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充足心理2.0:更高階的感情觀點&如何達成

作者: michaelzlian (whatislife)   2016-11-22 18:48:19
充足心理2.0:更高階的感情觀點&如何達成
By Dans @ Overman Path
網誌圖文版:https://goo.gl/12EDMd
警告:如果「自我提升」對你來說還是個新穎的概念,如果你還沒有付出像樣的努力去提
升自己、追求個人的成長和進步、過你想要的生活、精通你所能學會的技藝……請離開這
裡,這篇文章不僅不是寫給你的,也只會對你有害。
走火入魔
如果你想知道什麼叫做感情遊戲裡的「走火入魔」,我自己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縮影。
在我的上一段感情裡,我經歷了極其功於心機、矯枉過正的時期。當大部分的「正常人」
享受著愛情中熱烈甜美的情愫、分享著生活中的每分快樂憂傷、創造著一點一滴的美好回
憶時,我陷在這一切把妹技巧、感情經營、社交價值角力的知識之中——亦即你大概也相
當熟悉的這門學問。
那時候,我會荒謬地思考著一句話要怎麼架構才能夠向女友「展現價值」、檢視手機訊息
中所透露的「權力結構」、注意誰回的訊息比較多或頻率比較高、避免展露軟弱的姿態更
拒絕用Line貼圖(貼圖是娘泡在用的……是嗎?)、刻意在言語和肢體上表現強硬來讓自
己看起來更「壞男人」一點、吝於分享更多時間心力給對方以表示我沒有「將她放在第一
順位」、然後以為自己是個有人生目標的好棒棒男友……聽起來實在是搞砸得太徹底了,
不是嗎?
如果你問我,我究竟有沒有真正愛過她呢?大概有吧。但更多時候,我只是絞盡腦汁在想
如何「不失去」她。
要在你自己的人生中上演這種狗屁倒灶的情節,一個關鍵的動機是:我們遭逢痛苦分手、
發現對方狠心劈腿、頭也不回地拍拍屁股就走、一夕之間抹滅了所有回憶、無縫接軌到下
一個男人身上、我們萌生出自己被戴綠帽的想法和隨之而來的憤恨妒忌、驚覺彼此忽然成
了陌生人、困惑著難道這些共同的過往其實都如此無足輕重、以及更多痛心疾首的領悟…

我們於是進入了一種可以稱為「自戀式匱乏」的狀態。
不同於我們在感情路上剛出發時、那種「需要他人來填補內心空洞」的匱乏,這種匱乏會
驅使我們開始健身、閱讀、打理自己的外觀、培養技藝和興趣、以及任何可以稱為「自我
提升」的活動。它的確驅使我們去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沒錯,但背後的動機往往卻是因為
我們如此不甘於自己在付出真心後的悲慘下場。
當然,你更因此接觸了所謂的「把妹技巧」。你開始看CATCH版、The Red Pill、Real
Social Dynamics、或現在這個網誌,你開始練習冷讀、NLP、背誦一個個慣例和故事、學
會一套約會的SOP,你開始參加講座、看更多的書、思考並實驗更多兩性關係的動態。
於是,圍繞著「我」的一切感情態度於是隨之而生:我們開始懂得保護自己、開始知道要
堅持自己的「框架」、開始知道要緊緊抓牢自己的人生目標、開始知道要展現夠多的個人
價值。
我們在接下來的感情中不再全盤托出、不再義無反顧、不再無私奉獻、不再相信主流愛情
觀裡那些黏踢踢的謊言;相反地,我們有意地將自己放在第一順位、吝嗇於撥出時間心力
、劃定無法被商量的原則底線、努力維持自己在對方中的「價值」、用我們既知的技巧來
引發女人心中對於「失去你」的恐懼……
「我不管怎樣都絕對不會、也絕對不能『需要』妳。去他的匱乏。」
聽起來很耳熟嗎?
「充足」的掙扎
「充足心理」理想上來說,應該源自我們的自尊、自愛、有目的的自私;應該反映於我們
在生活規劃、表現自我、檢視內心時的誠實。「充足」理當是我們充分地瞭解自我、清楚
自己所在乎的價值及事物、有意識地建構自己的人生並完成一個個目標之後,所達成的一
種毫不刻意但無法掩藏的自信。
然而如你所見,「充足」更多時候只是被我們當成一個吸引異性、經營感情的秘密武器罷
了。
多數人在這個歷程中的共同經驗是這樣的:我們一開始以為自信、價值、對異性的吸引力
、「充足心理」等特質,是源自於某些人們「擁有」的東西;我們可能以為那是金錢、外
貌、身材,所以我們批判嫌棄著許多女人的膚淺、天真地相信著自己會遇到生命中的真命
天女,因為除此之外我們對於自身的匱乏並做不了什麼。
然後我們發現原來吸引異性其實是一門可以學會的學問,原來自信、吸引力、「Alpha」
是我們可以有意識去鍛鍊的特質,原來有不少人在練習甚至教授這項技藝。於是我們一頭
栽進這個「自我提升」的世界裡,我們如今知道一個人的「充足」可以是我們從事特定「
行動」的結果。
然而我們沒有發現的是,我們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解決內心根本上的「匱乏」:我們學會
的所有「展現價值」的技巧都只是為了要偽裝一個我們尚未擁有的「充足」;我們做的一
切心理建設、與自己永無止盡的內在對話、甚至日復一日的自我批判,都只是為了達到某
個我們始終缺乏的「充足」;我們追求更多的知識、努力獲得更多的進步,都只是繼續把
那個真正「充足」的終點推得更遠……
我們為自己開啟了這條「自我提升」的道路,因為我們由衷感覺到自身的不足;但我們卻
沒有看見,我們只要還停留在這條路上一天,我們就仍在向世界、向自己坦承我們的「匱
乏」。
所以讓我們試想這個問題:一個人的「充足」,有沒有可能既不是「擁有」特定事物、也
不是採取特定「行動」的結果,而是他「本是」的狀態?
有沒有可能,我們其實並不知道到底該如何「自我提升」、不知道怎樣是「更好的自己」
?有沒有可能,我們其實沒有辦法做什麼來真正提升自己、且提升自己也不會為我們生命
中的問題提供任何解答?
有沒有可能,你早就已經「充足」了;但你之所以還有無數的「問題」需要解決、還有無
數的「瑕疵」需要修正,是因為你依然自認「不足」?
那下一步呢?
假如——只是假如——上面這些問題的共同答案是「是」,那麼你肯定會問我:
「如果我已經是『充足』的、或如果我沒有辦法再提升自己了,那麼我還有什麼動機去採
取任何行動?我為什麼需要去學習新事物、修正自己的錯誤、完善自己的人際手腕、完成
生命中重要的目標?」
「如果我是如此的『充足』,那麼為什麼生活中還是會遭遇這麼多困難、為什麼還是有人
會給我難看臉色、為什麼我不能因此事事順利?」
「如果我已經這麼『充足』,那難道我就都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來讓別人看見我有這個特質
嗎?如果我都不做點什麼,豈不是像是在自我催眠、以為大家都會看到我的價值,但事實
上我只是在自我感覺良好?」
「如果自始至終,我其實都不需要、也不應該需要別人才能夠快樂圓滿;如果愛情既無法
使我完整,亦不可能永不消逝,那麼我又有什麼理由再進入一段感情、有什麼理由任由自
己再一次陷入可能痛苦的處境呢?」
而我會反問你:「為什麼不?」
為什麼我們的行動非得源自「解決問題」、「修正自己」的初衷不可?為什麼我們的學習
與精進必須來自我們的「不足」?為什麼我們在人際互動中的自我表現需要出自一個「我
需要證明自己」的出發點?
為什麼遭遇困境代表我們還有所「不足」,而不是我們藉以證明自己「夠格」的機會?為
什麼在我們的「充足」裡,我們還會急切地想要人生一路順遂?為什麼冒著受傷的風險進
入一段感情,會對你已經擁有的「充足」造成任何影響?
為什麼我們不能單純地享受完成一件又一件成就、學習一項又一項技藝、領悟一個又一個
人生洞見的過程,而非總是擔心著自己還有哪裡不足、還有哪裡需要矯正?為什麼我們不
能在已然「充足」的狀態下、以最認真最了無遺憾的方式度過我們的每一天?
如果我們已是「充足」的,我們又有什麼好理由保護自己?有什麼好理由擔心自己會有所
失去?有什麼好理由畏畏縮縮地不敢行動?有什麼好理由「不」把這個已是最好的自己贈
與這個世界、贈與我們身邊的人們、贈與值得的女人?
所以別再把「創造價值」、「一致性」、「誠實展現意圖」、「堅強的框架」、「願意暴
露自己的脆弱」等光鮮亮麗的「Inner Game」詞彙視作兩性互動中的技巧——它們並不是
。這些只不過就是「充足心理」純粹的展現罷了;而「充足」,是你在停止迫切地提升自
己之後,自然而然會在你內心深處發現的、你始終擁有的東西。
至此,我們是否有可能用這樣的人生態度活著——「我擁有太多太多的禮物可以贈與這個
世界,多到我沒有時間擔心自己是否在過程中遭遇困難或傷害、沒有時間考慮某個女人究
竟『值不值得』我的時間心力、沒有時間後悔自己在哪些人哪些事物上投注了寶貴的歲月
、沒有時間耽溺在自己微不足道的煩惱憂慮中、沒有時間計較自己為他人的付出是否會得
到像樣的回報、沒有時間任由狗屁倒灶的負面資訊拖垮我、沒有時間能給那些企圖踐踏我
的個人底線的人、沒有時間在人際互動中忙著猜忌或考慮自身利益、沒有時間去思考要用
什麼『技巧』來得到別人的青睞……」
可能嗎?我相信這是可能的。
因為我正是用這樣的心態,遇見了一個與我非常契合的女人,並和她共創一段很棒的感情

在決定進入這段感情時,我認知到我不可能老是思考著「她真的值得我的時間心力嗎」的
問題、老是有所保留;我深深信任自己做的選擇並將自己全心託付於它;我願意完全打開
自己、放棄自我保護、冒著可能再一次受傷的風險、用自己所能夠最好的方式去愛。
我之所以選擇去愛,不是因為這個女人是我的真命天女、不是因為我百分之百確定這段感
情值得投資或者會走到終點——
而是因為我的人生值得我毫無保留地去活。
如果我成功向你展示了另一種生命的可能性,那麼你會接著問我:「我要怎麼達到這種境
界?我該如何開始?」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說得再好不過了:
不開始,放棄有個開始的想法。
或許在你醒悟得道的企圖必然落空之前,你須經過一再建立的階段。你可能滿腦子都是奮
鬥之念。其實,你可能連自己是來是去都弄不清楚,已經到了心力交瘁的地步,那時你會
得到一個非常有用的教訓:放下一切,不成為什麼。你甚至會有渴望不成為什麼之感。解
決之道似乎有二:不是乾脆摘下假面具,就是先不斷建立、不斷努力到達某一高點,然後
再放下一切。
你必須完全放棄尋求,不要再力圖有所發現,不要再試圖證明自己有何成就。
然後你會發現你已經在那兒了。
作者: lrm549 (洛恩 a.k.a sirius)   2016-11-22 19:18:00
要放棄的是 證明的念頭 而不是追尋 如果真心喜愛"這個技術" 不管是什麼 你都不會有證明的念頭 那只是一個附帶的價值好比我論文寫完 發表只是順便的 告訴別人我研究了什麼或許可以切磋 但這都只是附帶的 因為我研究完也剛好寫完所以才發表 所以你的文章有些東西 看起來就像是沒真正熱愛過某些事務 所以會有這種結論
作者: AMESSAGE (Die for your dream)   2016-11-22 20:35:00
Don't try hard and hustling, it's a paradox.
作者: bd5358 (ru,6)   2016-11-22 20:51:00
作者: yuson0241 (Yuson)   2016-11-22 21:11:00
推慘了 內在充足與增進自我的平衡中進一步的闡述之前AB大也有提到你本來就是充足的只是周遭太多自己想的bullshit很像 只是這篇更進一步幫我解惑持續自我追求
作者: fawangching (廢文文青)   2016-11-23 10:21:00
好深
作者: ewsddddd (gg_in_in_der)   2016-11-23 20:16:00
作者: tyjcgmnl (thank you)   2016-11-23 21:12:00
另一種new age走火入魔 總是以為真的可以圓滿人性
作者: ccheer93 (南瓜載我來的)   2016-11-24 17:3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