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老一輩說有地獄是真的嗎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24-09-15 17:52:00
※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 陰陽互變的太極,這是色界發生的境界。
: 陰陽不測的無極,這是無色界 空無邊 識無邊 的太一境界,體會一切為一,無亦為一。
: 無色界 無所有 非想非非想 的太玄境界,體會一切皆無,無以為無。
:
: 以上都還有自性時間的體驗束縛,還有自我執著。
: 無餘涅槃則是究竟解脫,完全沒有束縛,連心的束縛也沒有。
:
抱歉,前文關於自性時間沒有精確說清楚,有所誤差,所以再補充說明。
自性體驗是為一的太一境界,這是絕大多數宗教的至高無上體驗境界,止於識無邊處。
識無邊處以上的 無所有處 及 非想非非想處 的體驗,就不是自性,而是什麼都沒有。
即使這樣,其自我生命還是會有時流存在,體驗到超越自性的更高生命存在。
十二緣起(人間生命的緣起)的開始,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其中的 識 是從 識無邊處 開始,行 就在 非想非非想 到 無所有,名色 落入 色界。
輪迴生命死亡的最後一念到新生命的最初一念之間,在生命轉換之間,
舊生命的世界結構會完全消毀,再產生新生命的世界結構,就有十二因緣的前半部份。
為什麼佛陀講五蘊是 識行想受色,而講十二因緣卻將 行 排在 識 之前。
因為 非想非非想 及 無所有 對於識的境界狀態,不是一般經驗方便說明。
一般人對於 識 的狀態,要落到 識無邊處 才會容易理解相應體驗。
因為 識無邊處 的體驗是最崇高的太一意識(心靈、自性),可對應一般的唯一自我體驗。
一般人容易理解體驗他自己的小我心識,到 識無邊 的崇高大我心識,從小一到大一。
但 非想非非想 及 無所有 的體驗卻是全無,太一心識沒有了,但仍有時流(行)。
其實這不是識沒有了,而是慣常體驗到的識的太一型態沒有了。
現在因為有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的觀念,較容易比喻解說十二緣起這種 行 的狀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4%9A%E4%B8%96%E7%95%8C%E8%AF%A0%E9%87%8A
十二緣起 識 及以下,就是 識無邊處 及以下,是一世界(多世界可能中的單一世界)。
十二緣起 行 ,就是 非想非非想 及 無所有 ,是可涉多世界(無窮的單一世界可能)。
每個單一世界都是相關生命宿世因緣選擇的輪迴世界,這樣天神自己是無,不受一所限。
所以祂可以有能力選擇不同的輪迴生命世界,就是祂可以改變祂所見的輪迴世界過往因緣
,就是祂可以改變眾生的過去因緣(因為祂是無而不在其中),選擇祂想要的輪迴世界。
可是這樣改變,可能導致祂的因緣在原來世界斷滅,就是祂的輪迴生命在原有世界消失,
因為祂轉到其他世界去了。
佛陀證道後,想找他的兩位過世老師,一位生到無所有處天,一位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
結果即使佛陀有大能神通,還是找不到兩位老師去處,應該就是兩位老師都轉換世界了,
祂們因緣已經不在與佛陀是同一因緣體系的世界,所以已經沒有因緣可以找到。
所以究竟解脫是難以想像的自由自在。
由欲界到色界,由欲望解脫;由色界到無色界,由宇宙時空萬物解脫,心不再受其束縛。
由 識無邊 到 無所有,生命由單一生命世界的輪迴因緣的自性限制解脫。
無餘涅槃 是究竟解脫,由 時流(行) 及最終心識的限制境界解脫。
所以 無餘涅槃 不是斷滅,而是完全究竟解脫於生命限制,滅絕所有的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