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以前台北市公車還不是上下車收費的年代
一段票或是兩段票的緩衝區
上車或下車收費基本上就是看燈號
多數乘客除非有特殊狀況 (eq.捷運轉乘優惠)
基本上都是遵守燈號的
試想一下
如果今天有20個人都我行我素
自己決定要上車或下車
那司機還要特地在下車時逐一確認
(甚至連段號證都要重出江湖
那拖到的上下車時間
乘客和司機都是受害者啊
台北市公車為什麼統一改成上下車收費
除了方便大數據統計搭乘狀況外
“統一”也是關鍵點
統一上車收費讓乘客不再被何時該刷卡困擾
不會再發生一下上車刷 一下下車刷 還有上車刷拿段號證的
常常都把乘客搞得手忙腳亂
或許國道客運沒跟進 上下車也沒有燈號
乘客想我行我素確實沒違反規定
但或許遵照司機的指示
可以給司機一個方便
又為何一定要堅持己見呢
作者:
tonyian (巨水瓶)
2022-12-02 10:08:00你說的這個就是明文規定阿,出了雙北公車後其他地方有明文規定嗎?如果沒有明文那就是照習慣走,但現在就說大家的習慣打架不是嗎?
規定就是是上下車皆可投錢 如果司機覺得現行規定難以達成 應該是要往上回報請總公司統一收費方式 而非貪圖方便自己限制收費方式 把成本轉嫁到乘客身上實在很不可取實際上也真的很多客運公司是統一上車投錢或統一下車投錢 代表這並不是不可行 但這應該是司機要跟主管階層討論 而非轉嫁成本到消費者身上而且實際上你說的20人同時投錢 實際幾乎不可能發生 如今電子票券發達 一台車會投錢的人都不知道有沒有一個對司機來說管理已經非常容易那就只能請司機跟總公司反應並訂定統一標準了 否則乘客就是可以選擇要什麼時候投錢
業者直接改契約規章寫死就好了,講那麼多通人情幹什麼?沒必要一直挖坑給自己討苦吃
原po是不是忘了台北市哪有要一次全付這種事,從以前紙卡磁卡到現在悠遊卡都是這樣,兩段票的話你可以選上車一次付清並拿段號證或是上下車各付一次(免拿段號證)台北也沒有何時該刷的困擾,以前車體外面就會有上車還是下車收費的燈號了....後面才改成上車抬頭才看得到台北公車如果是兩段票路線,起站出發時幾乎都是先顯示上車投票,進緩衝區才切燈號變下車投票,搭久的都知道只要上車投票,不過緩衝區就是一段,看到下車時燈號變下車投票那就是再付一次一段票,這個方式至少30年以上
第一段票上車的時候付錢(司機只會開前門),第一段票-緩衝區的時候可以直接下車(開後門)緩衝區上車的人不用投錢.過緩衝區下車時只會開前門. 後門打開是給人上車用的。
作者:
smena (cmeha)
2022-12-02 17:05:00零錢時代的地方客運司機真的超猛,腦中有人口普查簿誰何時上下投多少錢都記得,很多時候就是互相信任啦
抓逃票就看司機的本領了.長途的一般客運就是上車的時候給牌子 下車的時候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