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養生
雖然佛法的目的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覺悟真理,但在達到目標之前,眾生就可以在
日常生活中,因為修習佛法而得到利益,養生健康就是其中之一。
禪修,又稱為冥想,是佛法經常使用的修行技巧;它的作用是讓心安定下來,使思考
更加的清晰、準確,進一步才能開發出覺悟的智慧。同時,經過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禪修
能使人的血壓穩定、免疫力增加、調節自律神經。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進行禪修不像
吃藥或運動,在短時間裡就能看見身體的變化,最好能養成每天禪修半小時至一小時的習
慣,長期下來,我相信一定對健康有幫助。但是,別忘了不論健康不健康,人終究會老去
、會死亡,禪修的主要功能,是在使眾生得到智慧,脫離生老病死之苦,不僅僅侷限在使
我們身體健康。
布施,是佛法中消除貪念的一種方法,也能替修行者培養福報;然而,布施除了能培
養不慳貪和福報之外,還能使人心情愉快。俗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當我們知道別
人因為我們的布施,而能夠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或得到渴望已久的事物時,我們的心情自然
就會覺得愉快。經常處於心情輕鬆愉快的狀態中,當然對健康有幫助。但是我們也應該知
道,布施的最高境界是「不求回報」;看見別人有困難,幫助別人脫離痛苦,是人的本性
,得到的利益是附加的。單單為了得到健康而去布施,對佛法來說,是一種浪費。
素食,是漢傳佛教出家人的一種傳統,藉由限制自己不吃眾生的肉來培養慈悲心,犧
牲其他眾生的生命,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怎麼說也無法心安理得。現代醫學研究指出
:許多文明病都是食用太多的肉類(包括海鮮、魚肉)所造成。尤其現在許多的肉類都含有
抗生素和各式各樣為了大量生產而注射的激素、藥物,吃下這些肉類後,同時也吃下了會
傷害人體的這些化學物質。吃素食就能避免這個問題,而且能減少飼養這些動物所造成的
環境汙染。
戒瞋,就是不生氣。當事情和我們預期的情況不相同時,我們就會生氣。為了得到平
靜的心來幫助我們修行,佛法要求修行者要戒瞋;隨時隨地警覺自己有可能要生氣了,然
後適時運用方法消除憤怒。根據現代醫學研究:人們在生氣的時候,會分泌過多不利於健
康的激素,所以經常發脾氣和處於極度憤怒的狀態,是會損害健康的。對付憤怒的最佳方
法就是培養慈悲心,把眾生都視為自己的親人,想讓他們都離苦得樂,自然就能消除憤怒
。
佛法所提倡的簡樸生活,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確的健康行為和判斷。當
我們得到健康的身體之後,應該要更加精進的修行,直到永遠脫離生老病死,才算得到永
遠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