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佛典當中,將十善業道稱作「非律儀非非律儀」。
: 「非律儀」指十善業道並非佛陀的制戒,然而,「非非律儀」指十善業道也並非不是
: 戒,十善業道也是一種戒,這樣的戒,雖然它不是佛陀制戒,但也是一種戒,屬於性戒。
補充:十善業道是性戒,屬法性之理,無論佛出世或不出世,此法性法爾、法如、法是。
所謂善因得樂果、惡因得苦果,由十善業、十不善業而致善、惡趣,此法性之理。
摘自:慈悲心與空性/達賴喇嘛尊者〈一九九七年蒞台弘法開示〉
我所謂佛教的見與行(見解即智慧,行為即行持),是指緣起見(智慧)與無害行(行持)
。什麼是無害行(不傷害他人的行為)呢?事實上,它是以慈悲心做為攝持的動機而去行持
的。如果能夠以慈悲心去行持無害行,最好是能夠持利他,否則最起碼也不要傷害眾生。
其次來說緣起見,為什麼我們需要行持無害行,其理由何在?並不是因為行持無害行
是佛陀所教示,是佛陀的思想,所以我們必須這樣做,不是這樣子的(佛教不是教條主義)。
包括我們所要求的快樂,所要斷除的痛苦,這一切的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變滅的,
都是依著因緣而有(一切有為法都是由因生果的無常法,果是隨著因而轉的),也因此我
們要能夠離苦得樂的話,必須了知苦因何在,斷除苦因;在了知樂因何在之上,取受樂因
,這是基於緣起見的理由而行持無害行的。因此,我所說佛教的心要是無害行與緣起見。
(註: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內、外道的教法,都談慈心、悲心、不要傷害眾生……,
這是共通的,但是,佛不僅開示不要傷害眾生,更進一步地把不要傷害眾生的原因說明清
楚,以緣起的見地(即了解空性的智慧)為根本,開示傷害的本質、因果的道理。
佛陀告訴我們,傷害行動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自己內心諦實執著(無明我執)的推動
,傷害了眾生,自他都會吃虧,為了避免這種傷害發生,所以必須將內心諦實的執著消滅
,而消滅諦實執著的方法也就變得十分重要,即緣起正理(由緣起的智慧斷除無明我執)。
了解諸法緣起的實相以後,因為知道錯誤行為的起因在哪裡,又會造成什麼結果,自
然會想斷除煩惱、修持對他人的慈悲心,是自然而然生起的,不是教條式的行為。
釋迦牟尼佛曾說:「對我的教法,你應該像煉金的師父一樣,去切、去燒、去磨,才
能試出是不是純金,不要因為我是佛而直接相信。」佛的意思是他所講的教法,弟子應該
在心裡推敲是否正確,磨練、測試,有了正確的了解,功德自然會在心裡面生起,佛法的
基礎建立在內在思考、判斷,不是盲信、人云亦云,智慧建立在對諸法實相的了解。)
更進一步說,無害行的精要內涵是慈悲心,緣起見的心要來自於(認識)空性(的智慧)
。因此,佛法的修學,慈悲跟空性慧是不可或缺的。
(註:佛教的慈悲行,建立在緣起見的智慧,即一般我們常說,佛教是悲智雙運。)
大悲心,事實上是一種心識的功德(大悲心屬於我們身語意的意知);而空性見,是
一種內心對事物的看法和執持方式(了解空性正見的智慧也屬於我們身語意的意知)。
為此之故,龍樹菩薩的主要弟子聖天(提婆)菩薩,在他所造的《四百論》中說:佛法
是心法。主要不是在於展示語業或身業,而是在於心(佛法的修行以內心意知為主要)。
因此,如果能夠調伏心,就是修法,如不能調伏心,就不是修法。佛的教說中提到: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而佛在聖地印度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後
,首先初轉第一法輪,講說四諦法輪,它的關鍵何在呢?佛是基於緣起而說四諦的。
我們若進一步分析四諦的內涵,可知它有兩重因果。
以苦諦來說,我們所不要的痛苦,稱為苦諦。將之(苦諦)安立為果,而它的因是什
麼呢?苦果的因是什麼呢?是集諦。所以苦集二諦是一重因果。
再來是樂(滅諦的安樂),我們所欲求的樂,這裡所說的欲求的快樂,不是一般有漏
的、有缺陷的快樂,而是一種痛苦根本去除的安樂,這是安立我們所要證得的果位,我們
所要證得的目標(滅諦的安樂),證得的方便就是修學道諦。所以滅諦為樂果,而道諦為
樂因,這又是一重因果。
四諦的內涵,如果我們要更詳盡、更詳細去探究的話,在十二因緣中有談論這個問題
。十二因緣從無明直到老死講的就是這個。因此我認為能夠在十二因緣之上,了解生死的
流轉次第,以及生死的還滅次第的話,對於四諦的了知會有特別的意義。
進一步來談什麼是四諦法門。凡是由集諦為因,所產生的一切有漏的、有缺陷的法,
都稱為苦諦。苦諦涵蓋三種苦,即:苦苦、壞苦、行苦。
三苦之中,希望脫離苦苦,這是有情界共然的。這是什麼意思呢?譬如說身體的痛苦
,這種現行的痛苦是一種苦受,而這種苦連畜生也是有的(畜生道眾生也想擺脫苦苦)。
第二種苦是指壞苦,壞苦就是一般我們所視為有漏的、有缺陷的快樂,這是一種樂受
,一般凡夫都欲求得到這種快樂(例如榮華富貴)。更進一步對壞苦產生厭離,欲求得到
捨受,即不苦不樂受。佛教以外的外道也有這樣的欲求。他們經過禪定的修學,證得四禪
天以上(四禪至無色界),進入等至三摩地時斷除壞苦,而得捨受(外道也想擺脫壞苦)。
第三種苦是行苦,事實上,凡是由煩惱與業所感召出來的,都稱之為行苦,這是沒有
自由的。行苦能夠完全根本斷除時,即稱之為解脫(佛教講的知苦,主要是認識行苦)。
什麼是煩惱與業呢?首先說到業。業是一種因果法則,因果定律(法性之理)。換句話
說,任何一種果法都必須觀待於因與緣而有,這種因緣果的定律與法則,是法爾如此的。
由造業者本身的動機,他的意樂之上,去造作一種樂行(由內心的意樂動機而去推動
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業。
所以(內心意樂動機)造作業的時候,如果這個業讓對方感到不安樂,當這個果報成
熟的時候,自己也會得到痛苦感受的果報。相反的,如果這個(內心意樂動機推動的)業
在造作的時候,對方得到安樂,得到利益的話,以後自己也會得到快樂的果報。所以凡是
讓對方感到痛苦的,我們稱之為惡業,凡是讓對方跟自己感到快樂的,我們稱之為善業。
再來談煩惱。由煩惱導生的業,與造業者的動機(內心的意樂動機)有很大關係。
凡是造業者動機是惡的話,就稱為煩惱,然而即使造業者本身的身口二行很壞,很不
好,可是他存著一顆利他的心,那麼這個業還算是善業。
同業的,如果造業者的身口業行雖是非常良善,可是他是以傷害眾生為動機的話,這
還是要歸之於惡業。比如說以瞋心為動力,去造作任何的業,即稱之為惡業。
比如說以利他為動機,就好像父母、老師、朋友,對我們出之以嚴厲的語氣,對我們
教訓雖然他的語業看起來是惡業,但事實上,他是以一種利他的心思來教訓我們,這種我
認為它可以安立為無害之行,是沒有傷害的行持。
相反的,如果造業者本身,是以欺騙、狡詐為動機的話,雖然嘴巴上講得非常好聽,
非常善巧,給人家東西,讚歎人家,雖然業的作法看起來是好,可是心卻是不好的,這種
我認為可以安立為傷害之行。
而煩惱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必須好好的去觀察,這是很重要的。所謂煩惱可以這樣說
,凡是一種心生起來,會讓生起這個心的眾生感到不安樂、不寂靜的,我們稱之為煩惱。
比如說,瞋恚、貢高、我慢、妒忌、貪欲乃至慳吝,行者生起這種心的時候,這些心
都稱為煩惱,那是因為這些心生起的時候,會讓我們生起不安樂。
其次,如果痛苦的核心根源在於煩惱的話,到底煩惱能不能根本斷除?雖然煩惱生起
的時候會讓心不安樂,可是當究竟去作觀察的話,可發現煩惱的根源主要是來自於顛倒的
心(即無明我執),是錯亂的心而導致的。比如說我們中國的法師有些人在修「我」,在
觀察我,檢視我何在?什麼是我?在觀察這個我時,發現我是找不到的,是無自性的。
但是我們在找我的時候,找不到我,是不是就是沒有我?不是的,不是沒有我,而是
沒有一個獨立自主的我(佛教說無我不是說沒有我,有我,但我的存在方式是無自性)。
(...中略...)
要得到俱量的止(禪定),要去成辦止,它的方便是我們剛剛提到的,來自於能夠斷
除昏沉、掉舉(等五蓋)的正知與正念力,也就是以正知、正念力去成辦「止」(禪定)。
正知與正念的訓練,就來自於增上戒學。此中關於增上戒學,也就是別解脫戒,它有
幾項的分別,幾項的種類,可以分為出家的別解脫律儀與在家的別解脫律儀。在家的別解
脫律儀,也就是在家戒,有八關齋戒與五戒;而出家戒有沙彌、沙彌尼戒,以及比丘、比
丘尼戒。
我們的大悲善巧世尊,為了能夠救護、救拔他教化的眾生,觀待他所要教化眾生的能
力根器機宜而施予不同的教誡。這一切教誡的根本在於斷除十惡業,也就是行持十善業。
什麼是十惡業?就是屬於身體的業有三種:殺生、偷盜、邪婬;屬於口〈語〉的業有
四種:就是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屬於意的業有三種:就是貪、瞋、痴(邪見)。
在了知行持十惡業的過患,當有外境迫使你去造作十惡業的時候,心(內心意知)起一
種防護的心不去造作,這稱之為斷十惡業,也就是守護十善。能夠行持十善業的話,它的
果報就是人天的果報。事實上,別解脫律儀(佛陀制戒),它是一種出離戒,是一種救畏的
戒,也就是說必須在出離心的攝持上去防護守護這個戒,為了能夠得到解脫而持守的戒。
(...下略...)
>>>>>
[1] 戒是遮止,總的來說,十善業道遮止身三(身的三種惡行)、語四(語的四種惡行)、意
三(意的三種惡行)的十種不善,如《大智度論》云︰「十善(十善業道)為總相戒。」
十善業道屬性戒,即善因得樂果、惡因得苦果的法性之理,佛制別解脫戒不違性戒。
[2] 十不善業道的貪瞋癡,和一般說三毒煩惱的貪瞋癡,二者指涉範圍不同。
尊者提到,十惡業的貪,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想要奪取為己有。十惡業的瞋,想要傷
害別人,並非只是一種生氣或只是瞋怒。十惡業的癡,是毀壞因果(撥無業果)的邪見。
(註:三毒煩惱的貪瞋癡更深廣,例如欲界的貪嗔,證得三果斷除五下分結才沒有,
整個三界的貪瞋癡要證得四果才能夠斷除。十不善業道的貪嗔癡,是指會墮三惡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