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配合在家防疫 六都公車、捷運運量少一半
最新更新:2021/05/22 20:23
(中央社台北22日綜合報導)本土疫情嚴峻,全國升至第三級疫情警戒後,各地外出人潮
銳減,六都車潮、公車運量都大幅減少,北捷、機捷、中捷與高捷運量,也都大幅減少5
成以上,顯見民眾皆配合在家加強防疫。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目前全台疫情都列為第三級警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說,這週末對防疫具關鍵意義,呼籲民眾避免外
出、減少聚會,只要能將人員流動減到最低,就有機會逐漸切斷傳播鏈。
台北市政府交通控制中心主任王耀鐸說,受疫情影響,北市街頭車流量不多,若無疫情,
主要路段1小時車流量約1000輛次,今天減少約一半,至下午4時止,約500、600輛次,重
要幹道像忠孝東路、市民大道等都很順暢。
台北捷運公司指出,統計至今天下午3時止,捷運總運量約10萬人次,跟5月15日下午3時
止,總運量約34萬人次相比,乘客明顯減少,呼籲乘客應以電子票證記名,分散車廂及時
段搭乘,搭捷運全程戴口罩及勤洗手。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市區公車幾乎每班空車,以公車299路線為例,過去週六一
整天約1萬人次搭乘,至今天下午4時止,只有不到500人次搭乘。
汽車族蕭姓先生說,應受疫情影響,開車經台北車站附近時,人車流確實比過去假日期間
少,開車時很順暢。在台北居住多年的吳姓小姐表示,北市街頭行人跟汽機車都零零散散
,只有放長假或過年,才有此狀況,大家都很配合防疫不出門。
新北市疫情嚴峻,5月15日起便已升為第三級警戒,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隨即關閉十分
風景區瀑布園區等,民眾也相當配合不再前往各景點,過去每到假日便人潮熙攘的風景區
,包括九份和金山老街、碧潭廣場等,如今都僅見零散行人,宛如空城。
不但景點人潮銳減,新北市政府交通局運輸管理科長林詩欽指出,從5月17日至今,公車
平均每天運量下降約5成,從原本的每天約80萬搭乘人次,下降到40萬人次。
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表示,桃園景點已經關閉小烏來天空步道及天空繩橋、虎頭山烤肉
區、兩蔣陵寢大溪、慈湖園區、東眼山森林遊樂區、拉拉山巨木區等。
從即時影像可看見,大溪老街店家幾乎全數關閉,除了當地居民偶爾一兩台機車經過,完
全看不到遊客身影,其餘包括角板山生態池等,今天都沒有任何人流。
家住大溪區的林姓居民表示,第一次看見大溪老街成空城,連居民都待在家中,除了偶爾
外出採買的居民之外毫無人潮,店家也關了9成以上,希望疫情盡快過去,畢竟大家都需
要做生意才能生活。
桃園捷運公司表示,雙北15日升三級警戒後,桃園機場捷運運量相較今年1月至4月減少約
61%,全國升三級後的運量減少仍在統計中。
台中市在15日升級為三級警戒後,視聽歌唱業等場所、全市夜市也都關閉,台中三大風景
區、自行車道、登山步道、旅服中心等相關場域,也關閉至6月8日。
中市府在21日宣布餐飲業僅剩外帶與外送,知名的逢甲夜市、一中商圈等景點,攤販幾乎
全都已暫停營業,市區的草悟道、文心森林公園、秋紅谷等景點,原本停車位一位難求的
景象,今天適逢假日已不復見。
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說,全市公車運量,在中央宣布二級警戒後,就有持續往下降,宣
布三級警戒以及學校停課後,昨天與前天的運量,就僅剩平常的2成。
台中捷運公司表示,捷運主要搭乘族群為學生與通勤上班族,因學生停課改線上學習,且
不少公司行號改採遠距辦公,捷運運量相較前一週僅剩3成,目前捷運已調整班距減班因
應。
全國疫情警戒進入第三級後,台南鬧區人車稀少,連人滿為患、1個機車停車位都難求的
成大醫院周遭,竟出現不少汽車和機車停車位,讓預約看診者有點吃驚,一名病人說,他
每次到成醫看診,單是找停車位就得花不少時間,沒想到疫情期間反而輕鬆。
台南市鬧區商家不是拉下鐵門暫停營業,就是開門營業門可羅雀,即使是知名小吃美食,
大多數人也是外帶,內用者極少。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郭貞慧表示,市府轄管戶外景區已封閉不對外服務,開放式景點
只有零星遊客,但都有戴口罩。台南市許多旅宿業幾乎沒有住客,平均住宿率不到1成。
台南市政府交通局公共運輸處人員說,相較於5月上旬疫情爆發前,現階段台南市公車運
量減少逾5成,每天載客數從4萬人銳減到2萬人;台南、麻豆及新營等3大轉運站,人潮大
幅減少。
台南市計程車司機也叫苦連天,學生停課,一般人不出門,生意一落千丈,有些司機乾脆
停業不接客,趁機休息幾天。
高雄昨天宣布,餐廳禁止內用,日前也關閉電影院、美術館等場館後,如駁二藝術特區、
各大百貨等人潮熱點,外出民眾明顯減少,多數外出民眾也有配戴口罩。
而在運量方面,高雄捷運公司表示,本週運量有明顯下降,去年疫情時高雄捷運日平均運
量13.3萬人次,17日時高捷運量只有6.4萬人次,20日更腰斬到剩下3萬人次。而輕軌則從
今年高峰1.2萬人次,下降至昨天的933人次。(編輯:謝雅竹)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22019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