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討論講一點幹話。最近投資理財話題戰不完,買房的戰買股的,選股的酸買ETF的,
台股的瞧不起美股的,副委託的嫌海外券商的。
投資理財和財務計畫本來就是一種專業,而且是很個人化的專業,很難有廣效的最佳解,
不然有錢人何必需要財富管理服務?我們又何必討論資產配置?
既然理財是個人化的事情,給解答應該更偏向個案分析,而不是試著去爭論標準答案。就
同樣財務狀況的兩個人,如果一個工作會調動一個不會,適不適合買房的答案就會有很多
不同。與其一直爭論會不會漲,能根據工作型態、風險承受能力、未來財務展望來回答才
比較有幫助。
個人很贊同daze利用學術理論把複雜的行為決策用效益來模型化的效果。我個人是花了很
不少的錢來買房,除了看好房地產以外,額外居住空間所能提供的身理心裡健康是很難套
進模型裡的。簡而言之,住大房或是出國旅遊的「爽」是很難量化的,或許人的休息和陪
伴家人的充電感可以隱形的增加自己未來的健康或是創造力。這個財務模型分析是看不出
來的。
要做自己人生理財的效益分析,自然而然最重要的變數就是你自己。在搞清楚自己想要而
重視的東西是什麼之前,再好的模型都沒有用。你願意為了居住空間而犧牲時間嗎?執行
life cycle investing,而犧牲了金流的彈性甚至影響到轉換跑道追逐夢想的機會你能接
受嗎?未來你想留下什麼給孩子,犧牲自己只求他幸福是你要的嗎?開槓桿放入高風險高
報酬的資產,卻在波動時影響心情而和家人吵架,損失的東西如何計算?模型說買股報酬
大於地產,但是人在挑自助房的心力通常遠大於買股的功課,這樣選出的標的是否仍可用
模型套用也是另一疑問。
與其上來問買房還是買股好,不如先弄清自己的最佳效益在哪。人貴自知,不了解自己是
投資路上很常被忽略的事情。錯誤的問題只會有錯誤的答案,
邊沁說「伸手摘星者常忘腳邊鮮花」,我認真覺得大家應該多花一點時間觀照自己的內心
,有些東西就會有答案。