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14-09-09 18:21:43※ 引述《ariel0912 (方塊三)》之銘言:
: 今年開始進入碩班,身邊的人都勸我要開始有點理財規劃,
: 但是我對這個真的很不擅長,希望版上大家給我一點幫助。
: 目前打工月收入大概 35K
: 房租:2500
: 學費(平均):12500
: 生活費:8000
: 不用拿孝親費回家,每個月大概可以存 12 K
: 如果想在兩年內存到 40W,是需要再多增加打工時數,還是定存+其他理財工具
: 比較好?
要先釐清
你是"需要"在兩年內存到 40W,還是"想要"在兩年內存到 40W
如果是"需要",你不能承受到時候沒有40w的後果
那多增加打工時數大概是唯一解
如果只是"想要"
那麼,首先要體認到的是,一般認為穩健的理財工具是無法提供所需的報酬率的。
(在此把股票大盤也算在穩健之列。)
如果只想要使用穩健的工具,那麼就必須把目標調降
但有一派的說法是這樣的:
Diversify portfolio可以減少風險,所以講求資產配置
ex:股債配置、美國-歐洲-新興市場配置等等
但以人的一生而言,越到後期資產越多
等於說後期權重遠高於前期
這種配置在Time上面是不夠Diversify的
所以前期可以考慮開槓桿增加權重
所謂Diversifying across time
如果你覺得這種說法很有道理
能取得夠低成本的資金
並且能承受一旦慘賠的後果
那麼開槓桿來謀求較高的報酬率也許是合邏輯的。
see also:
http://islandia.law.yale.edu/ayers/DiversifyingAcrossTime.pdf
可以考慮使用LEAPS( Long Term Equity AnticiPation Security)來取得所需的槓桿。
借款成本相對低,慘賠最壞就是歸零,也不會被追繳保證金。
另外,最好還是不要開2倍以上的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