樣可以更清楚的確定,它不是體性一,它真的是業習氣所成,又可以離
體性一?
〔格西〕:首先三界可以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當中的情世間和器世間這一
切都是由業所成,業又是由心所造,所以,可以說整個情、器世間有關於這樣的承許來講
,可以說佛教內部的宗義是共許的。所以,首先對於共通承許的部分要先能夠了解。
對於內道共許,在佛教內部宗義當中最基礎的就是在經部宗、毗婆沙宗宗義的承許。
他們如是承許三界的作者是我們的心,這個在《俱舍論》當中就有明確的這麼說,因此,
有別於外道的承許。
外道來說,譬如數論派當中,有分為有神數論派(主張造物主的數論派)、無神數論派
(否定造物主的數論派)。有神數論派就會認為三界的作者是大自在天;無神數論派就會認
為三界的作者是共主(自性)。另外大多的外道承許常我,所以,是由常我而造作。
內道來說,有別於這些承許,從經部宗、毗婆沙宗就已經不同於外道,因為三界的作
者都是我們的心,心成為三界的作者才對。心成為三界的作者,這個共通的承許都一致,
一直到中觀應成派來講都承許我們的內心才是三界的作者,但是,在解釋的時候,比較細
的解釋方面,佛教的宗義當中就會形成各自的說法。
之前提到,以中觀應成派的承許、說法會提到一個喻,就是有餓鬼、天人、人,他們
共同在看一碗水的時候,各自所見的不一樣。餓鬼看這碗水時,會看成是濃血;天人看這
碗水是甘露;人看這碗水就是水,他們各自所見不同。
各自所見不同,它是怎麼形成的呢?天人在看這碗水,他會看成甘露,是因為第一個
他有殊勝的福德(善業習氣)之力所感得的,這是俱生緣──以中觀應成派的承許,福德
、善業是作為俱生緣。近取因是在境上,即這碗水的某一個部分。近取因是在這碗水的某
一部分,再加上天人過去所造作的善業這個作為俱生緣,兩者和合的情況下,近取因加上
俱生緣,所以,他才會看到這碗水是甘露。
同樣地,餓鬼來說,他看到這碗水是濃血,這是因為過去他所造作強而又大的惡業作
為俱生緣,同樣是在境上水的某一分作為近取因,兩者和合以後,所以,他看到的是濃血。
因此,承許外境有的宗,他之所以安立濃血、甘露的時候,他的近取因是放在境上的
,從喻的解釋當中,可以看到這一點。
如果承許無外境者,就像唯識宗,他也會解釋這個喻。但因為他承許無外境的緣故,
所以,他在解釋近取因的時候,並不會放在境上,他的近取因是放在自相續之上的習氣。
這就是承許外境有和承許外境無在解釋這一點上有很大的差別。
唯識宗在這個點上的承許,他會認為近取因是安立在內識之上的習氣。他主要依據二
部經典(三部經典當中的其中二部經典),就是《解深密經》、《楞伽經》。
因為在《解深密經》裡面有直接說到境、有境是體性一,並且遮遣境、有境體性異。
但是,對於成立境和有境體性一的道理,在《解深密經》裡面並沒有很詳細的說明。
在《楞伽經》裡面他提到:眼知會看見種種的色。看見種種色都是源自於他在內相續
的習氣醒覺之力所現的顯現。所以,在《楞伽經》裡面其實是以內識相續之上的習氣作為
近取因,唯識宗才會以這兩部教典作為他的宗義所依據的主要教典。
因此,可以說:承許無外境的唯識宗,他在安立情、器世間都是由識之上的習氣所生
。識之上的習氣所生,以他們的說法會說:阿賴耶識之上的習氣所生,他以這個作為近取
因而安立的,有別於承許外境有的,譬如中觀應成派的宗。
他(應成派)也承許情、器世間都是由習氣醒覺之力,所以,我們才能夠受用器世間
。由習氣成熟之力(醒覺),我們才能夠受用器世間,但是,在我們的識之上存放的業習
氣,它不會作為近取因,而是將它作為俱生緣。
這就是承許外境有和承許外境無,雖然共許器世間都是由習氣所生,但是,把它放在
近取因和俱生緣的說法是不一樣的。中觀應成派在安立近取因的時候,並不會如同承許無
外境的宗,都放在內在的堅固習氣來作為近取因。
每一個有為法來說,它都有它的近取因。譬如補特伽羅的施設處主要是身、心和合,
作為施設處,才能安立補特伽羅、我,所謂的我是指在身心和合的基礎上來安立我。
身、心來說,它各別的近取因是不一樣的。身的近取因是源自於父精母血,心的近取
因是過去生我的心、我的識的相續。所以,身心的近取因,因為它是各別而有的緣故,所
以,身、心是體性相異,因為在施設處裡面的身、心來說,是體性相異的,因為是源自於
不同的近取因。這樣的承許來說,完全有別於唯識宗承許無外境,它的近取因都安立在堅
固習氣的說法。
包含我們所受用外在器世間的種種,的確都必須依靠業習氣成熟之力我們才能受用,
但是,在提到有關於我們的習氣,都只是放在俱生緣,而不是事物的近取因。這就是承許
外境有的宗,在安立業習氣不會放近取因,而是放在俱生緣,這個說法和唯識宗的無外境
是不同的。
唯識宗因為認為外在的有為法,它的近取因都放在內在的習氣來安立為是近取因,因
此,他承許無外境,並且與內識為體性一。
中觀應成派來說,他承許外境有,所以,內在的習氣他不會放在近取因,而是放在俱
生緣,所以,境上各自還有它的近取因存在,因此,不會成為境、有境體性一。
【巳三、明說唯心非破外境。】
這個科判是要說明:當講到「唯心」的時候,並不是破外境有。
這個科判又分三個科判:
【午一、解《十地經》說唯心之密意。】
我們剛剛有說到唯識宗依《十地經》來承許他的宗,所以,要解釋說:在《十地經》
裡面提到:「唯心」,「唯心」的意趣是什麼?當講到「唯心」的時候,並沒有破除外境
有。
【午二、明外境內心有無相同,】
就是外境有、無,和有境的有、無,是完全相同的。
【午三、解《楞伽經》說唯心之密意。】
《解深密經》當中只有說到境、有境是體性一,並沒有成立為什麼境、有境是體性一
?《楞伽經》當中,以唯識宗的說法,就認為因為《楞伽經》裡面有提到:這些外在的法
的近取因都源自於內在的心,所以,境和有境是體性一。
因此,第三個科判就是要解釋《楞伽經》說唯心之密意,同樣地,解釋《楞伽經》說
唯心之密意,說明也不會因此就要破除外境有。
【初(解《十地經》說唯心之密意),這裡又分三個科判:
未一、以《十地經》成立唯字非破外境。】
佛在宣說《十地經》的經文裡面,的確有說到:三界唯心。三界唯心的「唯」字並不
是在破外境有,而是破什麼呢?
因為佛在宣說《十地經》之前,在當時印度有諸多的外道。譬如我們剛剛提到數論有
神派,他就認為三界世間是由大自在天作為造物主所造的,所以,大自在天是造世主。無
神派就認為是共主(自性)所造的,或有很多的外道承許常我。
對於世間形成的根源在當時有很多不同的宗教或宗義,百家爭鳴,因此,有很多不同
的承許。這些說法來講,都是不正確的,所以,到了佛出世的時候,衪在《十地經》裡面
就要說明:三界形成的根源,是我們的心,所以,衪說「唯心」。
「唯」字不是如同唯識宗你所說的在破外境有。這個「唯」字是在破外道所許的譬如
大自在天、共主、常我等,所以,才說以《十地經》成立「唯」字非破外境。
在《十地經》的後文當中就有清楚地說明內涵和道理。雖然你想要拿其他的經典,說
到:不僅《十地經》這麼說,譬如《楞伽經》、《解深密經》也這麼說。這時只能說你所
依據的其他經典是不了義的,不能拿來成立。
所以,在後面分三個科判當中,第一個(未一)是「以《十地經》成立唯字非破外境
」。《十地經》的前段(上部)經文當中提到「三界唯心」,這個「唯」字並不是在破外
境有。有關於「唯字不是破外境有」,而是如同剛才所解釋的是要破除一些錯誤的世間造
物主等等的說法。
在《十地經》下部(後面)的經文當中就有說明:「唯」字不是破外境有。所以,說
到:「以《十地經》」本身,是指《十地經》下部的經文,來成立上部經文所提到的三界
唯心的「唯」字不是在破外境有。
【未二、復以餘經成立彼義;】
除了《十地經》以外,再以其他的經典來說明「唯」字不是破外境有。
【未三、成立唯字表內為主。】
三界唯心的「唯」字來說,是要說明:以內在的心為主,所以,才要加上「唯」字。
今初(第一個科判):
【問(唯識宗對中觀應成派提出問難,所以,唯識宗說到):若汝怖畏世間妨難,雖無觀
察真實正理成立,而許有世俗者,亦應怖畏聖教妨難,而許唯識。】
意思就是說:在前面中觀應成派破唯識無外境時有提到:如果承許外境無,這樣一來
會有所謂的世間妨難。所以,有說到「汝可先與世間諍,後有力者我當依」。對於這個部
分來說,以違害世間名言的理由,而說明外境無是不存在的。
所以,現在唯識宗反過來問難他:如果你所謂的外境無不存在,是因為你怖畏世間妨
難,所以,「雖無觀察真實正理成立」意即雖然對於所謂的外境無不存在,你沒有一個能
夠觀察究竟義的正理拿來成立,僅僅只是因為說:怖畏世間妨難、怖畏世間妨難,所以,
不敢承許無外境,因此,就承許「有世俗」(指外境有)。你承許世俗為外境有,意思就
是承許外境有。
如此一來,「亦應怖畏聖教妨難,而許唯識」,你也應該怖畏,如果你承許外境有的
話,你會有違背聖教(佛經)的過失,所以,你應該承許唯識。也就是既然是唯識的體性
,那就說明外境無。所以,後面說到「而許唯識」的體性,無外境。
【就如同《十地經》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如同《十地經》說到:三界唯心的說法,首先就對中觀應成派提出這樣的問難。
上述是唯識宗對於中觀應成派提出的問難,這段問難非常的理直氣壯,對中觀應成說
到:你所謂的不許無外境,僅僅是因為你怖畏世間。如果你只是怖畏世間,所以,你不敢
承許無外境的話,你也應該不敢承許外境有。
為什麼呢?因為你承許外境有的話,你就會違背聖教(佛語)。為什麼呢?因為在《
十地經》裡面有提到「三界唯識」。而「三界唯識」就是無外境的意思。
當然中觀應成派答覆時會說:三界唯識並不是解釋為無外境的意趣,所以,你在引教
文的時候,是有顛倒扭曲了意趣,而來引三界唯識的這段經文。
後面就是回答──回答就是中觀應成派答覆唯識宗。
【答:佛所說經(此處是指《十地經》)如琉璃寶地,汝(唯識宗)不知彼是琉璃體(佛
所說的經就如同琉璃寶一樣,但是,你不知道它是琉璃的體性,即「汝不知彼是琉璃體」
),迷為實事識水(你把他誤以為是一般的水)。你認為「唯心、唯識」,所以,沒有外
境。今欲取彼實事識水,汝之智慧如未燒瓶,試為汲浸必當碎成百片,】
如果你要取水的時候,以你的智慧,就像瓶沒有燒好的情況下,要去汲取水的話,一
定會碎成百片。
【徒為知彼體者之所恥笑。】
知它是琉璃寶地體性的智者之所恥笑。
【此經密意,非如汝慧之所解也。】
《十地經》的密意,並不是如同你的這種智慧所能夠理解的。
【若爾,經義云何?】
所以,中觀應成派要來解釋,《十地經》的意趣到底是什麼呢?經義云何?接著就是
根本頌說到:
【頌曰:「現前菩薩已現證,通達三有唯是識,是破常我作者故,彼知作者唯是心。」】
「現前菩薩」是指六地的菩薩。現證空性的六地的菩薩,他能夠現證、通達三有唯是
識(三有輪迴的作者唯是自心),就是說:它唯是由識(心識)作為根源造作而成的。
提到「唯是識」的「唯」字,就像前面《十地經》說到「三界唯有心」。「唯」字是
「是破常我作者故」,也就是他是要破除三界的作者有所謂的常我為作者,所以,提到「
唯」字。
所以,「彼知作者唯是心」即三界的作者並不是常我,三界的作者是唯是心,即以心
、識作為最主要。後面解釋到──
【經說第六現前地,現證法界,由有思得一切種智菩提之心,故名菩薩。】
這是在解釋菩薩、或菩提薩埵的意涵是什麼?是指「由有思得一切種智菩提之心」,
所以,稱為菩薩。
菩薩來說,就是菩提思者──以藏文的詞義,叫作菩提思者。意思就是說:思得一切
種智菩提者(想要獲得一切種智的佛果菩提的有情),稱之為菩薩,叫作菩提思者。
【彼能通達三界諸有唯是識者,】
第六地的菩薩他能夠通達三界諸有(三界輪迴)唯是識(唯是心識作為造作者)。
【是令破除常我作者,通達世俗作者唯是心故。】
這樣一來,唯字就是要破有所謂的常我作為三界的作者,所以,通達世俗作者唯是心
,即他能夠通達“世俗作者”(三界的作者)就是心。
【彼菩薩能通達世間作者唯是一心。】
菩薩能夠通達世間的作者就是心。(世間三界的作者,唯一是心識,不是外道所說的
創世主、常我等。)
在解釋《十地經》,雖然包含《楞伽經》等經典的內涵來講,都提到三界唯心。這個
唯字來說,主要要遮除五相(五種):(1)常我──在這裡有提到的;(2)共主(自性)
;(3)大自在天──這個剛剛也有說到;(4)塵;(5)蘊。
所以,就是遮常我、共主、大自在天、塵、蘊,三界不是由這五相所造作的,而是由
心作為作者所產生的。最主要是要詮釋這樣的內涵,這個在《十地經》後面的經文,其實
都會一一地說明。
《十地經》的自宗裡面,他是要詮釋世間一開始有無明,接著造業,業的習氣放在識
之上,等到醒覺以後,才會成辦其餘的果位支,包含我們所受用的器世間。所以它的根源
都是源自於我們心的。只是要成立三界或世間的因是我們的心,它主體主要的因是源自於
我們的心,不是說三界都與內識為同一個體性,自宗(佛)的陳述,主要是要說明這個道理。
>>>>>
[1] 佛教內道宗義,有些承許外境有、有些承許外境無
佛教區別內外道的宗義,主要以是否承許四法印來區別內外道。
四法印當中,主要以「諸法無我」一印來區別內外道。又,小乘宗義對於諸法無我一
印,以人無我詮釋諸法無我,不承許法無我;大乘宗義不僅承許人無我,亦承許法無我。
佛教大乘宗義,包括唯識宗、中觀自續、中觀應成,大乘三宗都承許法無我,但是各
自對法無我有不同詮釋,其中,唯識宗說的法無我,即唯識無境(內心自性有而無外境)。
中觀應成則不如是,應成說的法無我,不是外境無,應成承許外境有,但是應成說的
外境有,不同小乘宗義毗婆沙、經部說的外境有,也不同大乘宗義隨經部行中觀自續說的
外境有。此處略述此理。又,相關也可見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破除唯識宗無外境的主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