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當如果出現了善男信女們疑問為何交不到男朋友/女朋友的時候,這時候就一定
會有一種聲音出現,『你/妳的能力條件還不足,需要自我提升』,最近對於提升跟成長這兩
個詞作了比較,乍看之下兩者的意思差不多,但是如果以生活中的事物來做比喻,就能夠看
出顯著的差別。
如果比喻一棵植物或者小孩子的成長情況,我們通常會說它/他成長了、長大了,而不是他
提升了。相反的,如果我們要來形容工作事業或者某些事物的改善,我們就會用提升這個詞
EX:公司的業績提升/生活水平的提升等等。
簡言之,成長這個詞是有人性的、具有情感與生命力的,而提升則是理性、客觀的形容某事
物發展的狀況。
如果將提升這個詞運用在人的身上的話,就會成為人只是一個沒有生命,需要被改造的冰冷
物體,個人認為用在機器人身上那還差不多。EX:提升機器人的效能
現今許多情感論壇上的『自我提升』方案通常如下:
1.外表
男性必須西裝筆挺,或者得參照歐美風或者時下潮牌的穿搭
女性就是韓風/歐美風的服飾或濃妝
2.情感參考書
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情感書籍與部落格
女性:X王之類的情感暢銷書,女權要獨立自主、30歲以上也可以過很好...ETC
男性:迷男方法 DHV 高價值、 IOD 無興趣指標、 IOI 興趣指標.....blabla可能都不知
道他在講三小朋友的專有名詞。通常會教你要運用技巧、使壞、創造吸引力.....以及一
些水管上面的男性專門情感分析師
3.運動
男生做重訓、練肌肉
女生上健身房、跑步
以上是小弟最近經常觀察到的幾個例子,當然不是說這些東西一定好,一定不好。但是在媒
體書籍及網路強力宣傳下。這些固定的大眾價值好像就成為你/妳是一個擁有良好生活的人所必
須做的事情。好像這些人的生命只為了這些而活。正因為這樣,現今的台灣社會所『製造
』出來的男女,話題都是千篇一律的。就像日本人一樣,大家都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表
現出一樣的態度。
如果是好的話,我會採用起來,改善自己某些部分的生活,讓自己變得更好,如果是有興趣的
東西,那去學習是更好的。不懂的地方去了解它,也可以增進一些自己的知識,在與朋友聊
天交際的時候會很有助益。採取我們需要的部分,採取它好的部分,來成就更理想的自我。
然而現在多數人的想法是,只要它是網路權威說的,是厲害的人說的,是大家都說好的,那我
就照單全收,也懶得想為什麼要這麼做。結果每個人自我提升的結果,就是大家都變成同一
個模子刻出來的完美的、思想僵化的、刻板的『理想機器人』的荒謬結局。
另外還有這篇文章值得讓人思考與反省
OVERMAN PATH 焚毀「自我提升」的一切企圖:https://goo.gl/nCwfGS
這也許只是小弟所看到冰山一角的個人想法,還請各位大大們不吝給予感想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